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世界范围内,家族企业的比例高达65-80%。在美国,9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世界500强中的美国企业,35%是家族企业。目前中国内地有150万家民营企业,80%以上是家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逐步成  相似文献   

2.
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内,家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在65%以上。在美国,9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世界500强中的美国企业,35%是家族企业,其中就有名列首位的沃尔玛。目前中国内地有150万家民营企业,80%以上是家族企业。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国外开始引起重视,而我国则是近年来才开始加以重视。家族企业作为企业群体中的主要成员,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因而研究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一些最成功的企业都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如福特、宝洁、摩托罗拉等,家族企业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非常普遍,即使在美国,家族企业也是经济的主导力量:75%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欧美家族企业表现如此优秀,而在中国家族企业又为何发展不起来呢?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的传承接班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也是世界性难题。欧洲、美国、日本的企业7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家族企业。在东方经济圈中,日本、韩国、东南亚的华人华商,香港、大中华区,也多采取家族企业的管理方式。可以说,家族企业是一种最为古老悠久的企业管理模式,贯穿了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  相似文献   

5.
曾水良 《企业文化》2005,(11):21-22
数据表明: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如何能够把企业的发展持续下去,已是较为普遍的忧虑。内地民企崛起20多年了,民营企业面临着管理者的升级换代,很多民营企业家都希望管理模式升级,把企业交给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但从实际情形看,职业经理人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那么经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在华人社会里,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具有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台湾有被西方称为经营奇才的王永庆;香港有李嘉诚、李兆基;美国有王嘉廉、杨致远,还有以前的王安等。就是在南洋,华人总人口所占比重虽然很小,但在企业界,70%-80%的企业家都是华人。也就是说,从中国文化传统、个人素质来讲,并不是不具备成为企业家的潜在可能性,那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队伍成长不起来。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常常被描述为一种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并认为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那么,家族企业真的是一种低效的企业组织形态吗?从全世界来看,家族企业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世界上大约80%的企业与家族有关。在美国75%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42%的企业为家庭所控制,在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或与家族关联的企业;在我国,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见,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考多大的比例。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竞争加剧,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要么转型、要么消亡。关于目前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存亡,业界基本达成共识,家族企业由家族来管理必然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9.
《潮商》2007,(3)
家族企业并不必然是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并且家族企业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非常普遍,即使在美国家族企业也是经济主导力量:75%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1/3的企业可以被看作是家族企业;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些企业就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如强生、福特、沃尔玛、宝洁、摩托罗拉、惠普、迪斯尼等等。  相似文献   

10.
80%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家文化”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企业的壮大发展,家族利益和公共利益往往会发生;中突,“家文化”也会成为家族企业难以科学管理、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贵州百强企业的两代创业者认为“家族企业是主流,公共公司是方向”,而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担子正落在企业第二代、第三代接班者的肩上。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普遍采用家族企业的模式。在许多现代人的印象中,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制度。其实不然,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美国著名学者克林·盖尔西克等人研究指出:在全世界的企业中,最保守估计有65%—80%的企业是家族所有或经营,世界500强也有40%的企业是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甚至在进入90年代以来,继北美、欧洲和日本以后,华人企业的家族管理模式成为世界"第四种经济强  相似文献   

12.
万希 《现代企业》2002,(9):33-34
全世界 80 %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 ,家族经营模式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华人社会。家族企业指的是企业为家族所有。在我国 ,家族所有大体上就是个人所有 ,即个人独资企业。家族企业在其创办初期或创办后的相当时期内往往实行家族式管理 ,而这种管理方式往往是一种经验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家族企业存续中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企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革”期间曾被转让和取缔,改革开放以后再度兴起,近几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有关家族企业今后的发展问题,诸如家族企业的发展战略、融资渠道、社会化信誉机制、社会化人力资源条件等等,在理论界已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本文以美国为例,对家族企业继承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作一些粗浅分析,希望对促进我国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家族企业存续中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提出家族企业构成了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计,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所占的企业数量比例高达65%--90%。75…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克林·盖尔西克在其《家族企业的繁衍》一书中说:“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归属于家庭企业,即全世界5。0强企业中有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可见任人不避亲对于企业发展并不一定都是坏事。从社会发展来看,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创业者为了发展业务,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家族成员来奠定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具有合理性。美国的杜邦、IBM等很多世界级家族企业,就是凭着任人不避亲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超百年的经营历史。既然企业用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任亲,那么如何在创业、成长、成熟、衰退不同的生命周期把握好任亲的尺度呢?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不是落伍的代名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提到家族企业,往往就联想到落伍、保守的作坊式企业,认为需要将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其实合适的企业制度是因时、因地而异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背景的企业各有适合自己情况的企业制度,而没有普遍适用的标准模式。家族企业不一定是落伍和保守的,也不一定局限于中小企业。相反,世界上很多大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出身。根据调查,在当前世界上,家族企业是最普遍和最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在美国约有90%的企业为家族企业;在英国有70%的企业为家族企业;在台湾除公营和外资企业外,其它几乎都属于…  相似文献   

16.
家族式企业在当代企业群体中,属于数量庞大、内部结构复杂、规模差异显著、生存性质独特的一种企业形态。有资料显示,全球65~80%的私人企业是家族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也有40%的企业为家族所有。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为家族式企业,他们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企业群体。本文拟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分析,阐述并提出家族式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俊  张晓丹 《现代企业》2011,(10):39-39,42
改革开放引领了中国近30年经济的腾飞,中国的民营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民营企业中的90%以上是家族企业。企业传承对家族企业而言是一次痛苦的蜕变,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  相似文献   

18.
赵连勇 《上海房地》2004,(11):38-40
过去二十多年来,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依赖银行贷款和预售房款。微观层次上,自有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高是困扰房地产企业的最大问题,如上海市房地产企业平均负债率为78%,房地产开发资金长期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目前内地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源于银行信贷高达60%以上,不少大型房企的银行信贷资金比重更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家族企业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家族企业是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归属于家族企业。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瑛 《现代企业》2006,(5):26-27
一、我国家族企业及其代际传承现状 1、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家族企业是在企业制度层面上解决出资人结构的企业存在形式。是所有权为企业主或其家族所有的企业。在全世界,主要由家庭成员所有、控制或经营的家族企业占企业总数65%-80%:而在我国,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以来,家族企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在数以千万计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超过90%以上。在现阶段。家族企业的第一代企业家(创业家)为使企业持续发展,面对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接班人的选择问题:子女传承还是引入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