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原城市群产业投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2010~2014年的产业投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间投资联系的空间结构评价指标与模型,通过城市节点的中心度、点入(出)度、网络密度、中心势、核心—边缘模型等来探讨城市投资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段内,城市群整体的网络密度偏低,网络中心势相对较大,大量的联系出现在城市群内部少数城市之间;(2)城市群内部投资扩散呈现邻近扩散为主,跳跃扩散为辅的联系特征;(3)城市群现阶段投资联系强的城市基本均分布于河南省内,其他四省城市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间具有较弱的投资联系,基本处于孤立状态,投资联系存在较为严重的行政分割现象;(4)城市群投资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分布极化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但城市群内出现有若干经济规模发展快于城市规模发展的高效率城市,也有若干经济规模发展慢于城市规模发展的低效率城市,高、低效率城市正在改变城市群原来的人口与经济规模的结构.第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人口与经济规模高度集中,尤其是最大城市上海市人口集中度严重.据此,笔者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一步城镇化的建议: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上海都市圈.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部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发育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级公路是城市群城际联系的快速通道,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2个入网城市的最短路径矩阵为基础,选取通达指数、伸展指数、趋中指数等指标,对辽中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的发育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辽中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的发育程度在空间格局上呈现明显的"核心-外围"模式,通达指数最高的城市集中在中部地区(沈阳周围),较低的城市分布在外围地区;趋中指数排序与通达指数排序相吻合;作为城市群重要门户城市———营口的通达性丞待提高,城市群南北向高等级公路网络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或城市不再是世界范围内区域竞争单元的主体,替代它们的是以城市集合体形式出现的城市群。通过回顾国内外城市群的相关理论以及国际知名城市群发展的实践和成功经验,概括了西方城市群的不同发展模式。包括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欧盟的政府主导模式,和日本"广域行政"为特征的模式。而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则是市民和民间团体的参与和合作。基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回顾,对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建议赋予城市群自主权,强化其经济社会主导地位,加强其核心功能;在城市群内部,促进城市间建立城市增长联盟以及跨部门的专业协调组织;自下而上层面则注重发挥民间团队的作用;除了重视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还要兼顾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缩小城市群内部区域差异,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5,(7):154-158
本文从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消费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文化环境6个方面合理选取了24项指标,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此对关中城市群房地产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相关结论。结论表明:关中城市群房地产投资环境空间差异性十分明显,呈现出西安最好,以西安为中心的东西经济带较好,而南北区域较差的分布特征;另外,每个城市在各子环境方面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性。最后,基于结论提出扩大社会文化、消费、经济环境方面优势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级数据,以十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的经济发展差异,并运用广义熵方法进行了总体差异的分解。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差异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源于十大城市群间的不均衡发展,而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十大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经济差异在逐步减小,但全国其他地区与十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城市群间和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差异都受到空间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佳源 《企业导报》2015,(6):183-184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选取19个指标对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进行分析,得出成分得分及城市竞争力排名。结果显示郑州、洛阳各项指标均位于河南省前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许昌、漯河等城市经济水平相对滞后。在中原城市建设中要重视城市产业化发展,带领中部城市崛起。  相似文献   

8.
方颖 《企业经济》2022,(1):153-160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中国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同群效应,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内部存在着正向的同群效应;较大规模城市对较小规模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同群效应;较小规模城市对较大规模城市有正向的同群效应;相同规模城市之间也有正向的同群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不同规模的城市进行科学定位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群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城市网络外部性是挖掘城市群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城市网络外部性的理论构建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的实证方法,利用2003—2019年中国12个城市群1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网络外部性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相比城市群外的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的劳动力和技术产生更强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且城市群内部的高铁可达性可以强化劳动力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度可以强化技术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根据本文结论,加强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完善城市群内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内城市间产业关联,是中国城市群未来实现城市经济协同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金融开放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测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金融开放水平,利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邻接空间三种权重矩阵下对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金融开放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关联性,说明城市之间经济的相对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开放溢出效应的原因;在邻近关系上,金融开放也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表明本地的经济增长除与本地金融开放水平有关外,也与相邻城市金融开放水平有关;但分析认为,地理距离不是决定金融开放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存在金融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营商环境改善等实现机制,且金融开放溢出效应的叠加效应强化了该实现机制。据此,本文认为,以五大都市圈为单元进行金融开放,并与相应的发展政策相结合将是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real estate regulatory policies released by core cities on the surrounding cities in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based on regional linkag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In this study, real estate transaction data of 157 cities were selected from 11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Agglomeration's housing transaction volatility and spillover effect caused by the core city's regulatory policies were simulated by integrat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model, event analysis, and symbolic time series analysi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1) the regional linkage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n the Harbin–Changchun and Middle–South Liaoning,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Yangtze River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and West Side of the Straits agglomerations were remarkably tight and the core cities' policy spillover effect was significant, of which the house purchase limitation and credit limitation policies had the widest influence; (2) the regional linkage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gglomeration, Shandong Peninsula, Guanzhong Plain, and Chengdu–Chongqing agglomerations was relatively weaker, but the core cities' policies of market regulation and taxation had certain spillover effect;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olicies in different urban agglomerations; (4) generally, the core cities' policy spillover often reduced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and made it more ordered with more certainty in the whole agglomer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West Side of the Straits, and Chengdu–Chongqing agglomerations.  相似文献   

