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成 《大陆桥视野》2012,(14):156-156,159
城市用地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的依据,必须走在城市各项建设的前面,起到宏观控制和综合指导作用,更好的为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服务。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条件就是重视城市用地规划,并充分发挥城市用地规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铜川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近些年来,随着铜川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城市用地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已成为摆在铜川市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用地的区位是指特定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及其与其他地块的相互关系,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及其在空间中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城市经济学领域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位理论的研究范围从单个经济单位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形成融合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全部产业的综合性区域理论,它从区域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区域内土地动态利用问题,依据最基本的区位原理确定区域内各种产业用地的空间布局及空间结构关系。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表明,城市本身即是各类非农业用地区位聚集的结果,即城市是各种非农业用地的区位聚集中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笔者认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既有兼容性,互有侧重又互为弥补,同时还具有矛盾性。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用地存在发展定位不当、布局不合理、缺乏特色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发展优先并重、各类规划管理部门协作等具体解决办法并提倡用分析法对城市用地进行估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城市用地效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罗罡辉  吴次芳 《经济地理》2003,23(3):367-370,392
用地效益是衡量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首先探讨了城市用地效益内涵和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城市间的比较来分析我国城市用地效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模型构建来评价城市用地效益,试图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陶江  陆玉麒  王昌燕 《经济地理》2008,28(6):1025-1030
文章以乌鲁木齐建成区为研究区域,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城市用地的空间转换过程进行了定量与定位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城市用地发展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②城北主要以非城市土地转入城市用地为主,而南部城市中心区的内部用地转换较为明显,并且近期有逐渐加强的趋势;③城市内部用地转换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④地租等市场因素促使城市用地不断向经济效率更高的格局转换,而政府则通过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来协调土地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7.
袁丽丽 《经济师》2008,(8):46-46
文章分析了城市产业变迁与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并以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武汉市为例,分析了该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城市用地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城市用地结构“双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涛 《生产力研究》2008,(21):94-96
文章从分析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入手,利用灰色理论测算了城市用地规模变化和各因素的关联度,并结合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鞍山市城市用地布局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的适应性受到冲击.鞍山作为辽宁的一个大中型城市,其城市规划面临与城市用地发展规划不适应、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与城市规模不适应等诸多问题.为此,需从城市用地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总体规划作相应调整,增强适应性,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国内研究更多关注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的作用,却并未重视技术进步方向变化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本文构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数理演绎技术进步方向和城市用地规模变化与环境质量的耦合过程,结合我国经济数据数值模拟不同技术进步方向对城市用地规模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型结果发现,提升环境质量可以通过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和清洁技术创新方式实现,当城市和农村的用地需求外生给定时,环境污染完全取决于清洁与非清洁技术的水平,当城市和农村的用地需求由技术进步内生决定时,清洁和非清洁技术都会对环境质量有直接作用,同时还会通过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和用地规模影响环境质量。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如果保持我国现阶段的技术进步方向不变,环境质量、城市用地和经济产出将难以实现相容发展,环境质量的提升对城市用地和经济产出存在挤出效应,而转变技术进步方向使清洁技术强度足够大时,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兴起,借助于相邻行政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人才优势,出现了一批城市新区、城市经济区等经济集合体,带动了其所在的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框架下存在的自然资源、区位、土地利用效益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对城市用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权重的确定进行研究,为分析区域经济体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3,自引:2,他引:113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六安市为例,利用相关城市统计资料、相关城市图件,对撤地设市十年来六安城区土地扩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驱动力因素。得出撤地设市以来六安市城市扩展速度明显增加,尤其2008-2010年扩展量占十年来总扩展量的34.07%,且年均增加4.88km2;城市扩展动态度和城市用地效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城市扩展及其方向受到了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最终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人能更好的实现他们的各种个人与社会活动.因此,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杨琳 《技术经济》2011,30(7):77-79,102
将城市用地开发单元作为明确开发责任主体的最小实施单位,提出单元划示的方法,明确各类项目地块开发的建设主体;将非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合理组合成若干开发单元,提出公共投资经济平衡方案,通过优先或同步建设环境、市政等非经营性项目来增加经营性项目的收益,以实现地区开发投融资的总体平衡。最后,提出城市用地单元划示中平衡公共投资经济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南省农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2.24%;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点域镇村及工矿用地的80.61%。在概括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调查分析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搞好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包含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出发,进一步理顺当前的规划评价体系,引出国土资源规划战略,探索使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规划的第一步的可行性。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将国土开发中经济、社会、环保的要求通过控制土地开发利用体现出来,对于适合开发的国土集中开发或增加开发强度,对于不适于开发的国土加强保护,直接服务于国土资源规划的宏观管理与微观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
欧阳晓  朱翔  贺清云 《经济地理》2020,40(5):183-190
从空间区位条件视角研究城市群的城市用地扩张规律和机制,对于科学编制城市群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结合2000、2005、2010和2015年遥感影像提取的城市用地信息,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区位条件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城市群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城市用地扩张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期内城市群的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呈先加强后减弱的趋势。②对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进行强弱交互区域的划分,强交互区呈现向外扩张的趋势,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城市群内部的聚合力不断增大。③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对周围城市用地扩张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强交互区内的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受中心城市作用力推动效果明显强于弱交互区。④80%以上的新增城市用地集中在高速公路沿线10 km范围内,交通网络对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