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市收益率与波动性长期记忆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股票市场长期记忆效应问题是近来金融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多数的研究集中在收益率长期相关性的考察上,较少有对波动率序列的研究.然而,波动率的长期记忆性不仅会导致金融市场上的波动持久性特征,而且将对波动率的预测与衍生证券定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修正的R/S分析与ARFIMA模型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及其波动性的长期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虽然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性较弱,但波动性序列却表现出显著的长期记忆效应.这一结论将为研究股票价格行为特征与金融经济学理论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上海、香港、纽约的中国联通、中国石油股票市场日收益率以及波动序列是否具有长期记忆性的问题,提出分别运用非参数统计法(R/S,V/S)和半参数估计法(GPH,tapered GPH)进行评估。通过选择2000年6月23日至2009年7月24日的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的日收益率及其波动性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它们在中国上海和香港市场的日收益率序列具有长期记忆性,而在纽约市场的不具有长期记忆性;它们的日收益率波动序列在中国上海、香港、纽约都具有长期记忆性。具有长期记忆特征表明了股票系统非线性结构与市场的非有效性。即中国的股票市场效率是有待于提高的。建议尽快完善A股的做空机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海、香港、纽约的中国联通、中国石油股票市场日收益率以及波动序列是否具有长期记忆性的问题,提出分别运用非参数统计法(R/S,V/S)和半参数估计法(GPH,tapered GPH)进行评估.通过选择2000年6月23日至2009年7月24日的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的日收益率及其波动性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它们在中国上海和香港市场的日收益率序列具有长期记忆性,而在纽约市场的不具有长期记忆性;它们的日收益率波动序列在中国上海、香港、纽约都具有长期记忆性.具有长期记忆特征表明了股票系统非线性结构与市场的非有效性,即中国的股票市场效率是有待于提高的.建议尽快完善A股的做空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R/S分析的上海股市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上海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以1995年10月24日至2009年3月16日这一时间段的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盘价对数收益率序列为研究样本,利用R/S分析方法计算出上证指数的Hurst指数,并对上海股市分形特征加以描述。实证结果表明,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序列的Hurst指数为0.619607,明显偏离0.5,说明上海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股价的历史数据来获得超额利润,因而市场是无效的。最后,分析了上海股市无效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关于短期国际资本对股票市场间波动的传递效应进行研究,首先运用GARCH模型,研究了美国的股票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规律,并量化生成了中美股票市场的波动序列;其次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短期国际资本能否作为一种渠道,将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传递到中国股票市场;最后选取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性指标、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与外汇储备占比指标、中美股市收益率差指标等来构建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TARCH模型,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且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股市具有明显的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6.
作为“金砖四国”中的成员,中印两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比较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后两国的股市波动性特征,对中国股市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借鉴意义。文章利用ARCH族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和印度孟买30指数日收盘价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比较解析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印两国的股市波动性特质,分析表明可变性和波动集簇性是两国收益率波动均呈现出的明显特质,而且印度比中国有更强的显示度;此外,中印两国股市收益正的风险溢价表现不显著;杠杆效应在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和印度孟买30指数收益率中均有体现,而且杠杆效应在印度股市的影响要高于中国股市。这对于确保中国股票和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强劲发展具有显著的理论说服力及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潇 《时代经贸》2012,(14):201-201,221
波动性是股票市场的重要特征,本文从股票的波动性出发,选取沪深300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采用GARCH模型族对2005到2012年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具有明显ARCH效应,股指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尖峰厚尾”特点,并存在波动的集群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的大盘指数和 A股交易量序列 ,主要借助于指数 GARCH模型探讨中国股市收益率和交易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交易量与同期的收益率水平明显正相关 ;虽然总体来看 ,交易量对收益率波动没有确定一致的解释作用和先导作用 ,但将交易量划分为预期和非预期部分后我们发现 :预期交易量不影响股价波动 ,而未预期到的交易量变动不但与同期的波动正相关 ,还可以为下期波动提供有限的预测信息。另外 ,对二阶矩的考察还表明我国股市中收益率的波动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负的冲击比正的冲击会造成股价更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9.
方国斌 《技术经济》2007,26(10):84-88
从分析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的特征入手,寻找描述中国股市波动性特征的合适的统计模型。重点对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聚类现象进行研究。运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以及非参数统计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广泛探讨。结合具体的数据分析,从多个角度刻画出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聚类现象的参数与随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数据和研究方法(一 )数据本 文采用的股票价格指数的数据是香港所有普通股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和深圳成份指数 ,时间跨度是从1993年 1月 4日到 2 0 0 2年 8月 2 8日 ,共计 2 2 5 9个观测值。数据来源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网站 ,以及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证券统计年鉴。选取 1993年以后的数据是因为中国股票市场在 1993之前尚不规范 ,而且规模较小(钟蓉萨和顾岚 ,1999)。另外 ,由于香港和内地股市每年的交易日不是完全的一致 ,所以本文对于小部分数据进行了微小的调整 ,但是这不会影响总体的结论。股价指数的日收益率用股票指数的对数差分形式乘 10 0表示 :Rt=10 0 [ln(Pt) -ln (Pt-1]。从整体上看香港股市收益率的波动在回归后有比较明显的加剧 ,而内地股市收益率的波动则在回归后有明显的减弱。因为我们想检验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和内地股市的波动的联系是否有所加强 ,所以本文把整个时间序列以回归日分为两个时段 :从 1993年 1月 4日到 1997年 6月 2 7日为第一个时段 ;1997年 7月 3日到 2 0 0 2年 8月 2 8日为第二个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