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0年来,新兴经济体已占据全球引进外资的半壁江山。同时,新兴经济体正崛起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力量;新兴经济体所拥有的主权财富基金正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新的资金来源,这些新的发展趋势也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大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可能。  相似文献   

2.
在新兴市场国家融入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进出入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激增,其波动性也越来越强,这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而且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也日益凸显。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后,国际金融形势、市场预期等因素变化会使得国际资本流入突然停止并逆转流出,这在金融溢出效应和共同贷款者效应作用下,会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极大冲击。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提升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积极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合作,努力维护中国和新兴市场的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需求变化的特点是发达经济体的需求相对下降、新兴经济体需求相对上升。对中国产业外部需求而言,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仍居于主导地位,但重要性程度有所降低,而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则呈快速增长态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国际需求向新兴经济体转变的步伐.但发达经济体需求的下降很难直接由新兴经济体需求的扩张来弥补.中国产业外部需求条件在一定时间内将呈恶化状态。这给中国产业发展既带来直接的威胁,又展带来潜在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发展取向与我国的承接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国际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服务业正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当前要充分认识到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令国内很多拥有煤炭资源的省份颇为青睐煤变油项目,发展战略的指针也一度偏向于煤化工。然而,到了今年,突然而至的一项新政策,让这个起步不久的新兴行业的前景变得难以捉摸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梅新育 《中国经贸》2013,(17):29-29
席卷中国货币市场、震撼国际商品和证券市场的中国银行业钱荒“风潮”究竟意味着什么?放在新兴市场发展转折的背景上考察,我们才能看得更清楚。 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是新世纪以来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突出现象,但绝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雨露均沾的“黄金十年”已告终结,剧烈分化的时期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7.
新兴大国群体在国际体系转型中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些新兴大国一般提倡和平共处、公平合理、尊重国际法和多边主义等原则,它们正在从力量对比、组织规范、国际共识与共同议题等方面推动着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国际体系正在通过和平、渐进与交替的方式转型,呈现出多极多边、协商谈判和基于规则的初步框架结构,但这一转型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在负面因素综合作用下有可能发生倒退和逆转。鉴于新兴大国群体迅速增长的综合实力和逐步提高的话语权,它们建构国际体系的战略选择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多元多体的国际体系。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本流动是金融全球化发展最显著的经济现象。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国际资本流动在总量上非常丰富,其规模增长也十分迅速,但在全球的分布却很不平衡。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悖论表明,新兴市场国家还远未融入金融全球化。面对金融全球化势不可挡的趋势,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如何应对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四势群体”和国际力量重组的时代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有利于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这种力量的变化史无前例地冲击着西方国家对世界事务的主导权。国际力量重组导致了得势、守势、失势和弱势这一四势群体的形成。四势群体正在从各自和共同的立场出发应对全球性问题,这一过程极大地丰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性内涵,赋予了地区合作和次区域合作建构国际体系的历史使命。四势群体仍处于动态发展的时期,其内部和相互间会因时因事而做适当的调整和相应的排列组合,新兴大国乘势而上则是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走向世界强国的道路上还需要将新兴大国群体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依托,从而争取在世界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和平环境下进行国际力量的重组以及实现国际体系的转型,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和曲折的过程,国际社会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相似文献   

10.
詹彦菁 《北方经济》2006,(12):71-7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国外直接投资活动、资本-市场全球化和国内金融市场自由化日益增长,国际银行业的活动也随之迅速增加。由于各国政府放松对金融系统的管制和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速,其中,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是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和内容,尤其是90年代后期,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外资银行向东道国的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1.
董彦  孙玲  王磊 《中国报道》2009,(12):66-69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西方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经济的权重此消彼长,国际经济合作与保护主义出现新态势。对中国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意味着新的挑战,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张莉 《中国经贸》2012,(19):84-85
新兴市场国家的概念较为宽泛,至今未有明确定论,但普遍是指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占世界经济份额迅速提高,工业化正步入中后期的发展中国家。新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群体陛崛起,从全球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国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学会(IIF)6月1日预测,2011年全球资本将有10410亿美元流向新兴经济体,2012年将达10560亿美元,中国是最大的国际资本净流入目的地,约占新兴经济体吸引资本总量的1/4。新兴经济体如何应对国际跨境资本流动?采取何种政策工具有效实施资本流动管制?中国采取何种平衡框架应对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国际汇率变动将主要表现为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美元、欧元与日元不可能出现某种货币的单边大幅升值或贬值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个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地位的显著提升,特别是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迫切希望人民币可以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我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韦耀莹 《魅力中国》2010,(12):140-140
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危机中普遍受到了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经受这次危机的过程中都暴露出了很多相似或者不同问题,即使是不同的问题,也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发展中肯能会遇到的,因此积极借鉴其他各国经验和教训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冲击和各个新兴市场国家的问题所在以及与中国的比较,总结未来中国金融体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明 《环球财经》2010,(5):81-8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高潮期,短期国际资本出现由外围国家流向核心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2008年第4季度与2009年第1季度,中国出现显著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出。然而,自全球金融市场触底反弹、投资者风险偏好由弱转强之后,在全球定量宽松政策推动的新一轮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重新面临新一轮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根据我们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西部》2014,(4):10-11
全球经济环境有望好于去年 近期,各大国际组织和机构陆续发布的2014年全球经济预测认为,在美欧经济持续复苏,新兴经济体依然保持增长潜力的情况下,今年全球经济将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19.
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的相对快速发展备受瞩目。20国集团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可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即:E11),其总体经济规模在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重点产品产出等方面具有世界性影响力。过去一年多来E11相对较快地摆脱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E11的增长前景将取决于自身政策的调整、国内外资源的供给、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贸易保护主义的状况以及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积极推动E11内部的合作将有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0.
【美国之音7月7日】国际市场上食品价格2008年以来迅速飙升,在三十多个国家引发动乱,导致一些政府采取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专家一致认为,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亚洲新兴经济体对食品需求的增加。但是一些专家表示,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所带来的饮食结构上的变化以及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推动国际食品价格上涨的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