12.
丁任重  吴波 《城市问题》2012,(6):24-29,46
城市是经济活动开展的空间载体,大量的生产要素聚集于城市中以获得规模效应;由于聚集带来的知识溢出,城市成为创新和技术成熟的摇篮。为此,城市被认为是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重要结论,总结了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对我国城市现代化所应遵循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对城市群整体创新绩效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协同共生的视角,以两阶段网络DEA为分析方法,以成都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两阶段动态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群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两阶段效率值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时间上:在虹吸效应与涓滴效应的交互作用下,中心城市与成员城市的效率差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空间上: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态势,并符合地理邻近、技术邻近以及制度邻近的发展规律。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产出阶段是创新效率提升的瓶颈,鉴于此,未来城市群发展需着力于政策协同、资源协同、空间协同,提高创新一体化程度,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的整体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4.
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的应用研究——以成都都市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以成都平原为主体的地域空间上有条件形成一个都市圈.将成都与14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距离、引力和场强进行计算,最后综合划定成都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为成都、自贡、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眉山、雅安、资阳等.根据指标划分,确定德阳、绵阳、眉山、资阳为内圈层城市,自贡、遂宁、内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业的大规模空间聚集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基于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通过本文定义的空间集聚度从大规模聚集角度描述了2004~2008年中国制造业总体的空间聚集特征及变化,以及及主要子行业的空间聚集模式。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聚集核心区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空间聚集水平提高,呈现集中化聚集发展趋势;与制造业总体相比,多数子行业空间分布更加集中,更加偏向东部沿海地区,展现了子行业的多种聚集模式。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作用引发中国制造业的空间聚集趋势,未来制造业空间布局应该充分发挥聚集经济的主导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和技术向制造业核心区流动。  相似文献   

16.
打造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的重要环节,提升营商环境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手段。论文通过引入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20)》,多角度对比分析成都与国内先发城市,发现成都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优势与短板,最后得出改进措施,旨在为成都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承载力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中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成渝城市群中土地、水资源、交通和环境要素承载力指标,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得出水资源承载力城市群的发展影响,南方城市群承载力高于北方城市群,承载力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呈倒U分布等承载力区域差异,并且诊断出五大城市群发展中的短板.针对上述问题,作者从优化承载力结构、稳步提高城镇化进程、合理引导资源需求、实施空间管治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集聚:空间网络及结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集聚是推动城市群崛起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因子分析和引力模型,研究了2007~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及其空间网络。结果发现:从整体来看,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网络逐步从分割走向融合,且上海在整个金融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从局部来看,城市群内部金融集聚网络的结构差异明显,京津冀表现为主次型单一结构,北京位于绝对核心;长三角为多中心均衡结构,且江苏的金融中心程度明显高于浙江;珠三角为穗深双核结构,深圳的上升趋势明显。据此,应基于城市群金融集聚网络的不同特征,差异化地整合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区域一体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制约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国家级城市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及其与外部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而沿海综合交通走廊发育得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之所在。基于对该工程的简要分析,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现状,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指出了跨海通道将完善城市群的城市等级体系和综合交通走廊,从而形成以"三五三"为主体的空间结构网络体系,以此来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1990s in Brazil were a time of institutional advances in the areas of housing and urban rights following the signing of the new constitution in 1988 that incorporated the principles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cities and property, recognition of the right to ownership of informal urban squatters and the direct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in urban policy decision processes. These propositions are the pillars of the urban reform agenda which, since the cre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Cities by the Lula government, has come under the federal executive branch.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limit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involved in implementing this agenda on the basis of two policies proposed by the ministry — the National Cities Council and the campaign for Participatory Master Plans — focusing the analysis 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 the area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azilian democr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