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姜川 《活力》2009,(Z1)
运用文献、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威海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威海市中学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姜川 《活力》2009,(25):159-160
运用文献、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威海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威海市中学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克勉 《企业导报》2014,(7):180-180,18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及分析法,就我国目前基层部分中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对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措施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旧模式是提高活动质量的重要途径;加强领导、科学管理、落实制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闫强 《价值工程》2010,29(35):207-208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量统计法对陕北地区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认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积极;男生选择球类运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多,体育舞蹈、健美操在女生中占很大比例;场地器材、无人组织指导,没有时间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陕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调查分析了陕西省高职院校如何组织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模式,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6.
王海英 《价值工程》2011,30(15):242-242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不能仅停留在态度和理解上,只有切实投身于课外体育活动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价值所在。本研究就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切实改善和提高其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赵永刚 《价值工程》2011,30(26):244-24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榆林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终得出榆林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无论在时间与次数上都相对较差,与"终身体育思想"相距甚远,同时得出学院场馆设施利用不合理、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水平差、以及校内外体育运动氛围的疲软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撰写本文目的在于揭示榆林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规律及制约因素,培养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其体质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对我院的2000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活动价值和功能的认识比较客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主观意识不强、自身惰性、无兴趣等主观因素和文化学习任务过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导致他们不能较好的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进而对他们今后终身体育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蕾 《价值工程》2012,31(18):247-24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依据分层抽样的原则,以陕西省8所高校16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寻陕西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充分研究如何发挥高校体育功能,努力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并为我省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改革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同济中学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影响学生现阶段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为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率提供参考办法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发现同济中学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的同学很少;有小部分同学不愿意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另外,同济中学的体育课程内容不太丰富,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少.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学业紧张,场地器材不足、缺乏指导老师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体验不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应引起社会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1160名广西商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关的兴趣、爱好、组织形式及影响因素等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运动项目选择、兴趣程度上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多以结伴和班集体的形式参与到球类项目运动中;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缺少组织管理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1160名广西商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关的兴趣、爱好、组织形式及影响因素等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运动项目选择、兴趣程度上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多以结伴和班集体的形式参与到球类项目运动中;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缺少组织管理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健 《价值工程》2011,30(6):317-317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为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课外活动效果,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强身健体的主要手段之一.广泛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体育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现阶段,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主要是由于缺乏运动氛围、学习压力大、缺乏场馆器材、缺乏组织、指导、缺乏锻炼的知识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文章主要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沈丘县三所初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从中了解到初中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时间、内容及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济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济宁市中学生活动的时段以白天为主;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场所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赫义家 《活力》2006,(4):113-113
本文通过沈阳市4所高职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课外体育活动在校园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将体育视为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素质。增强体质,调节情感。培养顽强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上海虹口区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19.
白革利 《价值工程》2011,30(33):237-23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汉中市高职院校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对汉中市各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代表队的训练与参赛等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研究,对汉中市职业院校体育发展给出了一些建议,为加强学校体育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终身体育,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陕西省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陕西省高校落实《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活动、推动西部学校体育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