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区域经济二元结构特征,使不同区域形成了明显的发展差距.按照区域梯度理论应该发生的先发区域边际产业向后发区域的大规模转移,却没有按照预期的发生.文章通过对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分析,寻找制约产业区域转移的原因,从而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早期对产业区域粘性的研究局限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忽视了产业转移的类生命特征和社会属性。产业转移不仅是产业布局的空间调整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转移过程。Probit模型验证企业嵌入原产地生产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越深,产业转移的成功概率越小。集群式产业转移可有效维系转移企业在原产地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生产关系网络,为破解产业区域粘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技术特征,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尝试对中国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和产业转移粘性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的两难选择和潜在优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在国内目前属于比较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加速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的政策取向,但产业转移粘性导致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根据现有文献,文章从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成本、制度环境、产业集群、区域能力结构、产业转移力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并指出了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发展差距,这种差距为产业在不同区域间的转移提供了前提条件。后发区域可以通过承接先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接受先发区域的技术和产业较高水平的辅射,从而使后发区域得到特有的后发利益。产业区域转移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效应的同时,也有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6.
由梯度转移理论可知,因为区域之间存在要素流动差异,流动较低的要素往往可以粘住流动性较高的要素。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差异对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集聚效应、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都是促进外部产业向内转移同时增强产业向西转移粘性的重要因素,抑制了区域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省际企业盈利差异及由大量剩余劳动力跨省流动所形成的产业转移粘性.研究显示:我国产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受微观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及产业区域转移粘性这两大相反作用力的综合作用,因而促进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之政策应与消除二元经济的相关政策配套实施,才会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趋缓的关键问题不再是体制因素而是经济因素,即是城镇尤其是东部地区城镇吸纳能力不足,使得人口迁移速度减慢从而导致城镇化发展速度趋缓。而制约城镇吸纳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就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产业规模与城市规模的非优化。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之间的互动关系表明,解决城镇化问题的落脚点应该是产业区域转移。但产业区域转移也存在诸多障碍,所以,应该通过一定对策来引导产业区域转移以推动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关于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锋 《经济纵横》2004,(6):59-63
本文从经济动因、客体演化、转移模式、转移效应、战略选择和发展趋势等6个方面对产 业区域转移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述评,并对该理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期开始,美国制造业带出现了向南部和西部的产业转移,研究者主要利用问卷调查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多元回归法等对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的目的、采用的方法、选取的数据和设计的变量不同,所得的结论往往有一定的差异。文章归纳和总结了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时空特征、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对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1993年至2006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的形成以及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现背离的原因。本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只发生了部分的相对产业转移,绝对产业转移的现象尚未发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不显著;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和许多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现象。本文研究结论的重要启示是:同一国度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分析我国地区间产业转移时不能机械照搬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因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试图通过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来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还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贺曲夫  刘友金 《经济地理》2012,32(12):85-90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律,即先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八大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在研究区域产业转移时不能"东、中、西部"一概而论。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3.
苏建军 《技术经济》2011,30(2):47-50,65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山西省11个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其在2000—2008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08年期间山西省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地市的提高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增长能力差异是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加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英 《经济论坛》2002,(16):17-18
一、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制约因素贫困地区产业难以优化的原因甚多,概括地说,产生制约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1.资源的制约。贫困地区资源条件较差,特别是在我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条件下,可供利用的仅限于可耕土地,加上过度开垦,不仅未获收入,反而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十分有价值的资源如森林、湿地、草地、水源惨遭破坏,致使水荒在不少贫困地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并呈现出强劲的蔓延趋势。风沙灾害的横行难以扼制,病虫害也时有大面积发生。多数贫困地区早已背上了恢复生态环境还人类历史之债的沉重包袱。2.人口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区际工业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银戌 《经济师》2002,(9):80-81
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向高加工度化的过渡阶段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体地位。因此 ,密切关注工业竞争力现状 ,培育工业竞争优势 ,是全面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文章通过采用一种新的竞争力测定方法 ,对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研究 ,并对增强地区工业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特色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各地经济的重要内容,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结构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内容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所以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特色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区位商等指标对西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得出西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发展特色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区际分工转型中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昌 《财经科学》2005,(4):135-140
要素禀赋状况决定的区际产业分工逐步由自然资源-技术型向自然资源-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型转变.这将西部地区置于区际利益分配过程中相对不利的地位.立足资源优势,在现有垂直型产业分工的基础上,以专业化和市场化为导向,展开与发达地区的水平型分工,构造合理的垂直-水平型产业分工格局,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成长,提高区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发展趋向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产业转移理论可根据其研究视角划分为有关经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理论和研究经济不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理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而产生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胡晓鹏 《财经研究》2007,33(5):72-83
文章以产业价值创造能力为研究起点,以产业的双重开放为基本线索;在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相互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借用价值创造理论和贸易理论构造了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指标、产业对外开放指标和产业对内开放指标;进而以统计性描述的方式展示了这三项指标在中国8大区域间、17个产业间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对内开放、对外开放与价值创造能力关系的两个基本假设,并运用相应的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