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市场上假冒伪劣现象泛滥成灾,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看,其主要危害是导致市场失灵、破坏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其原因则可归结为消费者同厂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假冒伪劣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单纯靠市场力量是无法遏制的,利用各种有效的人为措施缩小消费者同厂商的信息不均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君 《商场现代化》2008,(10):272-273
我国消费品市场严重缺乏竞争秩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危害极大。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探讨了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假冒伪劣问题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里对假冒伪劣做了界定,并将之与法学相结合,使人们从法学角度对假冒伪劣行为有深入认识。最后,这里又分析了假冒伪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出相应对策,以期假冒伪劣问题能够得到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假冒伪劣问题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里对假冒伪劣做了界定,并将之与法学相结合,使人们从法学角度对假冒伪劣行为有深入认识。最后,这里又分析了假冒伪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出相应对策,以期假冒伪劣问题能够得到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杨文举 《商业研究》2002,(12):10-11
近几年来 ,全国打假之风越刮越猛 ,而制假售假者似乎产生了“抗体” ,“愈打愈假”。假冒伪劣商品可谓见缝插针 ,遍地开花 ,从今年曝光的四川省“黑心棉”一事可见一斑。这无疑为广大受害者所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7.
假冒伪劣商品被称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大“公害”,日前中国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严重侵害公众的合法权益,引起人们日益关注,要求遏制假冒伪劣商品的呼声颇高,本文对霹前我国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现象予以了归纳总结,并对产生这一现象的若干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东芳  徐园园 《中国市场》2011,(14):138-138,140
假冒伪劣商品的大量存在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公害,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侵害合法经营企业和消费者利益。本文分析了假冒伪劣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认为以打击为主的“末端治理”方式对抑制伪劣商品的现象难以奏效,提出了“防打结合.以防为主”的治理思想。从控制流通环节的角度剖析了伪劣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和中间商之间的博弈关系,构建了中间商的声誉模型,分析了中间商在伪劣商品治理中的行为选择。得出的结论是:中间商只有选择与消费者合作,尽力杜绝购进和销售伪劣商品,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假—打假之间的博弈模型及其隐含的经济原理,提出了造假中的“囚徒困境” 和大小公司造假动机的博弈模型,并就此展开论述了打假的对策措施,以有助于有关部门治假。  相似文献   

13.
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的机理探求及打假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很大。在对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机理进行经济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建立农资品双价交易的博弈模型和政府打假的博弈模型,围绕模型中的变量分别从提高伪装成本、加强政府监管、增加打击和惩处力度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表明,要实现农资市场的短期净化,政府应该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增强对政府监管打假部门的激励。  相似文献   

14.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顺 《商业研究》2006,(13):146-150
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考察了我国1978-2000年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使科技投入相应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优化投入结构是我国科技政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型经济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它们不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一直存在"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即"资金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融资难的问题,不仅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居不下,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宝明 《商业研究》2011,(9):174-179
伴随农产品交易体系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也得到加强,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价格操纵现象时有发生。基于农产品的特点和销售渠道的不畅,传统现货市场的交易方式经常造成农产品价格失真。利用网络技术、电子金融和电子商务手段打造现代农产品网络交易市场,不仅能有效提高农产品交易的效率,而且能显著改善农产品价格的时滞性、分散性、波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为此,研究农产品网络交易市场、交易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对现代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物流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河 《中国市场》2008,(23):114-115
农产品物流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促进农民增收,探索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必须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农产品物流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产品物流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虽然四川省出口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占全国的比重非常少。本文用出口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方法,分析四川省不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对有针对性地优化四川省出口产品结构以及增强其出口产品竞争力有一定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兴大国进行区域合作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以及提高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构筑理论模型,对新兴大国内部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进行均衡分析,研究发现:大国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区域才能在内部公共产品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需求之间实现均衡;利率决定着大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当利率上升时,区域购买公共产品的数量会下降;当利率下降时,区域购买公共产品的数量会增加;大国经济规模与公共产品需求是正相关关系,两者通过利率机制的媒介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新兴大国必须基于要素禀赋,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经济规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以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