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宏伟 《经营者》2006,(16):80-80
闹得沸沸扬扬的飞行员“转会”风波,预示着他们在我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流动的确不是很顺利成行的,转会过程中基本上都和自己的“东家”形成了各种劳资纠纷、矛盾冲突。基于此,合理保障飞行员在民航开放的今天自由流动的权利就迫在眉睫了。  相似文献   

2.
孙啸 《经营者》2006,(16):81-81
在民航市场日趋开放的今天,“飞行员辞职风波”正在前所未有的拷问着我国的飞行员流动管理体制。作为稀缺资源的飞行员的薪酬水平始终无法与市场接轨,这是我国老牌航空公司飞行员频繁跳槽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飞行员辞职、跳槽遭遇航空公司巨额索赔和涉及的相关事件屡现各大媒体,事件波及各大航空公司,飞行员队伍已经成为中国民航正常安全运营的不稳定因素。接踵而来的劳资纠纷背后,暴露出飞行员队伍建设存在的软肋,涉及到民航体制改革的诸多问题,是中国民航市场化演进过程中出现的新类型问题,具有自身特殊性。概括来讲,中国式飞行员困局集中表现为缺口较大、结构失衡、机制不全、教育滞后。  相似文献   

4.
跳槽,是需要有资本的。 为什么有人跳了几次后跳不动了?因为资本跳没了。为什么有人离职了反而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本就没有跳槽资本,一闪念成千古恨。当然,也有人越跳越好,那是因为他们通过跳槽,积累了更多的跳槽资本。  相似文献   

5.
时下,跳槽已成为一种时尚。你可能觉得工作跳槽已让你疲惫不堪,感情跳槽已让你心力交瘁,婚姻跳槽已让你惶惶不安。说起提起它,都会让你心有余悸。但有一种跳槽却会让你受益匪浅。是什么跳槽竟有如此魔力?那就是心情跳槽。  相似文献   

6.
2012年十大员工关系事件点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君 《人力资源》2013,(1):71-75
一、武汉,飞行员跳槽支付"天价违约金"[事件回放]2008年1月18日,某航空公司湖北分公司与年仅22岁的张某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日止。公司出资对张进行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7.
候鸟式生存     
花开极北 《经营者》2008,(19):87-87
我们常常指责在职场中频频跳槽的人,站在老板的立场,巴不得能干的部属永远效忠自己,别人的干将都跳槽而来,这当然是不现实的。对职员来说,企业只是一种生存的环境,就象大自然中的环境一样。有荣枯更替,既然动物不必忠诚于环境,人对企业也就没有更多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每年新年伊始,那些职场上习惯跳槽者开始跃跃欲试了。好像他们身上有一股不稳定的情绪,一到岁末年初就开始情绪化——那颗不稳定的职场心开始驿动,生怕稳定、生十白没有变化,很多人已经养成了习惯性跳槽的坏毛病,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9.
李长录 《民营科技》2009,(6):105-105
通过对中国职业联赛转会制度分析和欧洲足球联赛转会制度对比,寻找中国目前转会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借鉴欧洲足球转会制度的经验。提出了建立中国足球俱乐部转会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春节过后,佛山一家民企地产公司各个部门不断有员工跳槽离职。有些甚至是工作五至八年的老员工。没跳槽的员工也悄悄四处联系新单位,一些副总级别的也在思动,私下要猫头公司帮忙物色上市类企业,而其他地产公司也有这种现象存在。业内人士戏称,现在员工只分两种,已经跳槽的和尚未跳槽的。  相似文献   

11.
李晓光 《人力资源》2006,(1X):34-36
跳槽,为高薪、为发展、为理想的工作环境而跳槽已成为现代职场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且人们也已从道德的层面接受了跳槽的行为。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跳槽是一种主动的人才流动形式,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经常要面对的情况,很多时候由于关键岗位甚至高级管理人员突然流失,更严重有集体跳槽的情形,都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经济效益滑坡、工作士气低下等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儆复。那么当跳槽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甲平时又该如何防范跳槽、有效降低跳槽带来的危害呢?  相似文献   

12.
俞先生(某人才信息服务中心主管):工程技术人员等人才的跳槽,无疑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为此,现在有不少企业为了防止本企业员工尤其是重量级人才的流失,都相继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除了给各类人才增加薪水及提高待遇外,在引进人才签订劳动合同时就对本企业人员流动作了一些具体规定,例如雇员在合约期内未经企业同意就跳槽,  相似文献   

13.
王婷 《人力资源》2010,(3):14-16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许多公司的大规模裁员震撼全球,无论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如花旗银行、惠普、通用集团还是国内知名公司如联想、海尔的裁员举措,无一不给员工的企业忠诚浇上一盆冷水。与此同时,高管跳槽事件频发,国际上有英特尔高管帕特跳槽EMC、前任天堂高管跳槽微软欧洲担任副总裁;国内有万科营销部经理跳槽华润新鸿基、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通常将目光集中在书面契约上面,而忽视动态变化的心理契约。在近期发生的东方航空事件中,不难发现因为心理契约违背而导致劳资关系紧张的影子。运用心理契约管理飞行员,将有效缓和目前频繁跳槽引致对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案例:陈某是一家制药企业的老总,最近为员工跳槽之事闹得血压升高,时不时还住院治疗。一提起员工辞职或跳槽,他就烦躁不安;“有些是创业初期的老员工,是同患过难的,如今也跳槽。有些是新招聘来的研究生、大学生,干了几年后,翅膀硬了,就要飞了,你就烦不烦?”当然对一家公司来说,走一两个人应该是没什么了不起的,问题是这些辞职的员工都是些骨干员工,或身居要职,  相似文献   

16.
当老板只是把员工当成一种帮助其赚钱的工具时,员工也就没法儿把自己和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很忌讳频繁跳槽的人,只要一看简历,此人待过不少地方就让企业倍加反感,似乎不论理由只要是跳槽频繁的就不被看好,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把跳槽频繁者打人“不安分”的行列。这种被认为是“不可任用”的员工在现实中的确不少,以稳定性胜过能力的用人方法也被许许多多的企业所推崇。  相似文献   

17.
姜继玲 《新前程》2010,(2):16-17
又到跳槽黄金季,在经济全面复苏可期的情形下,跳槽的心是否就像野外的小草一样萌动?你为何跳槽?转身的决定作出后是否能解决你跳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袁泉 《人力资源》2010,(3):70-71
根据往年的经验,春节前后职场上还将会出现跳槽井喷现象,虽然20蛑大部分有跳槽打算的职场人士都畏于裁员浪潮而选则了“卧槽”,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苦中作乐力保饭碗,跳槽的意愿却丝毫没有减弱,沉默了一年的员工在拿到十三薪或年终奖后便开始谋划跳槽,有的甚至尚未拿到年终奖就未雨绸缪开始寻找更好的归宿。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可谓天下闻名,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  相似文献   

20.
黄蜂与蚂蚁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之名,可谓天下尽知。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者。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更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而且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