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左国华 《新西部(上)》2007,(4X):212-212,213
苏轼的书法于二王后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其字丰满肥润,跌宕多姿。笔墨寓意深刻,透露出深厚的文人学养。苏轼书法还表达了强烈、深刻而含蕴丰富的意境。在营造意境的同时又能将线条与文辞完美地结合起来。苏书追求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冲和淡远、自然萧散的风格,其书法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吕秋薇 《理论观察》2007,(3):174-175
苏轼的诗、词、散文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散文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前赤壁赋》在哲理、意境、语言三方面都体现出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王万代 《魅力中国》2011,(11):265-265
初次读苏轼的《喜雨亭记》,便觉得其语言文字大有巧夺天工之妙,不禁拍案称奇。继而反复吟诵,深感其意境如诗如画,余音袅袅,不由怦然心动。仔细品味之后,归结出两句话:其文饱含儒家文化之道,其人不愧散文大家之称。  相似文献   

4.
娴芸 《今日重庆》2005,(2):92-93
桂承江在书法上的最大追求,是创造出一种自成一体的书法形式龙体书——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草书书法。观桂承江的书法,能让人感受到龙穿行于云雾,虎咆哮于山林的气势;有群龙盘旋万马奔腾的动感;隐约传来山野月夜的缕缕天籁之音……阳刚之美,力量之美,构架之美,意境之美,跃然于纸上。  相似文献   

5.
了解书法知识,提高鉴赏能力,有利于面向大众普及书法,弘扬传统文化,以促进书法事业繁荣发展。书法作品欣赏,应具备以下看点:传统信息,神采意境,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屡遭打击,但贬黜生涯并未使他哀伤自怜,而是使他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人生。本文阐述苏轼自省与自嘲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第一,苏轼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儒家济世救民的思想使苏轼有深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借助道家精神来应对人生的苦难遭遇和巨大挫折,表现出超然物外的乐观;第二,佛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借助佛老思想中的启悟,超脱物外,坦然面对厄运,在幽默自嘲中自得其乐。第三,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了苏轼的一生,使他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儒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宋斌 《黑河学刊》2012,(1):27-28
题款是中国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题款书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画作品的成败,而题款书法的书体选择更需要与画面的意境相符。因此作为中国画的学习者或画家,一定要勤于练习书法,因为书法绘画在用笔上也是相通的,书法线条的骨、力、势的提高,对提升绘画的品位都有直接影响。一幅国画作品加上恰当的题款书法,不仅可以使作品锦上添花,还能够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刻字在中国已有六千年历史之久,一直是书法的附属艺术。发扬国粹,顺应时代发展,运用现代创作理念,使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创新,创作出具有丰富艺术意蕴、深邃艺术意境和生动的艺术作品,则需深谙选题之奥、契刻之法、着色之要。  相似文献   

9.
薛媛 《魅力中国》2013,(5):55-55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绘画美学最重要的特点是重内美。郭熙和苏轼是对意境论做出很多的贡献。郭熙提出境界这一审美范畴,境界即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体系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绘画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常听到人们说“画魂”这里所说的“魂”就是指的一幅作品中的“意境”。中国绘画美学中,意境的根源是在于画家自己的思想与他所看到的要表达的景象进行结合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诗歌创作的顶峰是追求诗歌的意境,而如何在古代诗歌的英译中体现或再创造与原诗歌相同或相似的意境,使异国的读者能够感受原诗的意境美和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上的认同,进而达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欣赏,传播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古代诗歌英译中最为困难的部分.译者应深刻领悟原文的内容和韵味,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表达原作的意境,再现原作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1.
十四行诗是英语诗歌中,形式最严谨的抒情诗;而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最严谨的一种形式。一首好诗,要有主题思想和所表达的意境。但完美的文学形式和深刻的思想蕴涵应是互为召唤、相互生成的,并在形式与意义的辩证关系中彰显出其个性魅力。英语的十四行诗和汉语的律诗虽然属于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但其表现形式都体现了结构、韵律和诗意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北宋士人多儒释道兼修,苏轼亦是如此。学术界普遍认为,佛道二家思想共同作用其身,形成其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哲学思想体系。但对苏轼与道教的研究多侧重在其文艺观与道家思想的关系上,较少关注其少年时的道家因缘。本文拟从地域、时代、出生、读书和天性等五个方面来探析其出川前的道家因缘,有助于更好地对他的哲学观和文艺观进行总体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在吉林省博物院12万余件文物藏品中选出镇馆之宝的话,那么苏轼的《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行书卷无疑是选项之一。在中国文坛上,苏轼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水平都是顶尖级的。苏轼的行、楷书得益于李邕、颜真卿和杨凝式,却自成一家,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后人称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北宋四大家”。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书法史上的扛鼎之作竟是在流落民间37年后才重现世间,最终成功被吉林省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14.
宋斌 《黑河学刊》2011,(1):58-58
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旋律的美,形体的美,意境的美,在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当代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对设计才智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用笔、用墨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笔由墨现,墨自笔出"。更有东坡先生得一碗墨"胜似千金的"佳话,赵子昂提出"以书入画"则将书法经验与水墨画韵味结合,提倡笔墨情趣。在水墨人物画中,对象形体、意境、书卷气等。都是通过用笔的力道,墨色的浓淡、轻重、枯润、对比和丰富之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晓楹 《魅力中国》2014,(18):116-116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淡雅,意境空灵宁静。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这与他在诗歌中所运用的色彩有一定的关系。王维在诗中多采用青、白、红和水墨色描景状物,对于其青、白和水墨色的用法,许多学者进行过探讨分析。但对于红色意象的运用则较少提及。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联系王维的从官隐逸之路浅析王维红色意象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产品设计"意境"表达,对产品设计"意境"营造理论、产品设计"意境"表达思路、产品设计"意境"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详尽论述,总结出产品设计者要在有熟练的设计方法基础上,通过恰如其分的隐喻,体现出产品设计的"形外之象",从而让产品设计水准、产品的艺术价值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8.
<正>山居好,山居好,鹤唳猿啼饯昏晓。碧窗柏子炷炉香,趺坐蒲团诵黄老。——(宋)龚大明《山居》柏子香与文人情怀一说到柏子香,恐怕文人香友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宋代的大文豪苏轼。"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一杯赏月露,万象纷畴酢。"从苏轼这首《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中,可以读到山客高洁淡泊的形象,清净出尘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但苏轼对柏子香的钟爱恐怕尚不及其弟,苏辙的《游钟山》曾写道: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与世界》2012,(8):68-69
生于1948年,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他的书法之美,美在"法象"。"法象"是变形,是隐形,是风骨,是韵致。刘江生书法师古鉴今,他强调"理通、力道、形美、韵胜"。"理通"即"法道自然",也是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规矩和法度。他的功力与日俱进,观形不如观心,神用胜过道用,"留不带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刘江生的书法,讲究神采、气韵、意境、格调。  相似文献   

20.
肖斯塔克维奇把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与俄罗斯音乐传统相结合,在钢琴音乐创作中表现出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和浓郁的抒情气息,内涵深刻,具有深层次的审美价值.从美学角度看,肖斯塔克维奇的钢琴音乐体现了东方美学的"意境美"与西方美学"悲剧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