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并强调"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预算监督作为政府预算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健全预算监督机制,强化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对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  相似文献   

2.
<正>国发〔2014〕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现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作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的立法和规定随着过去几年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膨胀,加上反腐力度的持续加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国务院和财政部自2014年以来通过立法来逐步推动地方政府的财政体系改革,希望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更为完善、公开透明,债务增长有序可控,国库管理效率提高、杜绝腐败。2014~2015年相关的立法和规定包括:(1)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新《预算法》在预算管理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将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下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日前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改革发展各项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将大力推进和深化财政国库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对我国预算执行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财政部在日前发布的《关于中央预算单位  相似文献   

5.
《山西财税》2015,(3):26-27
2014年,临汾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把握财政改革方向,找准资金管理的切入点,立足制度创新,着眼规范管理,再造预算管理流程,确保预算编制真实可靠,预算执行合理有序,预算监督严格有效。一、适应严格管理新常态,扎紧  相似文献   

6.
政府预算制度是公共财政存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载体。我国现行的政府预算制度在相当大程度上继承了计划经济时期预算制度的衣钵,大体上只保留了“政府收支计划”的外壳.无现代政府预算制度作为市场对政府进行约束和控制的基本手段所应具有的基本内涵。因此,只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公共财政。1999年,我国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推进实施以部门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此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以部门预算改革为切人点,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多项改革措施相配套,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念转变、制度创新和新技术的运用,重新构筑对财政性资金的控制体系,在目标取向上强调对预算收支的全面反映和控制。这是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放在首位,提出了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要求。部门预算是政府各部门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现代预算制度的基石。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建立透明预算制度、规范分配秩序、提高预算效率、强化监督制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预决算信息公开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更加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继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之后,10月1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都将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凸显了全面推进政府预决算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财政部门不断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基础,加强预算执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初步构建了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为核心的预算执行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中央审议通过了《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原则、思路和任务。按照《方案》要求,当前要重点推进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三个方面的改革。其中预算改革的任务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公开透明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方案》中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集中在财政收入管理方面.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国库支付制度和预算科目体系两项基础性管理制度基本上是沿用过去旧的做法,弊端越来越突出,必须加以改革。近几年,河北省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很多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积累很多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我们设想,今后改革支出管理制度,要以部门预算制度为切人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预算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管理角度,侧重于从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和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入手,对我国试行绩效预算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下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总结部门预算等多项财政改革成绩的基础上,揭示当前预算管理利弊,引入绩效理念,探索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路径,衔接新老制度,进而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有效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我县的部门预算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现状,分析研究部门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支付中产生问题的根源、背景和原因,并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中的措施,以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部门预算单位中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随着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尤显重要与紧迫。本文以湖南省L市为例,结合当地实际,探析了基层预算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讯     
《中国传媒科技》2014,(21):26-27
财税改革框架初定 据新华社10月8日报道,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向社会公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具体方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确保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 新一轮财税改革将会分步推进,主要包括3大任务: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这3大任务是有逻辑关系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基础,要先行;收入划分改革需在相关税种税制改革基本完成后进行;而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需要最化指标并形成有共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2014年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220个减少至150个左右的基础上,决定继续清理整顿被视为"部门权力象征"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而减少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的寻租和腐败空间。这是2015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支付制度的意见》中公布的改革内容。这一意见作为新一轮预算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改革利剑指向了每年近5万亿元的财政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要求;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  相似文献   

18.
张元凤 《会计师》2012,(22):68-69
<正>1999年,我国财政部已经提出了建立国库管理制度的理念。在2001年3月,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将水利部、科技部等6个中央部门以及其所属的136个单位作为试点地区,以后逐年加大试点范围,在200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全面推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部门预算制度改革是我国近年财政制度上的三大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相似文献   

19.
税事集萃     
《税收征纳》2015,(2):49-50
今年财税改革将在三大领域推进去年出台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2016年基本完成财税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如果说2014年是改革的方案出台、初步推进之年,那么2015年将是财税改革多项"硬骨头"的攻坚落地期。三项财税改革任务分别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和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今年财税改革将在三大领域往前推进。其中,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先行。华夏新供给经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认识推行公务卡改革的重要意义(一)推行公务卡改革,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公务卡改革是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国务院关于编制2008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犤2007犦34号)提出要"加快推行公务卡试点",中央纪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