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旭东  曾勇 《技术经济》2014,(12):115-122
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在考虑未来退出灵活性的情况下,分析了外资银行对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市场波动率和外资银行退出收益率的增加,外资银行选择少数股权进入模式时的退出价值大于选择独立发展进入模式时的退出期权价值,因此外资银行倾向于选择少数股权进入;随着外资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和中资银行本土化优势的减弱,外资银行倾向于选择独立发展模式进入。  相似文献   

2.
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已经成为诸多国际银行巨头国际化战略步骤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力度不断加大,如何看待、分析、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时调整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战略,将是我国银行业监管者及商业银行经理人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基于银行国际化的一般规律,深入剖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动机、效应和策略,指出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主要是资源-内驱型导向,其市场战略呈现"广化、深化、强化、优化"四大趋势,对我国银行业的潜在影响日益显性化.为加快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提出当前我国银行业必须走内生性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国内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8家主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年的利息收入率、非利息收入率、营业费用率和税前利润率的截面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但影响还很有限.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存贷款业务没有显著的影响,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是利息收入.  相似文献   

4.
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战略投资的基石。跨国公司在其全球战略的指导下,不断调整其全球投资战略及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思路与模式。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吸收外商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连续多年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外资流入国,因而研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充分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跨国公司在华进入模式模型,并对进入模式的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应地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外资银行很重视中国市场对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的需求。相对于收购,自身增长正成为外资银行在华发展业务的主流选择。从盈利模式来看,零售业务盈利欠佳,传统的公司业务仍为在华外资银行主流盈利模式。他们非常关注信用卡业  相似文献   

6.
李长春 《财经科学》2007,(9):112-117
随着国际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外资银行扩展迅速,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成了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一环.由于外资银行经营的跨国特性,一国不能将其监管收益内部化,产生监管溢出效应.外资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阻碍双方之间监管信息的有效交流.因而,协调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明确划分双方监管责任、保障监管信息有效交流,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的方式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浩 《经济管理》2003,(3):92-94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进入的动机、形式及其影响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德旭  王朝阳 《当代财经》2007,(1):125-128,F0003
外资银行进入可能会基于不同的动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东道国中存在的市场机会、准入制度限制是影响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和时间安排的三个重要因素.进入东道国后,大多数外资银行都会采取分行或子公司的组织形式来经营.在东道国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等条件到位的情况下,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正面影响,总体上要超过其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祺 《经济论坛》2005,(21):100-102
一、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始于1979年,日本输出银行在北京首设办事处,成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标志。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我国逐步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叶莉  陈立文 《现代财经》2007,27(10):3-6
随着2007年WTO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将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我国。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安全问题。为此,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宏微观效应进行评估,并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外资进入的替代效应与进入后的监管信息约束效应。面对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情况下,为避免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过度损害,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冷玲 《当代经济》2016,(9):33-34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实现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在这个资本金融高效运营的前提下,无论是国内银行还是国外银行,其本土性和地域性越来越薄弱,金融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外资银行在我国立足,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和日本为了占据中国经济市场,掠夺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截止到2015年,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到21世纪初期,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逐渐完善,对我国中资银行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进而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选取我国具代表性的11家商业银行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针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尚未对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下降,但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将进一步加强。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小商业银行在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竞争的局面中,相对大型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运用中国银行业1995-2004年横截面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市场竞争结构、中资银行效率水平的变化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利息边际和利润水平显著正相关;同时,本国银行市场竞争程度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交互项与中资银行的税前利润这一效率变量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的实际竞争压力程度有限,尚未打破中国银行业低效均衡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改善,将更有助于实现外部竞争压力对本国银行效率演变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捷  梁笛 《经济管理》2002,(24):74-79
本文以信息问题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贷款为核心,介绍和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对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其中,外资银行的组织结构是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的决定性因素,外资银行的来源地、进入方式、东道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法律和信用环境等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的重要因素。依据国外经验,本文还就我国开放银行业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能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中国于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是必然的趋势.但外资银行进入能改善国内银行业效率低下的现状吗?通过DEA模型我们测算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6-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两类指数;同时在模型中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表征外资银行进入的环境变量.我们的研究发现,1996-2001年,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提高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都略低于1,说明大多数银行在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过,2001-2004年,上述三个指数均略大于1,说明外资银行加速进入后,其促进中国银行业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正逐步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7.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伟光  肖晶 《经济学家》2007,(1):96-103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对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三种进入模式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市场规模大、FDI集聚多,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有利于外商独资企业进入,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则倾向于劳动力成本低、享有优惠政策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知识内隐性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之一。根据各种国际进入模式所涉及知识内隐性的程度,主要结合出口、联盟、独资、特许经营与放弃等形式,探讨了在各种知识内隐性程度下国际进入模式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0.
潘镇 《经济管理》2006,(4):17-24
对3452家在华外资企业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的特定优势、风险态度、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东道国的经营风险、行业特性、经营地市场环境、经营地优惠政策等因素,对于独资模式和合资模式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合资方式下的选择中,上述因素的作用明显弱化,外资将会更多地考虑东道国合作方的优势和能力。上述发现支持了层级决策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