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调控与粮食区域平衡郭玮一、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一个是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粮食的供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既包括粮食总量的平衡,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区域平衡,包括...  相似文献   

2.
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粮食供求平衡面临新的形势,解决粮食供求平衡应有新的思路、新的变化。其中有几点要研究明确。粮食供求平衡应由数量平衡转向数量、品种、品质的综合平衡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人民生活提高对粮食的要求,主要是安全、营养、质量优、品种多、食用方便。当然,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自然增殖,也要相应增加粮食的数量。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这种新变化,来研究和组织粮食数量、品种、质量综合平衡。历史经验证明,粮食品种结构不合理,也影响粮食总量的平衡以及市场、价格的稳定。实现粮食数量、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安全、供求平衡与宏观调控研究(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政治稳定,一直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并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剩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有了重大突破,购销市场化进程加快,WTO的加入使中国的粮食供求与世界粮食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消费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给粮食安全、供求平衡及宏观调控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迫切需要新思路和新办法。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涵义及内容粮食安全是一个具体的、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和粮…  相似文献   

4.
浅谈保持粮食稳定及平衡问题王绍铨1993年冬全国性的粮价猛涨,牵动去年包括粮价在内的整个市场物价波动,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警钟。说明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粮食稳定增长和供求平衡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  相似文献   

5.
粮食购销市场化必须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购销市场化,似乎是大势所趋。“市场化”呼声日甚,又是因为我国粮食总量近几年进入了“丰年有余,歉年平衡”的新阶段。但我国粮食现阶段的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现状究竟能够维持多久?我们是否能一直巩固和保持这种局面?粮食生产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宏观调控如何把握粮食购销市场化节奏?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否则,我们又会“一着不慎,满盘危局”走入“多了想少,少了想多”的怪圈子,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在加快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要十分重视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粮食安全目标及其存在问题粮食安全目标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粮食总量供求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粮食生产量、储备量、进口量(净进口量)、国际粮食援助量减去备战备荒储备量后粮食获取量与需要量的平衡关系;地区间粮食及粮食品种结构的产销平衡问题。结合中国实际,粮食安全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目标;(2)粮食流通顺畅目标;(3)粮食远期消费目标;(4)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目标;(5)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目标;(6)粮食生产者增收及收入安全目标。但目前实施中国粮食安全目标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  相似文献   

7.
福州共有639万人口,是全省最大的粮食消费市场,供求平衡程度较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粮食短缺日益增大,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去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中提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平衡”。如何建立和确保粮食安全,我认为加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是解决沿海城市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路,在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粮食局的指导下,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全国粮食工作会议后,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犤2001犦28号)精神,抓住入世机遇,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结合我省粮食产销大体平衡的实际,制定了以保护小麦、放开玉米为主要内容的粮改政策,在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特别是在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实现新形势下的粮食供求平衡,确保农民增收,确保全省粮食的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耕地保护、休耕、补贴、储备粮吞吐、委托收购、粮食进出口等多种经济手段,以及价格干预等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供求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在粮食短缺时代,形成了以生产为核心的粮食产销体系,更强调人人有饭吃,要保障低水平的总量平衡;目前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生活水平提高,粮食品种结构问题突出了,在总量平衡之外,还有结构平衡问题,二是粮食消费有了选择性,生产更多地受制于消费,适销不对路产品没有销路。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供需平衡问题,就必须研究结…  相似文献   

10.
粮食问题历来为我国国计之要,民生之首。粮食价格、经营放开以后,必须切实加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中央和省为重点的各级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机制,搞好粮食的总量和区域平衡,防止市场粮价涨落失控,确保城乡市场的粮食供应。笔者认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一、法定发展粮食生产,代化粮食品质,保持粮食生产的适度观楼。稳定粮食产量,就是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粮食种植面积,要在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优化粮食品质,调整品种结构。就是…  相似文献   

11.
《齐鲁粮食》2006,(11):1-1
从粮食安全和粮食供求平衡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我们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粮食生产与粮食需求的协调问题,而是粮食供给与粮食需求的协调问题。因为.能够对粮食安全和粮食平衡产生最直接、最全面影响的是粮食的综合供应能力问题。所谓粮食综合供给能力。实际上就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的结合体。当粮食综合流通能力非常强。从生产到消费的通道极其顺畅且通达时间接近于零时,粮食综合供应能力才等同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在决定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强弱的诸因素当中,如果说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则高效的物流体系建设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收购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泰安市粮食部门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进一步推进五个工作体系建设,努力做好六项基础性工作”的总体思路,抓住促进粮食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13.
本溪市粮食局丁正撰文谈粮食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实行方法。一、现阶段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2地区平衡和品种平衡。3.保持种植面积的相对稳定。4.保持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5.正确处理粮食生产、经营、消费三者利益关系。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1.国家必须掌握足够的粮源。2.搞好储备。3.调控物价。4.增加农业投入。三、宏观调控的保证措施:1.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保证体系。2.建立和完善资金保证制度。3.制定适合于国情、粮情的粮食法规。4.切实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粮食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实…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许宗仁撰文,论述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就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提出了思路和对策。(一)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概括地讲,国家对粮食实施宏观调控就是要搞好储备调节、控制’市场、保持社会粮食供需总量平衡,以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定,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三)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是保障粮食商品流通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统购统销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者实行半赋税性的征购,对消费…  相似文献   

15.
平衡是维持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事物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发生混乱。粮食供求关系也是这样,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存亡的大问题。所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的供求平衡问题,有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平衡措施。我国粮食供求平衡既有国际供求平衡规律的共性,又有我国特有国情所决定的个性。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把握我国粮食供求平衡关系呢?下面从几个方面提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现阶段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状况建国初期至1984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粮食生产水平不高,为适应当时情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底开始的粮食价格大幅上升,敲响了我国粮食安全的警钟。面对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及潜在的粮食安全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但是粮食宏观调控涉及政府、企业、农民和市场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粮食宏观调控还面临着很多矛盾。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粮食放开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粮食安全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观点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我国粮食供求平衡仍然脆弱虽然目前我国粮食实现了七连增,但这种供求基本平衡与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相比,仍然非常脆弱。体现为:首先,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条件非常贫乏;第二,这种平衡是强制性的平衡,种粮成本越来越高,比较收益不高,对地方财政收入几乎没有任何好处,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有中央和各级政府强力的干预,否则这种平衡马上就会被打破;第三,这种平衡非常紧张,虽然现在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是稻谷和玉米供求日趋偏紧。  相似文献   

19.
统计工作是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粮食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调控和粮食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粮食统计工作为政府正确决策,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稳定市场粮价,保障有效供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后,随着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已逐步从管理国有粮食企业向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转变,作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做好粮食供需平衡的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所有从事粮食收购、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粮食产量实现了创纪录的"十连增"。从我国当前粮食供求平衡来看,粮食安全状况总体上能够得到保障。但如果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去审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形势却不容乐观。在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瓶颈和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大背景下,加上人口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挤出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因此,必须要实现粮食安全与科技、社会、资源和环境等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