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雪公主后传》是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后现代主义改写。《白雪公主后传》运用互文性技巧,反映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互文性”一直就是个聚讼纷纭的术语,理论家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其进行了调整、修正和在阐释,但我们可以从原文作者、读者以及阐释者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不定的概念,并从这三个角度找到它与翻译的关联,这些关联体现在互文性与翻译本身、互文性与翻译过程、互文性与翻译研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互文性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物,兼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想,已成为当今文化研究领域的焦点。它能够体现文本与文本之间相互关联的异质特性,构建不同文本之间凌驾于意识形态和社会语境之上的思维对话。在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由于互文性既不存在意义的中心,也不存在一个超然的观察点,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从单一视角或纬度去孤立地对待文学文本,任何试图分析或解释文本的人,都必须参与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互文性是存在于广告语篇中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在广告语篇中的混合与交融。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广告互文性的生成也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成功的广告在选择过程中要顺应具体的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是体裁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的艺术融合。  相似文献   

5.
《受戒》英译文中译者主要采取了直译、音译加注和意译等方法来翻译原文中的佛教文化词汇。总体讲,译者能较好地把握宗教文化在原文中承上启下、渲染氛围的作用,对原文中宗教术语的语用意义的把握、处理也较恰当。但译者有时却忽略了译语文本与译语文化所共享的互文空间,没有对其加以利用来增强译文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文本理论,可以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提供方法论。本文旨在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其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不仅分析互文性及其与文学翻译的联系,同时介绍文学作品中互文参照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意指对任何文本的阐释都需要受到读者先前知识的影响,而习语作为语言反映文化的一种体现方式,更是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表现得淋漓尽致。翻译习语时,译者应充分考虑到互文性因素,尽可能考虑到目标语读者所受先前知识的影响,让译文更加贴近译入语习语的认知和互文性,从而使译入的习语在目标语读者身上实现与原语读者同样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8.
互文性分析将文本与社会语境相联结,是一种考察语言与意识形态互动的有效分析模式。批评话语分析旨在透过语言表面形式,揭示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及话语对社会过程的介入作用。互文性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与曹禺的《雷雨》这两部剧作在创作背景和表现主题以厦女主人公的塑造上有着惊人的相似。《雷》与《榆》的这种并置形成的互文性凸显了家庭悲剧所映射的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文性研究在写作教学领域,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形成了认知心理学、语言学以及社会心理学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文章旨在探讨如何综合运用这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设计英文写作任务,创造良好的互文环境,提高学生的互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出发。探讨广告语的汉英翻译;并运用互文性理论进行实例分析,阐述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6~2010年《英语世界》中的新闻标题语的研究发现:结构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广泛存在于新闻标题翻译语中。在新闻标题翻译语中实现结构互文性,要充分考虑基因型模因相同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信息异型传递的方式,实现文化互文性,可采用直接套用型和同构异型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学名著成功地改编为电影经典的个案不在少数。在小说《十日淡》改编为影片《十日淡》时,两种文本之间存在"互证"、"互释"。导演帕索里尼以"一"当"十",在忠实于原著故事情节的同时,又在"序列"、"背景"、"主题"、"结构"等方面的叙事性转换过程中,进行了再创造,使小说对人性悖论的揭示转化为电影对宗教悖论的讽刺,以此达到了对宗教文化的一种解构性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Charteris-Black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和方法为框架,对中美外交访问中的两国外交话语的互文性隐喻表达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可见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变化。互文性隐喻在国际政治外交话语中的运用,易于激活听众的认知图式,便于建立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联系,让读者更清晰明白外交话语中所表现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汉英翻译教学强调实践,轻视理论,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汉英翻译知识的接受者。互文性理论引入汉英翻译教学课堂可以帮助学生超越单纯的语言层次,运用互文理论知识,在目标语中找出相对应的英语译文,从而达到英语译文的等值并增强其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6.
后结构主义对基于网络的超文本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起过不同凡响的作用。克里丝蒂娃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德里达论述了解构阅读的特点,巴特预言了理想化文本的某些特性。这些特性后来基本都由科技工作者通过电子超文本网络加以实现。后结构主义以“互文性”为核心的理论主张打破了关于原创性的神话、深化了人们对于文本特性的认识,并启迪人们去探索新的文本空间。“互文性”观念本身也为后人所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互文性理论无论是对文学,还是语篇结构的研究都具有启发作用,尤其是对语境动态特征的诠释,有了崭新的视角。文章从互文性界定,到互文性在语篇中的表现,说明互文性对语境研究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诞生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文本理论,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自从克里斯蒂娃于1966年提出互文性的概念前后,互文性理论主要经过了巴赫金的奠基,巴特、布鲁姆的解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并呈现出了两个区别比较明显的走向:一个方向是解构批评,另一个是诗学方向。这些流向是对互文性理论的发展和补充,也是理解互文性理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综合史传分析,曹操形象虽不出众却具有不凡的内在气质,但是在经毛氏父子评改《三国志演义》后,小说、戏剧中的曹操奸雄形象脸谱化逐渐形成。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重视教化,曹操形象是随着人们基于以道德评判、封建正统观念为准绳的审美价值观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20.
互文性强调特定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本文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中。通过分析电影片名翻译的互文性现象以及研究一系列中、英电影片名译文,作者探讨了互文性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作机制及其应用价值,并指出互文性概念开拓了电影片名翻译的新思路,为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