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企业商标制度概述(一)企业商标制度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已经成为企业知识产权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企业为了更好的运用商标来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就需要建立起一整套体系化、战略化的企业商标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对商标的精心挑选和培育来提高其知名度,使其有效的传达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借以实现企业产品占有市场的目标。”这种制度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中的一部分,具体包括设计、注册、宣传、使用、保护和管理等内容。(二)企业商标制度的意义商标本身只是“一的标志”,但是一旦与企业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报告》2007,(139):1-14
商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培育商标要以良好的使用环境为基础,而不仅仅是鼓励注册。近年来,商标发展形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国际压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改善商标使用环境已成为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商标法规政策体系尚需完善、商标管理能力增长跟不上工作量增长、商标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仍存在,影响了企业创造商标、使用商标的信心。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商标使用环境,促进商标创造和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注册商标具有商标专用权,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而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商标工作却极其薄弱,突出表现在大量中小企业无注册商标。地方政府要从培育自主国际知名品牌、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切实落实服务型政府理念,从商标设计、注册、规范化使用与管理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商标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4.
“注册不注册无关紧要!” 商标,俗称牌子,是商品质量、信誉的象征,进而由商标信誉产生企业信誉。代表企业信誉的商标堪称企业的无形财富,驰名商标更是无价之宝。同一商品贴上不同商标,其售价大不一样。在国际市场上,商标注册竞争十分激烈。境外企业把办理商标注册作为巩固和扩大商品销路,打击竞争对手的一项重要手段。而我国呢?由于过去受旧体制的束缚,商标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5.
刘彬  叶英华 《中国经贸》2013,(18):59-59
在现代市场的发展进程中,为了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维护与管理,相关部门要求每个企业都要注册一个独特的商标,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一,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资源。尤其是对于著名企业而言,商标更是代表着本企业的形象,是本企业的信誉所在。为此,加强对企业商标保护问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现本文就主要探讨了企业商标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南辉明  常玉翠 《魅力中国》2010,(34):167-168
我国《商标法》对商标的保护采取自愿注册原则,只有经过注册的商标才享有商标权,对于未注册商标,仅针对驰名的未注册商标和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有一定的保护,而对于其他普通的未注册商标却没有相应的规定。据此,本文阐释了对普通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和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希望对完善我国普通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商标抢先注册是商标战中最厉害、最快捷,又使用最多的战术。由于我国商标法实行“自愿注册”和“注册在先”的原则,商标所有权的取得是以注册为依据的。因此,你创造和使用某个商标并不意味着你就享有它的所有权,一旦别人先注册,他就可以合法占有你的商标而你却不能再使用。于是中国许多企业在  相似文献   

8.
杨旭 《辽宁经济》2002,(11):47-47
一、商标淡化的含义、性质及立法理论基础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商标淡化表现为将与他人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使用在不相同、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的行为。商标淡化是一种侵害商标权的行为,这是商标淡化最基本的性质。传统理论将商标权局限在注册商品或服务,即商标权人只能在注册商品或服务范围内享有商标权,商标淡化理论突破了这种限制,它要求对驰名商标和其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进行扩大化保护,而扩大化保护的基础就是扩充这类商标的权利范围到所有的商品或服务。一些国际条约,如《巴黎公约》、TRIPS等都为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提供反淡化保护,也是基于商标权的扩充。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商标保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军 《特区经济》2006,(5):287-288
在全球化背景下制定中国的商标保护战略日益迫切,商标战略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3个方面的问题尤其应该重视:一是商标保护战略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问题;二是商标保护战略中的法律体系协调问题;三是商标保护战略中的外部环境培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炎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01-108
作为非传统新型商标,气味商标具有非可视化、有特殊味道和容易变化等特征。中国《商标法》应当保护气味商标,气味商标的法律保护空白不应当继续出现。中国新修版《商标法》对气味商标保持怀疑的观望态度,美国和欧盟都存在气味商标合法注册的成功案例。中国国内有学者针对现实状况提出气味商标不宜保护论,然而这种论断显然是不合理的,气味商标的保护已有良策。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扩大《商标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1.
欲识商标好困惑文/本刊记者新木姜子商标是什么?商标是企业走进市场的“绿卡”,是媒介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当今世界,在各种法律法规提供的严密保护下,各国的制造、销售和服务业等都纷纷实施名牌策略。不遗余力地打出自己的驰名商标,以期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  相似文献   

12.
浅析甘肃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与使用已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之一,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成为促进小城镇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甘肃省以打造农产品品牌化为战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且效果显著,但与其他经济较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许多农户商标意识不强,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商标强注、流失等现状堪忧,甘肃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工作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3.
商标象征着指定商品的信誉,标志着该商品的质量,是企业自身实力的综合体现。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认牌购货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必须有超前的注册意识,在商品走上市场之前就应确定商标的专用权,避免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使企业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云南玉溪卷烟  相似文献   

14.
商标误区     
以商标为龙头,运用商标战略,塑造企业形象这一科学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认可,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企业经营者和商业美术设计人员对注册商标的正确运用战略发展,还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影响了企业利用商标战略在市场竞争中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极大地束缚了企业经营者及设计人员的思想和手脚。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以下几个误区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甚至是企业的标志。它不仅是企业占领市场参与竞争的无形资产,也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形象的名片。尤其是当前我国加入WTO后,如何运用商标及商标战略开拓、占领市场,发展当地经济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河南信阳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  相似文献   

16.
目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由过去以质量价格为主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在这种全方位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商标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企业不仅要提高商标保护意识,而且对内要加强商标管理工作,对外采取保护商标措施和防范措施,用法律和非法律方式维护企业的商标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傅明 《上海国资》2009,(10):76-76
某注册于上海的甲企业,使用“A”未注册商标于其生产的月饼商品,使用多年,其产品主要范围在上海区域内,并具有一定知名度;某外地注册的乙企业,商号为“A”,新近获得“A”注册商标,注册类别包括月饼商品。  相似文献   

18.
光斗 《浙江工商》2006,(9):32-32
1999年8月,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小肥羊火锅)在内蒙古包头诞生,2000年9月,小肥羊落户北京即开始全国扩张步伐。2001、2002年,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第二名(第一为美国独资的百胜国际集团公司,旗下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小肥羊实为中餐第一);2003年11月被评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冠军。小肥羊还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60多个国家申请注册“小肥羊”商标,并在16个国家拿到注册证书。  相似文献   

19.
赖志勇 《特区经济》1992,(10):43-44
<正> 一商标,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产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市场竞争是通过商标来完成的,一个有信誉的商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代表着企业的经济实力、产品质量、信誉、技术水平和整体形象。注册商标具有专用权,保护这种专用权,就是保护公平竞争,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各国都很重视商标法的建设。在我国,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负责。但企业不能把保护商标专用权仅看作是工商部门和法院的职责,而应把对商标专用权的自我保护当作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今年度深圳市注册商标年检验证工作和有关调查情况看,企业对商标专用权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陈向军 《特区经济》2007,(8):248-249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商标立法都有反商标淡化的规定,一些国际条约和立法也采纳了商标淡化理论,对驰名商标采取反淡化保护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章分析了传统混淆理论和现代联想理论的不足,商标淡化理论比联想理论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