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元国际储备地位变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世纪70年代,日元曾迅速赶上英镑,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而21世纪初日元的储备地位却被英镑悄然越过;尽管日本的GDP长期高于德国,但日元在国际储备中的比例一直低于马克。数据分析表明,日元和英镑的储备地位相对变化源于币值的变动;而日元和马克储备地位差别源于商品与劳务进口总额的差别。中国相应参数的比较暗示:人民币有可能在实现自由兑换之前成为世界第三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2.
所谓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够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广义的国际储备包括自有储备和借人储备,两者之和构成一国的国际清偿力,反映了一国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的总体能力。通常所讲的国际储备则是狭义的范畴,即指自有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3.
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大课题。外汇储备转型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报告提出,外汇储备转型的重点是加强能力储备.建立兼有能力储备、外汇货币储备、外汇债券储备和战略物资储备的综合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4.
外汇储备是指国际储备中的各种能充当储备货币的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对经济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一、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指由各国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兑换的储备货币,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宏观调控实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宋雪丰 《理论观察》2011,(4):120-121
国际货币体系从19世纪末至今,经历了很多次的危机,也实行了多次的变革。2009年经济危机又一次暴露出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的命运。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分析.从国际储备货币的角度审视是应该选择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还是选择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7.
花虎 《西部大开发》2009,(12):10-1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储备(特别是外汇储备)近年来大幅度增长。本文简要地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储备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目前我国国际储备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得出了我国国际储备过多的结论。本文通过计算得出了我国的合理外汇储备规模也给出了我国国际储备的合理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恕 《中国经贸》2012,(24):88-88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风险与损失:人民币升值方面,外汇储备市场价值方面,储备货币贬值方面,外汇投资失误方面,外汇储备被冻结方面。本文分别从人民币升值、外汇资产市场价值降低、储备货币贬值、外汇储备被冻结、储备投资失误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外汇储备风险与损失问题的讲解。  相似文献   

9.
根据IMF公布的1999~2012年世界官方外汇储备数据库,文章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国际储备货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国家结构差异。主要结论是:发达国家选择储备货币时更重视经常账户差额、出口比重等经济效益因素,而发展中国家选择储备货币时更重视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等总量因素。对人民币储备地位的模拟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人民币在世界储备资产中的比重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根据IMF公布的1999~2012年世界官方外汇储备数据库,文章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国际储备货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国家结构差异。主要结论是:发达国家选择储备货币时更重视经常账户差额、出口比重等经济效益因素,而发展中国家选择储备货币时更重视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等总量因素。对人民币储备地位的模拟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人民币在世界储备资产中的比重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