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川县是田多土少、人多地少,以丘陵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有稻田71万亩,长期以来,40余万亩冬水田只种一季中稻,既浪费宝贵的土地光热资源,又加剧了稻田的潜育化趋势,导致了深、冷、烂、毒,影响水稻的产量和效益提高。为挖掘稻田生产潜力,县委、县府把改造冬水田作为粮食上新台阶的突破性措施来抓,探索出一条改造冬水田,逐步实现“吨粮田”的新路子。合川县针对冬水田面积大、利用差、产量低、收入少等情况和人口逐年增加,社会需粮日益增加,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占有粮食减少问题,吹响了向冬水田进军的号角,从提高稻田复种  相似文献   

2.
春节期间,临桂县临桂镇大雄村13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日均产袖珍菇20000公斤,产值超150万元。菇农李年恩说,他的5个蘑菇棚每天至少产菇1000公斤,按照每公斤5元的最低市价,春节以来仅卖菇收入就超过7万元,而给基地打工的村民月收入也超过1000元。  相似文献   

3.
姜堰市洪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创办于1987年5月,全乡10个村27户菇农首批入社,股金740元,种植面积10万平方尺。经过12年的发展,目前入社菇农达500户,种植面积达80万平方尺,产量130万斤,产值300万元。许多农民因种植食用菌脱贫致富,合作社的名声越来越响。抓攻关,独怀绝招,科技兴菇合作社成立了由1名农艺师牵头,13名技术辅导员组成的攻关小组,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产量和效益。一是改革育菇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室外大棚搭架,多层育菇的方式,代之为"稻田低棚育菇"的新育菇方式。育蘑菇1000平方尺,成本比原来降低300元,产值增加500元。二是改良品种。攻关小组在对10多个品种比较试验中,分离筛选出新蘑菇品种"洪林1号",产量比老品种提高15%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可为菇农增加收入30多万元。三是延长育菇时间。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他们攻克了反季节种菇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稻田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3600多万亩,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四川坚持生态优先、稻渔互促、稳粮增收的发展思路,积极指导各地利用高标准农田、冬囤水田等资源,依托新技术新模式向传统稻田资源要效益,大力发展继承传统稻田养鱼优势并推陈出新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为渔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提供了新动能、开辟了新空间。2018年,四川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相似文献   

5.
中江县永门区地属浅丘,人平耕地只有8.4分,1980年有一户试种蘑菇.1982年种菇户发展到86户,遍及6个公社、85个生产队.到今年春,全区种菇的已发展到2,950户,占总农户的14.5%,种菇面积104万平方尺.鲜菇产值可实现104万元,种菇社员人平收入80多元.永门区蘑菇生产所需的菌种、栽培技术过去都由德阳县八角生物化学厂提供,盐渍蘑菇的加工,销售也靠该厂协助.随着蘑菇生产的迅猛发展,菌种需求、技术推广、产品运送以及蘑菇的加工、收购等都出现了新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充分利用丰富的牛粪、稻草资源,大力发展蘑菇种植,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之路。曾外出打工的陈成在2003年回家,开始种蘑菇,尝到甜头后,他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100平方米到现在的310平方米。"到出菇的时候,白花花一片,一揪就是一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资源节约型循环农业是广西横县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之一。横县是农业大县,常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达200万亩以上,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畜牧业比较发达,有大量的畜禽粪便。据测算,全县每年生产出稻草等秸秆60万吨,畜禽粪便40万吨(未含猪粪),桑枝15万吨,可种植蘑菇1600万平方米以上。为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横县积极引入农业企业,发展生态循环  相似文献   

8.
我有3个孩子在读书,爱人在广东打工,家里经济拮据。去年在食用菌协会的动员下,抱着尝试一下的心理,种了180平方米的蘑菇,没想到今年菇价这么好,卖了3800元,投资才700多元。下一潮菇我打算把种植面积扩大到350平方米,换棚膜,严把质量关。希望政府补贴菇农,促进菇农增收。种蘑菇,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富瑞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大邑县蔡场镇万延村,公司主要以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为主业,注册资金1200万元,占地180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600万元,建设智能控制菇房48个,周年种植面积达172800平方米:基料发酵预拌场4752平方米,发酵隧道8条共计1000平方米,冷藏库400平方米,加工车间600平方米及其配套附属设施2万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10.
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充分利用丰富的牛粪、稻草资源,大力发展蘑菇种植,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之路。 曾外出打工的陈成在2003年回家,开始种蘑菇,尝到甜头后,他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100平方米到现在的310平方米。“到出菇的时候,白花花一片,一揪就是一两毛钱,跟捡金元宝似的。”  相似文献   

