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跨国公司当地化:动因、特征与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不仅需要依靠原有的优势,而且必须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创建新的优势。当地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跨国公司原有的商业模式,并对竞争优势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不同时期的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表明,2001~2006年之间,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总体战略和职能战略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独资化倾向和利润导向增强:并购和联盟活动增加;研发当地化;注重品牌、形象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协调当地化和一体化匹配程度:大量启用当地人员等。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的演变过程中,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既存在战略趋同性,又存在显著的战略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李文芳 《经济师》2008,(6):188-189
“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地化”现成为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是以各个作业区的当地化为基础,针对每个作业区而言,国际化就是当地化。文章依据某公司国际化战略目标下巴基斯坦作业区实施“本土化”的实证分析,旨在说明海外市场人力资源当地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R&D)投资当地化战略的特点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R&D)投资当地化战略的特点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宏艳  王莹 《现代财经》2007,27(5):38-42
随着跨国公司当地化趋势的显现,研发投资对天津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日益加强。但与一般FDI相比,跨国公司在天津研发投资相对滞后。分析跨国公司在津研发机构的投资影响,我们应通过促进出口贸易、扩大投资、解决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拓宽技术创新等途径加快天津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组合策略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跨过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实践的历史研究,揭示出形成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核心要素从产品到技术以至价格的阶段性变化过程。并明确指出,形成跨国公司营销组合策略的诸多要素在我国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各要素在组合中的作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跨国公司价格主导型营销组合策略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8.
曾一军 《当代财经》2004,(12):101-104
跨国公司在华的新产品开发策略,对中国市场结构和企业产生了冲击。本文从行业层面上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新产品开发的竞争策略和运作特点,分析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提出中国竞争企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本土市场的消费能力已然不可忽视,更大范围开拓和占领中国市场便成为跨国公司的首要目标,因此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已成为跨国公司打入中国本地市场的手段,当然,其直接结果则导致跨国公司在华市场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强.因此,跨国公司如何找到打通本土市场的道路的策略,以及如何实施本土化策略便成为取胜的重中之重. 本文参考跨国公司在化投资的成功案例——百胜餐饮集团,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阐述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策略,以百胜集团的在华投资作为实证以分析,另外,通过对此案例的研究分析百胜餐饮集团在华本土化策略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多更大规模的更高层次的海外跨国公司经过调研、“投石问路”后大步进入中国投资,所涉行业也越来越多。有关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的总体估计与走势成为世界关注的一大热点,也是我国经济与管理学界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重点课题。可以说,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对跨国公司问题的研究,需要在世界跨国公司理论中有中国学者的话语。近读《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毛蕴诗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该书为作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跨国公司在华策略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1.
国外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价值链核心环节的控制与运用、技术联盟与信息传递、人才争夺等方面。站在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角度,本文提出实施价值链核心战略,实施国际市场渗透战略与"当地化"战略,以及用"培训与进修"吸引人才和挖掘"潜力型"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在华策略的变化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双赢的诱惑下,跨国公司纷纷登陆中国.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形成跨国公司间的竞争之势.在中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市场更加开放的现阶段,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在华策略.这些变化标志着跨国公司与中国新一轮经济合作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党曼 《经济研究导刊》2010,(15):178-179
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动因和案例着手,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的特点及行业分布,进一步讨论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从而得出应对策略:正确处理好"合作研发"与"自主研发"的关系;大力建设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软环境;中国企业应考虑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来获得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4.
王勇 《生产力研究》2006,(9):207-208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跨国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产生了本土化经营,对于本土化经营这一新生名词的科学内涵目前还显得很模糊,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应对策略,以及我国跨国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提出了本土化经营的科学内涵,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一、中外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两难境地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跨国公司作为主要投资方往往持有较大的股权比例。在实践中,跨国公司利用其资源优势(如雄厚的资金、精良的技术)对中外合资企业进行控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西方母公司考虑其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取向时,都会考虑到两方面内容:一是将中外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其全球战略一体化体系之中(标准化);二是通过了解当地合资伙伴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做法而采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当地化)。在国际商务领域,众多学者都指出,跨国公司必须在规范其跨国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会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经济稳定、就业等各方面造成影响。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数据解析法,依据跨国公司相关理论,通过对跨国公司撤资现状研究,分析跨国公司对华撤资的影响因素,并剖析跨国公司对华撤资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据此提出调整利用外资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投资与品牌扩张行为,直接促使了中国名牌的崛起.我国加入WTO,则标志着中国名牌与跨国公司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的开始.目前,跨国公司正在实施新的市场扩张战略,形势要求我国名牌企业也需采取新的应对和发展策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名牌的国际化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顾列铭 《新经济》2004,(8):50-53
摩根大通表示,中国的兼并收购市场目前已出现”质的飞跃”,代表这一转折点的现象之一是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明显地受到了跨国公司的普遍关注,因此,通过兼并收购中国企业资产的方式在中国扩展业务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采用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技术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加大了技术的投入,外商投资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档次明显提高。跨国公司技术战略的变化,既有中国政府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来自跨国公司内部。全面研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因、现状、策略、障碍和变化,对于分析今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走向以及制定有关的对策措施将是很有意义的。动因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技术投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跨国公司技术投入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中国政府的强制性要求。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20.
雀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之一,其在中国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效结合了标准化和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本文在论述标准化和差异化产品策略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雀巢公司的全球本地化策略和模块组合营销,借此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