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亮轩 《民营视界》2004,(10):48-50
喧闹一时的“杨斌事件”、今年爆发的“铁本事件”,都让我国民营企业家饱受各方责难。我国的民营企业家不乏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但频频发生的触雷事件凸显了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家严重缺乏“法律风险”和“法律边界”意识,结果他们走的每一步棋都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地雷。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家素质是民营企业家个性特征与能力的综合体现。伴随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退休,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在思想政治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引导和教育是提高民营经济发展力、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需要,是建设“四个湖南”的必然要求。持续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是目前湖南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通过购买培训服务实施素质培养,鼓励引导和促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家族企业是目前中国最有优势的企业形式."日前,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在"企业家高层论坛"上,为民营企业家们大声鼓劲.  相似文献   

4.
语录经典     
《宁波经济》2014,(1):7-7
“要扭转百姓‘打土豪’心态,让企业家有安全感”——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下一步的改革,法治的作用不可或缺,无论在重塑民营企业家信心、还是依靠党和政府的权威推动改革,都应该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吴敬琏认为重庆事件没有彻底的反思“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偷偷的改掉,但偷偷地改革是不行的一些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的心理没有变,他们认为这是薄熙来做的是好事,如果不把这个心理扭转过来,就没有办法消除企业家恐惧民营企业家敢来吗?所以这是一种困境。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可谓民营经济,在那里的民营企业身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机敏、坚韧与务实的民营企业家。如果要说他们拥有的企业家精神,其重要内容应该是:敢于和善于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和创新市场的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与不断进取精神。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企业家的“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浙江民营企业家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的,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非常有利于发挥华人的才能,浙商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成功的华商。  相似文献   

6.
“必须承认,民间有仇富情绪,传统民间文学描写的都是劫富济贫民心大快。”“社会仇富心理令中国民营企业家缺乏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高岩 《中国经贸》2013,(18):80-82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济南市经济的重要经济力量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但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济南市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融资贵、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等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突出,需要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构建政企沟通的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济南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五大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分水岭,民营企业从上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地位升至现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变化使敏锐的民营企业家们喜忧掺半这是企业全方位扩张壮大自己的好机会,介同时也把民营企业推进大大改组的历史时期,谁稍有闪失便意味着从这艘已借到东风的经济大船上跌落出局。近日,南海市一民营企业家聘请“少壮派”经济学家魏杰为经济顾问,对南海经济发展状况不甚了解的魏杰教授欣然受命。魏教授为南海不想“出局”的企业家们作了题为《中国民营经济热点、难点分析》的报告。虽不是什么对症下药的处方,…  相似文献   

9.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中国长三角战略发展与企业机遇”论坛上演讲时说,民营企业家不能眼高手高,瞄准高端产品,低端产品同样有吸引力。他说,只要能赚钱,就是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茅于轼 《新财经》2007,(4):22-23
最近几年接连发生了一批“问题富豪”落马事件,引起大家谈论,这些民营企业家都是“非法”起家的,是不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如此?企业家在转制过程中的“原罪”是有其共性还是个案发作  相似文献   

11.
2003年8月29日.在西安曲江宾馆举行的“2003金融家与民营企业家西安峰会”结束后,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老先生就民营企业贷款难的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2.
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中华工商时报、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民营经济圆桌对话第一期——2005:民营经济回顾与展望”于2005年12月2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时值2005年末,著名经济学家和民营企业家代表汇聚北大,围绕“非公36条”的落实情况、中国目前的市场化走了多远、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益、如何看待民营企业家、2005年民营企业投资行业特点、民营企业家关心的热点话题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2006年民营企业投资的热点行业进行预测和展望。本刊将圆桌对话内容择选了几个重要话题,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这又是一个颇具时代代表性的创业发家故事。在李途纯这样的民营企业家的肌体里潜伏着一种共同的“失败基因”,就是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用一时的成功诠释一生的成功。有人用“做大梦、有大胆、织大网”来概括这些民营企业家,他们靠着敢于豪赌和运气打天下。有的在激烈的商场上强大起来,而有的,则悲壮地倒了下去……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中关村科技记者俱乐部和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共同举办了以“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国”为主题的讲座活动。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前执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教授在讲座会上作了主讲报告,并与在座的企业家进行了热门话题对话。现摘录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构建民营企业家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民营企业家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目前 ,中国的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企业家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 ,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更是如此。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激烈化 ,企业家的预测和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素质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民营科技企业经营者(以下简称“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成长是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同时起步、互动互促的。从民营科技企业的生长道路来看 ,其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的精神 ,使企业超常规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成功的民营科技企业 ,在很大程度上无不归功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家“出事”接二连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作为财产层上层的民营企业家突然“出事”,总是难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人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民营企业家“落马”除了自身原因外,是否还有深刻的社会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上期报导成都的“借脑工程”已向纵深发展,形成制度化。最近《成都商报》与成都巨幅投资咨询公司、巨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巨幅经济论坛”,举办高层次讲座。邀请了北京青年经济学家樊纲、刘兴起两博士作战略性的演讲。800名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购票人座,全神贯注地聆听长达几个小时的讲学,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樊纲会后说:“’社会办论坛,规模如此之大,全国少见。这也说明了成都人理论素质与知识水平已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听众中一位民营企业家说:“能够听到这样高层次的理论来紧扣时代脉搏,对我们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应…  相似文献   

18.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是民营经济的核心生产力。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民营企业能否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此,我们就威海市民营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19.
事件     
十大民营企业家大换班作为中国经济界最为关注的年度盛事,“21世纪经济论坛三亚年会”已揭晓了“2003年度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和“2003年度中国最具革新力企业”奖项。在去年的十大民营企业家评比结果中,前年的获奖企业家无一蝉联。十个获奖者中,有八个企业家经营范围都涉及生产型实体产业和房地产开发行业,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民营企业经营宽度的扩展和资金实力的加强。据介绍,“十大民营企业家”的评选主要是通过企业自荐和评委提名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来的。专家委员会还制定了一套评选指数体系:一是资本控制力,即控制资产规模、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当前民营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发展的信心。有的企业家讲,“官员不要贪,企业家不要跑,老百姓不要闹”,这句话很贴切。其中“民营企业家不要跑”,我的理解是,大家一定要相信,在我们成长起来的这块土地上,仍然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一批曾经创造过辉煌、让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使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的民营企业家们,继续根植在这片土地上,发挥企业家精神再创辉煌。这就是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