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岚 《中国外资》2008,(4):45-46
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宣布改革至今,人民币汇率已经多次小幅升值。从目前的情况看,小幅的币值调整对宏观经济没有造成大的震荡,但是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人民币的确存在升值的要求,中国贸易顺差逐渐增加,外汇储备持续上升,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是必然的趋势。本文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试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景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从2003年起,人民币升值成为国内学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迫于压力,从2005年7月起中国开始人民币升值,到2009年7月已累计升值17%。值此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际,人民币升值话题淡出人们视线,人民币升值压力暂时缓解。但人民币升值是不是已经到位?尤其是美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复苏,人民币升值预期会不会死灰复燃?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完善汇率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现代商业银行》2005,(3):60-60
最近几年来,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叫嚣人民币贬值的呼声相反,在国际上形成一股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较早的言论有2001年8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上的文章《中国的廉价货币》,2001年9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上的文章《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中国威胁论的升级》。其后,日本的政府官员开始在不同场合力促人民币升值。2003年6月和7月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先后正式表态,希望人民币更有弹性。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冷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对中国有巨额贸易逆差,二是中国向美国输出了通货紧缩,因此要求人民币升值。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是没有道理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威胁论”的延续,同时也是美国大选期间两党政治斗争的产物。人民币升值问题是政治而非经济问题,最终需要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国放弃了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开始了持续单边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许多正面抑或负面影响。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国际游资大规模进入我国,给经济稳定埋下了隐患。我认为对人民币未来继续升值的预期是造成人民币加速升值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原因,找出通过降低这一预期来缓解人民币加速升值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民币升值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的观点来源于日本,去年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在鼓吹人民币升值的理论。随后.欧洲及美国相关利益集团也加入进来,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我们从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这种人民币应升值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也应该看到自身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相似文献   

7.
蓝昊 《现代金融》2004,(11):5-6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是自1994年起确立的.至今已延续10年。其原因为:一是外向型经济和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导致我国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及目前大量外汇储备的存在。二是由于我国对外资实行优惠政策,海外资金大量进入,这一原因也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三是通货紧缩使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人民币购买力提高。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人民币必定对外币升值。而对外币升值.将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在本文中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经济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措施,以期对我国的外贸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客观上有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在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的背景下,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指责中国通过人民币汇率低估来扩大出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凸显.人民币汇率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呈现出持续升值的态势.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的国内现状人手,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大体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客观上有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在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的背景下,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指责中国通过人民币汇率低估来扩大出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凸显。人民币汇率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呈现出持续升值的态势。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的国内现状入手,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大体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在本文中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经济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措施,以期对我国的外贸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杨帆 《南方金融》2003,(9):7-9,12
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趋势,从1994年汇率并轨时即确立,只不过由于连续15年贬值造成的思维定势,国内出口利益集团的利益动机,国际金融风暴造成的贬值预期,和新自由主义教条以为外汇管制必然造成汇率高估等原因,使人们不敢相信而已。人民币升值是一次历史机遇,可以使以美元为标价的中国国民财富有较大幅度上升,如何利用这一机遇,把增长的财富用于提高综合国力,保障国家综合安全利益方面来,是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谢中川 《中国外资》2011,(18):57-58
本文以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民币升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为线索,首先梳理升值压力的来源。接着对升值导致经济紧缩的理论进行总结,这也是传统经济意义上升值产生的效应。在此基础上,由于近年来国外学者广泛研究紧缩性贬值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发生机制和相关实证的说明,得出若干升值导致经济扩张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从静态考察,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内外升值的压力;但是从动态考察.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的敏感性非常高,不仅会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还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所以人民币该不该升值必须进行全面地衡量。人民币要不要升值则是一个策略性问题.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观点认为,当前灵活性的政策措施完全可以缓解人民币压力;人民币升值的观点认为,要主动利用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折衷的观点则认为,中国在面对货币升值趋势时.应该采取逐步升值的策略,并且要注重对缓解升值压力的临时性与关键性措施的区别。理论上讲,人民币要盯住“一揽子”货币,但是短期的实践操作还是要盯住美元。人民币汇率政策要在对应美元的走势上,选择时机相机操作。在国内经济条件下,深化金融改革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冲突问题的根本;在国际经济条件下,各国汇率目标是否能够协调一致非常重要,但是主权国家必须拥有本国汇率政策的主导权.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汇率的稳定,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信息荟萃     
人民币汇率将调整升值的传言缺乏根据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10月12日表示,近日出现的人民币汇率即将调整升值的传言缺乏根据,是对中国现行汇率政策的误解。发言人说,完善汇率机制是中国自主的选择,必然会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波动。从长远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人民币的汇率问题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2012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为1.03%,2013年人民币升值问题仍然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究竟有哪些利弊?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提出近6年了,由于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太高,资本流入本已十分凶猛,如果再允许外资持有人民币资产势必将加大央行对冲过多流动性的压力,而在2008年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资本大量由新兴市场逃离,中国周边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几乎消失,在这一时期打开一条外资流入的渠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9.
自1994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总体上呈现出升值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以1994年至2010年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区间,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就人民币实质有效汇率变动、经济增长对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影响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一课题,首先对人民币升值基本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布从人民币的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利和弊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