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永梅 《时代经贸》2010,(18):279-279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失身后悲惨的命运。文章通过对小说中时代环境的分析,再从社会原因和人物性格着手,由此揭露出苔丝悲惨的命运既是一个时代思想,传统,秩序的局限所造成的结果,又与她自身性格的弱点分不开,同时,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苔丝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失身后悲惨的命运.文章通过对小说中时代环境的分析,再从社会原因和人物性格着手,由此揭露出苔丝悲惨的命运既是一个时代思想,传统,秩序的局限所造成的结果,又与她自身性格的弱点分不开,同时,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苔丝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贾宝玉具有女性化性格倾向,还兼有叛逆与顺从的三重性格。"天才"浮士德身上体现出追求感性体验的自由个性和勇于践行生命终极价值的创造个性。跨越时空的界限,贾宝玉和浮士德性格有相似之处,都追求最高生命价值,都有过无法摆脱的矛盾和痛苦,最终都获得了精神的解脱。他们的悲剧经历和悲剧命运都表达出人类对实现自由与超越的热切渴望,表现了对人性和人格和谐的无限向往。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浮士德的个性更积极主动,更具创造力。从两个悲剧人物个性中可以看出中西民族性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对小说《伤逝》女主人公子君悲剧形象分析,指出子君这个受到“五四”风暴洗礼的新女性性格演变的轨迹及其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揭示了这一悲剧形象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悲剧《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理想与当时社会现实产生强烈冲突的产物。文章从悲剧情节、悲剧人物、悲剧气氛和悲剧语言四个层面论述《哈姆莱特》这出悲剧的艺术成就,对理解莎士比亚作品是“时代的灵魂”,“不只是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一切时代”的结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235-236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名著之一,讲述了一名生活在维多利亚年代,遭遇了各种各样困境,名叫苔丝,漂亮单纯的乡村女孩的悲剧故事。她的悲剧命运是那个年代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是英固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继承者,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性格和环境小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世界,文章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其"性格和环境小说"表现出的悲剧艺术,即悲剧特征("反社会倾向"、"异化"和悲剧的超时空意义等一系列特征)及哈代的悲剧溯源.  相似文献   

8.
曹禺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戏剧创作受西方戏剧的影响较深。他的现实主义观念与戏剧观比较接近易卜生、奥尼尔、契诃夫等西方剧作家。其中,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奥尼尔对悲剧观念的思索、对人类命运的追问,以及戏剧诗意化的表现都对曹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两位戏剧大师的艺术作品,都因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洋溢着对人类理想的追求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谢灵 《经济研究导刊》2010,(18):222-223
悲剧,又称悲剧或悲剧性.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并不仅限于戏剧类型的悲剧,还存在于正剧、喜剧和小说、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样式之中,也广泛地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科学地总结悲剧性矛盾和悲剧艺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正确揭示悲剧的客观性和社会根源,把悲剧概括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的诗词并非点缀之笔,而是隐喻人物命运的伏笔,与人物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在《红楼梦》中多处使用"诗谶"的方式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使《红楼梦》这部作品成为诗意与写实充分统一的佳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资源枯竭型公地悲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公地悲剧的形成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资源枯竭型和环境破坏型两种类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公地悲剧,除了公地性质是导致其发生悲剧的原因外,消费者的需求、生产的技术状况、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等都会对悲剧的发生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减缓这种公地悲剧的发生,有必要从改变消费者的不合理偏好、采用有利于减缓公地悲剧的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以及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工资水平等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2.
于静 《经济改革》2010,(8):44-45
6月10日清晨,49岁的国企工人潘鸿强用一把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遗物包括一张仅剩下0.46元的工资存折,以及900元的欠账清单。是什么“杀”死了潘鸿强?他的死是性格悲剧?还是在这个激流勇进、适者生存的社会中,中国传统产.工人彷徨转型的一个失败案例?(据7月25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13.
元代的文学,杂剧成就居首,而其中的悲剧部分却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重要的位置多源于元代悲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的起承作用及与西方悲剧相比自己独特的地方,但为何同为悲剧,其结局却截然相反,今只以元代四大悲剧的结局为视角,探其成因。  相似文献   

14.
《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多侧面的人物,他意志坚定、精神充沛、充满激情,他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人物特征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使他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艾玛是《包法利夫人》中那个为爱情而活,为爱情而迷失方向,为爱情而放荡堕落,最后为爱情而选择死亡的女主人公。分析了于连的形象特征和艾玛的爱情悲剧,对他们各自爱情悲剧作了更进一步的探究,阐释了谁是真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着重论述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分析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在主题的确立、题材的选择、表现手法的采用等方面如何深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然后进一步探讨奥尼尔在这些方面对古希腊悲剧传统的继承和变革。  相似文献   

16.
《苔丝》是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该作描述的正是当时深受迫害的女性之一——苔丝的悲剧命运,本文研究的就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一系列组成因素。在以往对于苔丝的悲剧命运的研究中,相对较为注重的是从社会环境因素这一角度来分析,鲜有人去注重研究苔丝的个人因素这一块,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作品中各种因素在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中产生的影响,力求将《苔丝》中主人公悲剧命运的主要构成因素分析清楚,并证明苔丝的悲剧主要是由她的个人因素造成的。通过从这些方面来展开论述,希望其对外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构成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剑 《经济研究导刊》2009,(22):188-189
《纪念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体系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的女主人公爱米莉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悲剧人物。解读爱米莉悲剧的一生,是社会因素和双重性格等方面使爱米莉从一个淑女变成了魔鬼,最终成为了传统与法则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乌海》这部影片展现了现代都市里在巨大生存压力下情感淡漠、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人性扭曲。亲情、爱情、友情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靠金钱维系实属人类社会发展的悲哀。影片中女性角色的悲剧命运是对女性被金钱社会夹裹失去自我、人格毁灭的有力控诉。从人格塑造的角度剖析片中女性角色悲剧命运的根源,并通过培养主体性人格和独立性人格来完善女性人格的塑造,使现代女性在婚姻和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篇论文以张爱玲的巅峰之作《金锁记》为切入点,以张爱玲过早的经历人生的大喜大悲以及对人生抱有热情而荒谬的幻想为背景,分析了作品中最典型的女性形象——曹七巧的悲剧人生,从当时的封建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婚姻生活来分析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悲剧意识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悲剧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情节整一律”、“悲剧人物论”、和“悲剧‘净化’说”三个方面对高明的悲剧《琵琶记》进行赏析,进而寻求两者的融合处和交汇点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