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银行监管目标进行理伭分析,归纳出当前银行监管目标主要体理在稳定性、发展性、效率性和公平性四个方面.通过深度分析我国现行监管目标发现:银行监管目标的政策设计中缺少效率性目标,对公平性目标体现不充分.另外,认为我国关于防止金融犯罪和提高消费者对金融知识了解等目标在监管目标价值序列中不适于作核心目标安排,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银行监管运行的理想轨道.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漫长谈判和等待之后,我国已迈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门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对蓬勃发展的我国银行业而言,无疑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立足于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特有的运行环境和现状,研究如何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是当前金融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基层银行业监管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瑛 《浙江金融》2002,(3):15-16
我国银行监管工作是从1984年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逐步开展起来的,当时银行监管主要是以市场准入为主的行政性管理,在人民银行工作中处于从属地位.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银行监管工作成为基层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监管的内容也由市场准入为主转到对银行业的全方位监管.近几年,基层人行立足实践,不断探索,在监管的规章制度建设、监管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体系是银行监管一般规律和良好实践的中国化与理论升华,是指导中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的纲领和旗帜。它包含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清晰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的中国货币监管当局面临着封闭式的单边监管和开放式综合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由此,中国货币监管当局无论从体制框架上,机制建设上,制度安排上都应拿出符合金融运行实际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赖小民 《中国金融》2003,(21):18-20
正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银监局)于2003年10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依法履行职责。北京银监局的设立,是首都金融改革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利于首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和风险防范。以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前,银行监管工作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以后,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经受的考验也更加严峻,因此,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努力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就成为摆在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山东工作实际,就当前银行监管工作的理念转变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取向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轨期中国银行业监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润中 《南方金融》2003,(2):16-20,60
进入21世纪,国际金融界出现了举世震惊,骇人听闻的一系列涉及公司,银行的财务丑闻案件后,重新加强对银行监管的呼声日渐高涨起来。我国是经济转轨国家,其银行业除了具有垄断,负外部性,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搭便车等一般因素外,还存在经济金融秩序混乱,社会信用缺失,预算软约束,经济特权等特殊因素,强化有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更显必要与紧迫,因此,有必要对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监管理论进行研究,并探讨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监管体制安排,目标设置,方式运作和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前,银行监管工作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以后,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经受的考验也更加严峻,因此,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努力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就成为摆在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山东工作实际,就当前银行监管工作的理念转变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取向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各国银行的监管实践中,"骆驼"评级法是受到普遍推崇的银行风险评价体系,但该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效监管的核心是如何处理监管和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监管者如何驾驭和管理市场.在市场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监管就注意不要"越位";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监管则必须"到位".  相似文献   

11.
王兆星 《中国金融》1999,(1):39-39,40,42
一、实施风险目标监管的背景银行风险监管是要以有限的监管资源(人力、时间及物质资源)实施有效的监管,防止因个别银行发生危机而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那就必须能够识别、发现和重点监管那些高风险的银行及高风险的业务领域。风险目标监管方式的实施,主要是基于下...  相似文献   

12.
在推动银行有效监管的同时,中国坚持实施渐进有序的开放战略,认真履行入世承诺,颁布了重新修订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措施,引导外资银行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推动中外资银行业务合作与股权合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一、影响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对监管成本效益分析欠缺。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监管往往没有注重成本效益的分析,导致成本较高,有效性欠佳。  相似文献   

14.
王兆星 《中国金融》1998,(11):39-40
一、传统的银行监管目标与结构一国银行监管结构的建立和演变,主要取决于其银行监管目标的确立和调整。而确立什么样的银行监管目标,则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银行业的发展,以及一些曾对该国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如本世纪30年代发...  相似文献   

15.
合理选择和使用政策工具有助于实现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政策目标。文章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对1997—2022年颁布的与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相关的政策文本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以强制型政策工具使用为主,且各政策工具子类型主次分布明显,政策工具整体分布表现出“审慎”的监管态度;政策目标分布较均衡,政策工具分布结构受政策目标的影响,表现出“重强制、轻激励”的结构特征;政策总效力随着政策数量增加而不断提高,政策发布主体涉及较广泛,但以单部门发文为主,部门联合发文力度不够,部门间政策协同有待提升。综上,文章提出以下建议:适当调整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加强信息型和激励型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不断增强政策拉力;提高政策工具与政策效力的契合性,从“协调性”“多元性”“长期性”三个层面实现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力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高是中国金融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而金融监管直接影响着银行竞争力的提高。本文分析比较了两种现存的金融监管制度对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论证了中国为什么实行分业监管制度,以及中国要最终走向混业监管,所可能采取的过渡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商业法规对银行透明度要求进行分析,借鉴德国银行业重视发挥银行股东、次级债持有者等市场参与者作用,通过股票价格等关键市场指标增强透明度监管的经验,并针对我国银行透明度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着力改善银行股权结构,将国有股股东转变为真正的市场参与者,鼓励上市、发行次级债,严格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信息披露要求,成为加强银行监管,维护银行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这一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它被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定义为由于规模、复杂度与系统相关度,其无序破产将对更广范围内金融体系与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干扰的金融机构。根据2009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  相似文献   

19.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银行业监管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开放后,我国银行业的客户和信贷风险替代效应、利润替代效应不可避免.同时,由于信息约束的存在,"租金返还"和资金供给量减少等现象也将出现.出于对风险的过分回避,监管当局对市场准入所实施的严格限制,也不利于提升具全面竞争力的银行体系.因此,加快资金价格改革步伐、寻求新利润流的来源、化解信息约束条件、增加多层次的金融机构等途径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必须选择.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是确保银行稳健经营和银行体系稳定的首要屏障,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大国——英国,在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和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准入资本金、所有权结构要求、业务准入限制、高级管理人员准入管制等四个方面展开说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