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力资本国际流动与中国人才外流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态势、基本规律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三次人才外流为出发点,说明了如何应对稀缺高层次人才向工业化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的大规模外流,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战略选择上,始终面临的最持久、也是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以“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稀缺”为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大国,其所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政府决策层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的性质,客观冷静地对待其严重程度或正负面影响,慎用乃至不用所谓优惠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营造平等竞争、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态势、基本规律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三次人才外流为出发点,说明了如何应对稀缺高层次人才向工业化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的大规模外流,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战略选择上,始终面临的最持久、也是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以"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稀缺"为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大国.其所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政府决策层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的性质,客观冷静地对待其严重程度或正负面影响,慎用乃至不用所谓优惠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营造平等竞争、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3.
徐茜  张体勤 《时代经贸》2007,5(4X):25-26
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知识拥有水平、工作满意度、薪酬水平、组织承诺、工作自主性、职业发展等。本文从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型员工流动影响因素,对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动因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知识拥有水平、工作满意度、薪酬水平、组织承诺、工作自主性、职业发展等.本文从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型员工流动影响因素,对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动因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芳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118-119
结合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人力资本在中国二元经济下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促进人力资本在中国城乡间合理有序的流动方式,旨在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从资源比较优势竞争转向创新要素优势竞争是区域竞争的新态势,以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和研发资金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随着对创新规律认识的深化,创新要素的内涵不断完善丰富。目前对创新要素的定义,有从要素论和系统论角度进行划分。要素论一般把创新要素分为人才要素、资金要素、平台要素、技术要素、社会资本要素、制度及政策要素;系统论认为创新要素主要由产出科技成果的创新活动投入的资源即直接要素,包括技术、资金、人才,以及提供支撑条件,间接推动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即间接要素,包括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宏观政策等。本文分析了创新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区别及特征,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动的机制并对目前主流的引力模型和推拉模型进行了归纳,对影响创新要素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国内和国际视角对创新因素流动规律进行了总结。未来需要在创新要素流动形成的流数据空间效应、技术转移测度及效应、创新要素配置效率3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收入进行了分析,构造了基于时期变动的企业家个体人力资本量和区域企业家群体人力资本量的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定量分析模型;提出了企业家个体人力资本与区域企业家群体人力资本流动的可能条件,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产业间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勇  潘启龙 《生产力研究》2012,(5):176-178,261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决定着产业的边际效率,在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间形成了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又影响着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同时,人力资本也影响着劳动力的流动性,人力资本含量越高,劳动力的流动性就越强。人力资本的城乡结构及其不同的积累方式决定了增加农村公共人力资本投资,能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流动;城市人力资本能促进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间接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流动。  相似文献   

9.
国际外包是建立在一种新型国际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方式,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而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比较优势及交易成本的降低是促进国际外包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功能增强,人才流动频繁的特点,本文从人力资本存在的固有属性着手,分析探讨了人力资本的精神能动性、时效损耗性、环境依赖性、综合匹配性、生物财富性、多重资本性等六个方面的特性对人才的流动趋向所产生的内在动因和影响,以供管理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新生代群体逐渐走入职场,人才流动呈现出日益频繁的趋势.本文对浙江、上海、江苏三地的新生代科技人才进行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初步分析新生代科技人才流动动因,以便为新生代科技人才在长三角区域内的合理流动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无论是在地区间还是国家之间的流动,都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人力资本外迁并获得发达地区高额报酬的可能性,刺激了欠发达地区个人决策者的教育投资决策,从而对后一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影响。这种影响要分为两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力资本外迁鼓励了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为今后的经济发展进行了人才准备;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力资本开始回流,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东 《当代经济》2011,(8):130-132
人力资本流动对增强东道国自身技术吸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来华留学生数与留学回国人员数之和以及外资就业率作为人力资本流动的代理指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来测算技术进步,以中国为例就人力资本流动对FDI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FDI和人力资本流动相结合与技术进步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人力资本跨部门流动引入带外部性的UzawaLucas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持续不断地从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到教育部门一定可以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然而,快速的人力资本积累不一定都能促进经济增长、也不一定都能提升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因此,政府发展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应当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宜。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是企业顺应比较优势的变化,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是产业在空间上比较优势的变化,体现为单个企业成本压力下的空间转移,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体现在其他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竞争优势而采取跟随策略。产业转移的结构是部分产业在输出国逐渐衰落,而承接转移国家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力资本流动与聚集的认识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莎 《经济研究导刊》2008,(15):123-124
人力资本聚集理论围绕着人力资本产生技术外溢,形成核心吸引力,解释人力资本为何出现马太效应。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本流动理论以收入差为主要解释变量,聚集理论模型在解释中国人力资本流动现象上,更具有现实意义。在人力资本流动和聚集理论的综合评述基础上,针对中国人力资本空间配置不平衡现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芳雄 《经济论坛》2002,(11):16-17
随着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扩大和纳税人跨国流动的增多,避税活动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和迅猛发展,国际避税活动变得更为活跃。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避税问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直接影响了我国财政收入规模,而且造成纳税人的税负不公平,也使我国国内企业难以与之公平竞争,甚至会影响到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步骤。中国“入世”以后,国际经贸往来较以前将更为频繁,跨国公司等跨国纳税主体的活动将更为活跃,国际避税问题将更为严重。国际避税产生…  相似文献   

18.
就业的流动性强、稳定性差一直是中国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特点。文章从人力资本积累和工作匹配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上考察了就业流动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说。基于江苏省农民工调研数据的计量检验显示:在对内生性和样本选择性偏差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就业流动在总体上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但这一作用随着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并且上述效应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宜向农民工群体提供充分、及时的就业信息,并重视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高层管理者跨企业流动的现象已屡见不鲜,高层管理者的跨企业流动对流出企业和流入企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高层管理者的流动,对我国知识管理实践提出了挑战,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基于高管流动的跨企业边界的知识转移,已成为企业获取管理性知识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对当前本领域的关键研究议题及其相关理论进展,进行了整理、归纳和评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当前研究的局限和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有效利用外聘高层管理者的经验和知识,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实际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因素提取,用方差(Varimax)最大法进行了因子旋转,从14个变量提取了4个因素,分别命名为经济型、发展型、教育型和盲目型流动动因。利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方法讨论了影响江苏省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动因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