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捷 《特区经济》2010,(2):223-225
代工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出口和社会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的代工企业一直以来被限制在国际生产价值链的最底端,并且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因此我国代工企业如何突破困境,转型升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代工企业的生产模式分析,在分析代工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根据技术转移复杂程度的不同,该文将GVC的技术转移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按GVC升级过程的不同特征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国际代工中的技术转移动机。在GVC的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阶段,发包商的技术转移基于自主性动机,包括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产品质量改进和创新和规避市场横向竞争;而在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阶段,发包商的技术转移基于迎合性动机,包括实现本土化的研发外包、迎合东道国政策和代工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工贸易已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企业应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生产率,致力于加工制造更高端的产品,向研发领域逐步延伸,从代工方式向开创自主品牌转型,向下游服务价值链延伸,开展多元化经营.政府应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兼顾提高加工贸易带动作用、地区间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相似文献   

4.
声音     
《浙江经济》2009,(7):8-8
浙江经济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决定我们必须跨过“三道坎”,即能源资源、环境制约的坎;产业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的坎;推进经济与社会和谐方面遇到的坎。只要我们跨过这“三道坎”,浙江经济就能再上新台阶。——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日前在嘉兴调研时强调  相似文献   

5.
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 国际代工模式与创新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刘志彪 《南开经济研究》2005,12(5):37-44,58
本文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长模式为线索,探讨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价值链分工中为何持续走“国际代工”道路,并且着重从技术、制度、组织、市场、企业战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层面,揭示未来沿海地区通过全面的创建自有国际品牌的战略实现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政策和创新体制的可能性,期望能够为沿海地区的政府政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会政  陈奕  杨楠 《科学决策》2018,(10):34-53
文章以国际分工的发展演变过程为主要脉络,在分析国际分工的发展背景及其特点的基 础上,系统阐述了在国际分工的不同阶段产业升级的内涵及其演进过程,并结合“绿色经济”、“互 联网 +”等背景,分析了产业绿色升级、服务化升级以及品牌化升级等产业升级的前沿问题,并 对产业升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唐山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城市转型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危机的迫切需要,是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和全球经济都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和快速增量三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契机。  相似文献   

8.
杨桂菊 《改革》2007,(11):80-84
聚焦于国际代工背景下的本土代工企业.以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价值链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决策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台湾厂商为例进行的分析表明,代工企业可以通过综合分析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市场竞争状况等外部环境以及从事的主要价值链活动等内部资源与能力进行战略决策定位.发展自创品牌。  相似文献   

9.
在跨国公司的压榨和俘获下,我国代工企业始终处于全球价值的低端环节,并陷入"微利化"的境地中,因此,我国代工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然而,我国代工企业普遍缺乏升级的内在动力,因此如何提高代工企业升级的内生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首先分析代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代工企业升级内生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OLI范式提出30多年来,国际分工不断变化,出现国际生产外包方式。目前,关于这一方式下跨国公司OLI范式如何变化、代工企业有何优势、国际代工企业为何也对外转移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首先讨论和提出代工企业具有的优势二重性和核心所有权优势;在此基础上,改进折衷理论的OLI优势范式,提出代工生产方式下跨国公司的OLI范式变化和代工企业OLI范式;本研究为代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1.
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是我国现阶段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在全球分工中处于更加有利位置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研发支出近年来有所增长,但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本文从创新绩效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研发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显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内外创新环境的改善,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我国自主创新的绩效均有显著提高,这是近年来研发支出有所增长的原因。不过受产业结构、企业外向性程度、国际技术差距等因素的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绩效还有待提高,这是理解我国研发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品牌领导企业、批量代工企业和技术创新企业作为模块化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利用模块化分工协作优势,通过垂直分离和业务外包战略,形成以内部价值链垂直分离为特征的分工模式和以外部网络一体化链接为特征的协作模式,导致企业竞争优势更加专业化和协同化。在模块化竞争与协作背景下,我国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战略途径是培育分工更加精细、优势更加协同的产业组织生态和竞争合作主体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全球产业、经济结构开始新一轮的调整升级。后危机时期,我国要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在世界产业格局和国际分工中的主导性和竞争力。本文从产业产值、成长方式以及发展进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产业转型现状,指出了当前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一批高水平光伏企业研发机构,有利于提升光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江苏光伏产业升级转型。光伏产业组织的大型企业垂直一体化整合、中小企业的模块化、网络化分解趋势,改变了光伏产业研发分工格局。江苏光伏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光伏产业组织的变革趋势,支持垂直一体化大型光伏企业研发机构承担光伏产业关键技术环节研发,引导中小光伏企业研发机构承担光伏产业链市场应用环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广佛同城"战略为背景,从国际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以广佛联手落实"广佛同城"战略为实例,深入研究国际分工与产业分工的关系,对产业升级和国际分工的内在关系给予理论层次上创新性探讨,深入剖析区域产业参与全球要素配置问题,探索广佛联手参与国际价值链分工、合作及竞争路径,为广佛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合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该文扼要地介绍了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台湾的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其升级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台湾当局的政策导向和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遵循了要素比较优势,朝国际分工原则发展,不提“跨越式发展”。笔者以为这些经验大陆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7.
产业升级的战略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既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注入新内容 ,同时促使产业升级的趋势加快。产业升级可以增强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文章对产业升级的各项战略措施进行了分析 ,从企业角度来看 ,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积极发展和运用高新技术 ,  相似文献   

18.
跨境电商有助于企业扩展国际化路径,加速全球生产、分工环节的重新整合,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文章以我国253家出口型制造企业调研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对跨境电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对企业转型升级有着显著的驱动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增加研发投入和提升品牌效应是跨境电商促进企业升级的主要渠道。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府应加大对跨境电商宣传和支持力度、优化电商生态环境、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与品牌创造,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参与跨境电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国际服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的新标志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对后发国来说,发展服务外包可以使本土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中占据更有利环节,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后发国基于发展服务外包实现产业升级的模式也许是个"美丽"陷阱。文章对后发国以发展服务外包为依托的产业转型升级模式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探索"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之路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课题。通过剖析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内涵,可概括出产业集群的七大特征,在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概念相联系基础上,将此七大特征动态化,使之按照一个自发秩序分解出三个主体性特征和四个辅助性特征,从而铺陈出一个产业集群具有的三个发展阶段,由此可得到一条从企业集聚到高级产业集群演进的理论路径。继而,从块状经济定义入手,剖析出其四大特征,由此区分出块状经济发展的四个层次;而依据块状经济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概念特征的交集,通过理论概括与分析,给出不同形态的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路径,并由此表明推动不同层次的块状经济升级,应着手之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