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非经贸合作历史悠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加了中非经贸合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其中有非洲自身的因素,也有国际环境变化对非洲的影响,更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中非经贸合作面临的新问题,探索中非经贸合作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非合作论坛等合作机制在中非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真实亲诚”对非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中非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中非经贸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非洲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和存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的中非经贸合作仍需进一步开拓创新,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境外经贸合作区与中非投资合作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中非务实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将在非洲国家建设三至五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部分合作区已初具规模,并开始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后危机时代,中非投资合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中非投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姜茹 《新经济》2015,(Z1):27-28
2014年末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国家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提出,商务部2015年将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工程。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产业集聚的平台,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从国家层面到市级层面对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现状、优势和风险等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非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1980-2009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小峰  刘鸿武 《财经问题研究》2010,(1):124-128,封3
近30年来,随着中国和非洲国家各自的经济发展,中非经贸联系日趋紧密,双方政府和企业界的合作不断加强,投资和贸易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的范围及内容日益扩大,双方经贸关系互补性和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由此可见,中非经贸合作在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中非经贸合作30年取得的成效入手,分析中非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中非务实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将在非洲国家建设三至五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部分合作区已初具规模,并开始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后危机时代,中非投资合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中非投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在关注世界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那些依然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带动非洲经济发展。一、中非经贸关系成功发展的基石是互相尊重、平等互惠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中非经贸合作联盟于12月12日在北京英才会所举行联席主席会议,就当前中非经贸合作的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并讨论了联盟的工作框架和2011年工作计划。全国政协副主席、联盟名誉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非经济贸易合作发展迅速,中非贸易年平均增长近4%,到2008年,中非贸易额到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大关,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略有下降,但也超过910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中国现已成为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非洲商品的最大进口国,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量的11%。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竞争力指数作为评价非洲工业化的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系数估计方法,测度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与中国对非贸易在2010—2020年对54个非洲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中国的对非直接投资与贸易均能显著促进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其中贸易对于非洲工业化的影响更为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对南部非洲地区与东非地区的经贸合作可以显著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对西非和中非地区工业化水平提升作用不显著,对北非地区不具有工业化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可以通过建设工业园以及提升农产品加工来带动非洲的工业化,但以制造业服务化为路径的工业化模式并不适用于中非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中非经贸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资源矿产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10%左右,黄金、钻石、铜、铀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非洲大陆战略中心已转为发展经济、应对全球化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为此,在联合自强、积极推进一体化的框架下,非洲各国加快经济建设步伐.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保持稳定、持续增长,虽然局部动荡犹存,但安全形势总体趋稳,非洲作为新兴的能源资源供应地和广阔市场的战略价值日趋显现.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从各自政治经济利益和长远需要出发,增强了对非洲的关注力度.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是中非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最后一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将于四季度在埃及召开。2月12日至17日,胡锦涛主席对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  相似文献   

12.
非洲大陆新能源资源丰富,而且开发程度较低,有可能成为新能源时代的"中东"。中非新能源合作是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等要素的结构性互补,合作前景广阔。中非新能源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发达国家抢占新能源技术和市场,中国、非洲能源结构转型压力大,国际机制存在不平等性和失衡状态,非洲新能源利用尚未广泛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当前,结合中非双方的实际,以援助带合作,进一步加大中国对非新能源技术的援助力度;通过"以技术换市场"的方式,推动中国新能源技术向非洲的转移;利用新能源技术促进中非间的产业转移;依托重点项目、优势技术、龙头企业,以集群的方式推动中国新能源企业进入非洲,加强中国与非洲新能源合作等,都应系统纳入"走出去"战略转型升级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14.
赵琼 《经济问题》2004,(8):19-21
中国和东盟作为山水相隔的近邻,近年来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尽管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经贸合作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无论从双方近几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是从双方取得的成绩来看,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山东曲阜“万人村”社区为考察对象,分别从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政府方面和客体农民方面入手,在深入“万人村”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方面所做的贡献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所处的历史方位,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看法,助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埃及是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推动中非合作论坛发展的重要的非洲国家。近年来,中埃两国在政治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并Et益向纵深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包括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域,它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2013年,中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而且全方位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降低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中的风险.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可参考和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达成政府间的合作框架协议,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等.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一哄而上、面临各种风险、成效有待提高等,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落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的相关协定,加快中国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的改革步伐,统筹规划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8.
一、非洲在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与合作中的定位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时,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该倡议提出后,得到国内外各方的积极响应,并逐渐发展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合作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日益密切。中非合作的重要平台——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走过18年历程,合作成绩斐然。尤其是近三年来,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已建和在建项目推动非洲新增约3万公里公路、近2万兆瓦发电能力,以及3万多公里输变电线路,此外还为非洲国家创造近90万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20.
苏伊士合作区已成为中国企业在中东北非地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一些中国企业依托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功实施了优势产能转移、规避欧美等国贸易壁垒、拓展海外市场等发展战略。合作区还为埃及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打开了埃及经济发展新局面。应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维度促进中埃在苏伊士合作区的合作,从夯实中非和中阿合作实际出发推进苏伊士合作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