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弈 《糖烟酒周刊》2005,(27):39-40
2004~2005年是乳品行业尤其是奶粉行业危机频出的一年,先是阜阳假奶粉事件,后有雀巢含碘超标。被查出的品牌一蹶不振,没事儿的品牌也受到牵连,整个行业陷入一种危机恐慌的状态,说不准哪天厄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广州的雅士利却在这个乱世年代借机崛起,它原本是广州一家以生产豆奶粉、麦片、凉果为主的企业,2004年迅速转型做起了婴幼儿奶粉,并很快拿到了“免检产品”、“中国名牌”等加冕头衔,成为行业中不期而出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6,(19):72-72
蒙牛牵手外资分销奶粉;红了:“非常”促销能否引导石市消费?;正荣方便馍,省外市场好于省内;“兔小弟”跑得欢;武汉:馍片市场持续下滑[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豆奶粉行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行业成长缓慢;产品更新陷入瓶颈;维维一家独大,难有新兴品牌能在全国市场与之一较长短;黑牛、雅士利等行业传统品牌没有呈现快速增长,豆奶粉行业一时成为了大家都不愿涉足的“黑色地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2003年秋季糖酒会上笔者曾做过一份“奶粉市场有没有可能回潮”的问卷调查,当时收回的答案中有70%的人回答:不可能。的确,从去年的情况看,国产奶粉市场不太景气,许多厂家都把精力投到液态奶中,奶粉市场给人一种落寞的感觉。但在2004年的春交会上,笔者再次拿出这个问题与众多厂商交流,大家认为奶粉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液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春交会上,蒙牛喊出了“整合国际资源,启动奶粉后发优势”的口号,欲发力奶粉市场。然而时间到了2005年的8月份,蒙牛奶粉依然没有启动的意思,市场业绩与当初的计划相去甚远。从全国各地传来的信息都是:企业没有投入支持,商超运作进展缓慢,经销商心力交瘁、积极性受挫等。面对蒙牛迟迟不发力的市场表现,许多人发出疑问。难道蒙牛“误入”了奶粉行业?  相似文献   

6.
党启元 《国际广告》2009,(12):100-101
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导致中国乳业进入“冰河期”,液态奶巨头纷纷落马,行业诚信大幅度下降,市场急剧萎缩。为了整顿乳品行业,政府加强了对乳制品的检测,并通过制定更严格、更明确的要求来规范市场和企业行为。以蒙牛、伊利、光明为首的液态奶巨头,也增加了广告投放,以期重塑乳品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心。2009年8月起,一组主题为“我爱牛奶”的广告进入公众视线。广告里没有赚足眼球的创意画面,  相似文献   

7.
2005年初,国内掀起新一轮的奶粉热,在液态奶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以蒙牛为主的众多乳品企业将矛头指向了奶粉行业。然而目前来看,回温只是个别企业的“梦想”,真正被唤醒做市场的是两个成熟品牌三鹿和伊利,新军蒙牛的市场并没有出现预想的热销,还有一些品牌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条件的改变,明显出现萎缩、颓败之势,而圣元、南山等采取“高举高打”策略狂轰数年的品牌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促销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相似文献   

8.
新动态     
《糖烟酒周刊》2005,(46):80-80
维维和黑牛争夺辽宁豆奶粉市场;雅芙豆奶进入全线铺货期;昧全标识“复原乳”销量不减;伊利央视竞标战胜蒙牛;海天蚝油占领餐料市场;旺旺大礼包再成“宠儿”;中高档糖果销量看涨;洋糖果市场再掀“哈里&;#183;波特”风;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安徽阜阳发生的“空壳奶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谴责,由于产品品质的严重低下(主要是蛋白质含量远远低于国标),致使营养食品变成了“杀人”食品,这是乳品行业的悲哀。在反思行业道德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在中国城市市场,名牌奶粉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已经拼得黔驴技穷,而在中国最广阔的农村市场,却到处充斥着如此低劣的婴幼儿奶粉,是它们铺货铺得好呢,还是大品牌留出了空隙,给  相似文献   

