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鱼类越冬期死亡原因 1、越冬鱼塘环境差,严重缺氧造成死亡首先是池塘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厚积,配套塘头猪鸭场的猪鸭屎落塘,鱼类(种)高密度养殖,高投饲,高排泄,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大;其次是有的村边塘、圩镇塘,村民居住密集,生活污水和附近工厂废水排放落塘,大量耗氧而引起溶氧不足;再者水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超标,亦可引起鱼类(种)中毒死亡;四是鱼塘渗漏大,保水性差,缺少新鲜水源补充,塘小水浅缺氧,鱼类活动空间窄;五是新挖塘、瘦水塘不肥,缺少丰富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产氧量抵不上耗氧量,鱼类缺氧浮头染病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一、首先要了解什么因素造成鱼类死亡,如何减少鱼类越冬死亡率,从而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以下几种因素导致鱼类越冬死亡率增高。1.越冬鱼塘环境条件差,严重缺氧造成鱼类死亡首先是池塘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厚积,配套塘头猪鸭场的猪鸭粪落塘,鱼  相似文献   

3.
冬季的雨雪冰冻灾害会对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鱼类大量死亡使养殖户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就越冬季节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以及如何安全越冬简单谈谈以下几点:一、鱼类越冬期死亡的原因。鱼类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越冬水体严重缺氧。冬季因阳光不足水质偏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够。  相似文献   

4.
<正>陕西沿黄滩区是我省重要的渔业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5万亩,并有部分热水鱼类养殖。时至冬季,随着冷空气的加强,大风降温天气逐渐增多,池塘水温下降加速。越冬管理成为渔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商品鱼养成后应及时出塘,避免鱼类越冬体重消耗造成损失,而且增加越冬风险。因其他原因需要积压越冬,池塘越冬管理甚为关键。1.加强鱼类秋季培育,科学合理投  相似文献   

5.
<正>鱼类越冬池溶解氧量过低会使鱼窒息死亡,但溶解氧量过高是造成鱼类气泡病的主要原因;尤其在越冬中、后期池塘水质较肥的池塘,水中浮游植物含量过多,光合作用产氧能力高,使水中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  相似文献   

6.
<正> 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中,越冬鱼种死亡率较高。使鱼种数量减少,影响来年成鱼养殖,给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为此,就鱼种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一、鱼种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1、水体严重缺氧。到了冬季,水体会严重缺氧。这是因为水中浮游植物量少,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氧的供求失衡,产氧量小于消耗量;二是水体由于投饵、施肥及鱼类代谢废物积累;有机物多,大量消耗氧气;三是水中鱼种放养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四是池塘保水性差,水位严重下降,造成缺氧。  相似文献   

7.
<正> 当水中氧气含量低于3毫克/升时,鱼类就容易缺氧而死亡,故越冬鱼池要有充足的氧气,这是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关键。缺氧原因:(1)池中淤泥厚,耗氧量增大;(2)池塘渗漏严重;(3)污水流入越冬池;(4)鱼种密度过大;(5)冰面积雪过厚,冰层透光性差,加之池中浮游生物数量少,光合作  相似文献   

8.
进入冬季,池塘中养殖的鱼类由于受到严寒低温、水面长期冰封水中少氧,光照时间短等多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影响,常导致种鱼体瘦患病,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鱼种安全越冬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淡水养殖业一个重要技术问题。搞好种鱼越冬的科学饲养管理的宗旨是:确保鱼种在越冬期间能安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鱼类越冬期间处于“休眠”状态,及易感染各种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及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根据笔者近几年的养殖经验,把鱼类越冬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向大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鱼类池塘越冬死亡的原因,往往是一种主要因素或几种因素造成的。一是内因,鱼类患有疾病或体质较差。鱼体体表、鳃、肝胆、肠等患有各种疾病,鱼体呼吸器官受损,不但造成鱼类呼吸困难,而且通过伤口传播  相似文献   

11.
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又称塘鳢、呆子鱼、老虎鱼等,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鱼类。目前,沙塘鳢已成为一种颇具发展潜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但其养殖模式还不成熟,主要养殖模式有虾蟹池塘套养,池塘主养普遍存在着产量低、出塘规格小、养殖效益不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冬季既是鱼类的收获期,同时也是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精养鱼池冬季管理,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1.抓好存塘商品鱼日常管理一是要防止水温剧烈变动。冬季因降水少而造成精养鱼池水位降低,池水会因浅水而造成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不利于存塘商品鱼正常越冬。冬季适当加深池塘水位,能有效防止水温剧烈变动,有利于鱼类越冬。  相似文献   

13.
<正>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1.鱼类体质与规格规格大的鱼种体质好,越冬成活率高而又健康。据几年的养殖经验看,50~150g鱼种越冬成活率较高,一般体重如5~10g的鱼种,成活率为48%,20~30g的82%,30~50g的86.5%,50g以上的94%。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冬季寒冷的北方,渔业生产者常遇到鱼种越冬难、死鱼现象严重等诸多技术难题,在多年的渔业生产活动中,笔者根据养殖经验,结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总结出北方越冬期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严重缺氧、  相似文献   

15.
<正> 存塘鱼类安全越冬是黄河下游地区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忽视了冬季管理,往往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给渔农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怎样才能使鱼类安全越冬呢?我们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总结了以下技术: 一、选好越冬池及清整消毒 1、越冬池选择:越冬池要求背风向阳,面积3—5亩,冰下有效水深以2—3米为好,最浅  相似文献   

16.
<正>池塘成鱼养殖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质和耗氧因子多,容易发生鱼类因缺氧而浮头的现象。严重浮头时能造成鱼类窒息死亡,即泛池,给生产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50多天,所以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同时也成为淡水养鱼业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一下“冰下生物增氧”的管理措施。一、选塘和清塘池塘在结冰期冰层最厚时,冰下水深平均为80cm以上的,鱼池池底平坦  相似文献   

18.
<正>陕北冬季气温偏低,冰封期较长,对于水库、池塘养殖的鱼类,如草、鲢、鳙、鲤、鲫等温水性鱼类,在越冬期间会出现鱼类体质严重下降及大量死亡的现象,笔者通过一起类似死鱼事件的调查分析,旨在提高养殖鱼类安全越冬能力,减少渔民此类损失。2013年12月24日,笔者接到通知,延安市安塞县高桥水库和宝塔区蒲屯村水库出现大量养殖鱼类死亡事件,立即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事件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1.蒲屯村水塘死鱼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宁夏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冰封期长达100-130天,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宁夏地区渔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鱼类安全越冬,减少经济损失,现从日常管理和水质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仅供参考。一、日常管理在越冬期间,池塘要有专人管理,每天观察水色、透明度是否有变化,因池塘冰封后,加之冬季低温光照时间缩短,水中的溶氧是由高逐渐降低(有条件的可  相似文献   

20.
<正> 时下已进入鱼类越冬季节,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广大渔农及养殖单位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现就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越冬,简要介绍相关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