11.
<正>以池塘、水库、稻田为主要养殖模式的四川渔业,通过分类示范引领,强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位于绵阳市东南部的盐亭县便是其中的典范,该县有水域面积11.8万亩,其中养殖水面7.62万亩,冬水田面积9万亩。他们坚持分类示范带动,通过池塘健康养殖基地、标准化稻田养殖基地、水库生态养鱼基地、江河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培育示范基地,带动全县渔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显培尝到了冬水田养鱼的甜头贵州省江口县双江镇镇江村果平村民组,土家族农民陈显培,1992年秋收后,利用0.65亩冬水田养鱼,效益良好。产鲜鱼67公斤,除去成本开支,获纯利212元。冬水田养鱼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使稻田增强了肥力。1993年该回稻谷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5亩稻田进行稻、鱼、笋、蚕、蔬综合利用高产技术试验分析,获得总收入3591.90元,亩平均为2394.60元,创纯利润3136.90元,亩平均为2091元,相当于4.6亩稻田的稻谷收入,为冬水田的综合开发利用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1814mm。无霜期296天,境内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水田29万亩。人均有粮570kg,可利用养鱼等综合种养稻田面积16万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广西禾花鲤鱼生产基地。1.兴安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状1.1规模与产量:2016年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9万多亩,产量2000多吨,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快讯     
绍水的蘑菇坐飞机进京本刊讯(通讯员唐建新)全州县绍水镇的蘑菇坐飞机进北京,成了当地菇农的新鲜事。2004年,全州县食用菌协会在绍水镇挂牌成立,该镇依托“党组织 协会 农户”的生产模式,种植食用菌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去年,该镇引进福州田园实业有限公司、广西格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创办了一个占地53亩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成100个高标准的种植大棚,全镇种植食用菌面积突破50万平方米。去年10月中旬出菇以来,日出菇量高达1万多公斤,上海、天津、深圳等地10多家客商纷至沓来,福州田园实业有限公司、广西格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确保当…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鱼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稻田养鱼是作为稻作副业的一种粗养形式,经济效益不高。为此,我们探索了池塘化宽沟式稻田养鱼技术,即冬春闲田囤水、小池宽沟式晚稻田养鱼。经过几年来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亩均产稻谷463公斤,产鲜鱼(含冬片鱼种)168.5公斤,实现亩产值1820元,亩纯利润1286元。囤水田、小池宽沟式稻田养鱼,具有复合生态环境,即沟塘生态与稻田生态。充分利用一晚空闲的(1~6月和10~12月)这段时间,加深水,采取池塘精养技术,投放斤两鱼种,迅速养殖成商品鱼,一晚栽后…  相似文献   

17.
泗阳县沿湖周边有十几万亩低洼地,长期以来只能保收一季水稻,低产低效。1996年初,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县委、县政府经过慎重比较,科学论证,把稻田养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予以大力发展。1998年全县稻田养殖面积已达9.3万亩,亩均增收85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平可增收60元。现身说法指明财路稻田养殖是新生事物,一开始群众吃不准,有顾虑。为此,泗阳县委、县政府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宣传稻田养殖的好处,同群众算细帐、算大帐,积极引导群众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怕费事、怕失败的保守意识,同时抓住典型,跟群众摆事实,讲道理,使群众认识到稻田养殖确实是调整农业结构的一个新路子。全县6次组织干部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稻田养殖,换脑子,拓思路。黄圩、中扬等乡先后组织  相似文献   

18.
江津县石蟆区是一个田多土少,主产水稻的地区。区委、区公所针对水田面积大、利用差、产量低的状况,确立了把综合开发利用冬水田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战略措施,走稻田多熟制的路子。对全区适宜种植双季稻、蓄留再生稻的5万多亩水田,逐年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龟     
<正> 稻田养龟是一种稻龟互利共生养殖新技术,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效益高,在稻田投放2—3两重的龟,当年可长到6—7两重,鳄龟年增重500g以上,一亩水田增值2—3万元左右。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淳县近年来通过政策支持、行政推动、能人带动和企业拉动,食用菌产业迅速崛起,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目前,全县双孢蘑菇栽培面积3000万平方尺,以茶薪菇、金针菇、杏鲍菇、香菇、秀珍菇、灵芝等为主的珍稀菌栽培3000万袋,食用菌总产值超过1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