10.
晓中 《网际商务》2004,(6):20-21
2004年5月11日,东北松原市一个出生仅36天的女婴因半身僵硬,时常抽搐被抢送至医院,元凶便是“问题奶粉”。近两年来,伴随着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风声水起,“问题奶粉”事件也开始源源不绝: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湖北团凤“人头怪婴”事件、江苏涟水的“水肿娃娃”事件……一起起直指婴幼儿的变相谋杀事件今闻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1.
互动     
“双汇劫”之解:行业生态进化? 严格说来,双汇“瘦肉精”事件其实不能算做“黑天鹅”事件。在当下的中国,因食品或药品安全问题落马的企业,可谓前仆后继。从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到安徽华源“欣弗”事件,再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双汇有太多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2.
今年九月,从三鹿集团承认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开始,到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乳业巨头奶粉的卷入,再到液态奶问题的曝光,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不仅仅是在民族乳品行业,更是在整个国家的食品行业里引起了一场巨大的地震。从事件中反应出的公司社会责任的缺失令人震惊。“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在公司法领域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这些奶粉事件的发生,使得其又一次进入了从法学家到普通民众关注的视野之中。本文将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产生、与公司制度的关系及从奶粉事件中得到的认识等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阜阳事件”阴影的笼罩下,全国乳品行业“首届营销大会”于5月19日在上海召开。会上,笔者有幸见到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的总经理魏宏林,作为国内奶粉行业的佼佼者,他们对此次事件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笔者就“阜阳事件”的话题展开了采访,魏总则从事件营销的角度更深入地谈到了他们对奶粉行业的理解和企业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4.
袁岳  范文 《糖烟酒周刊》2007,(27):106-107
据CTR市场研究在2006年对全国85个城市(县级市以上城市居民)的固定样本组连续跟踪调查.快速消费品60多个品类的市场规模总体上稳中有升,目化行业的增长率趋于平缓,食品和饮料行业增长较为明显。从品类发展上看,牛奶、白酒、植物油、液体饮料、护肤品、啤酒、乳酸制品和奶粉(包括婴儿奶粉和豆奶粉)8大品类占据全国FMCG消费金额的58%。[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26日,蒙牛奶粉首次在杭州举行大规模招商会,正式向全国发布进军奶粉市场的消息。此次蒙牛推出的产品包括奶粉全品项及奶片、奶酪等奶制品,奶粉高中低档兼备,价格分布从十元到百元不等。据了解,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的经销商网络就已基本铺到全国的地市级市场。为什么一向只专注做液态奶的蒙牛,突然也将矛头指向了他们并不熟悉的奶粉行业,而且一上市就全面铺开,它的动机是什么?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的逐渐发展,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公告,撤销蒙牛、伊利、光明三家企业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称号,同时宣布,质检总局今后将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质检总局的声明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名牌”的倒下。“名牌”的倒下,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7,(38):88-89
达能收购多美滋,在中国加大独资步伐;完达山乳业发力液态奶市场;太子进军乳业一线市场;金澳国际开创乳业蓝海;海南:奶粉价格攀升带动牛奶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8.
舒雄 《广告大观》2005,(5):64-67
首先请看一组数据:品牌市场占有率:85%;品牌知名度:90%。一个品牌拥有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与知名度,对行业内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而言,都意味着“恐怖”。这个令对手“恐怖”的品牌就是维维。在豆奶行业,维维已经成为整个品类的代名词,牢牢占据“豆奶”的概念,拥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蓝海”指利用自己优势所获得的市场。相对于“蓝海”来说,“红海”则指已经微利竞争的市场。饮料行业竞争惨烈是有目共睹的,看似“红海”,危机重重,实则蕴涵着一线生机。如何在浩瀚的“红海”中发现平静的“蓝海”?如何运用营销创新来创造“蓝海”?如何有效运用产品差异化、渠道差异化、试点市场的概念来切实运作市场?是华龙冲击饮料市场成败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对于陷在价格战中的乳品企业,高端液态奶市场是一个新生的“蓝海”,为什么竞者寥寥?先行者们又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占领这个“蓝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