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春雨  郭沛  程浩 《商业研究》2012,(8):125-132
本文运用SWARCH模型分析了我国医疗保健板块收益率的波动,并将医疗保健板块收益率与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收益率的SW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医疗保健指数收益率序列呈现出低、中、高三种波动状态,样本区间主要分布于中波动状态,低波动状态的平均持续期最长、中波动状态的平均持续期居中、高波动状态的平均持续期最短,医疗保健指数收益率波动杠杆效应显著;我国股市医疗保健板块收益率波动状态之间的差异高于沪深综指波动状态的差异,医疗保健指数收益率与沪深综指收益率区制转移趋同,但存在着细微差异;医疗保健指数收益率各区制间转移相对频繁,每种波动状态的平均持续期较短,股市医疗保健板块收益率对新信息的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运用李长林、陈敏(2008)的理性泡沫模型,对上证指数和上证红利指数、深证成指和深证红利指数一定期限内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发现沪市已经不存在理性泡沫,而深市则依旧有理性泡沫。  相似文献   

3.
魏名婷 《商》2013,(13):176-176
自从1990年底上证指数开始发布以来,到现在中国股票市场已经经历23年的风风雨雨,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本文通过上证指数、深证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及创业板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来分析中国股市的投资收益,并分别比较同一时间四个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对2005年12月22日至2008年7月22日中国股票市场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序列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两种股份指数序列均存在单位根,这说明两者的变化是非线性的.而两种指数的收益率序列经过检验证明不存在单位根.文章还发现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存在极高相关性,并利用非线性方法,对两种指数收益率序列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上证指数宏观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了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货币供应量M2、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汇率以及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下半年之前,除道琼斯工业指数和货币供应量M2对上证指数的影响逐渐减小之外,其他因素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但在此之后,各宏观因素对上证指数的影响程度都有所增加,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影响程度增加最大,汇率次之。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在2015年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对上证指数由正向影响变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商》2016,(6)
中国股市在2014-2015年间有较大的波动,为研究股市波动和风险之间的关系,选取深证成指2014年1月4日至2015年12月8日的日收盘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收益率序列,运用GARCH模型对深证成指进行拟合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深证成指收益率序列存在着明显的异方差性,被动性和持续性,同时深证成指具有较高的风险溢价情况,即股市波动越大,存在的风险越大,收益率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为更深刻地揭示沪深股指收益率特征,本文提出两成分混合广义正态分布及其退化分布、非对称广义正态分布及其退化分布等8种分布,对上证综指(SSEC)和深证成指(SZCZ)日收益率数据进行拟合对比分析。通过拟合评价和VaR度量发现:对于上证综指,用非对称广义正态分布更好地拟合日收益率数据的尖峰厚尾带偏特征;对于深证成指,用两成分混合广义正态分布更好地拟合日收益率数据的尖峰厚尾带偏特征。在进行沪深股指波动率预测、资产定价和风险度量时,建议选择非对称广义正态分布和两成分混合广义正态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2005 ̄2006年期间的周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与协整分析技术对上海上证综合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之间的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证指数和另外两个指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而恒生指数与道琼斯工业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一结论是符合三地资本市场之间实际运行状况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为提升市场重要指数指标的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市场透明度,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将在相关媒体每日联合发布上证指数、上证180、上证50、深证成指、深圳100、中小板指数及沪深300等主要指数的市场指标,以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市场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寓涵 《现代商业》2014,(30):210-211
中国股票市场市值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各方面初具规模,在其发展的20多年来,已经在我国现代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其中我国四大股指的收益又是如何呢?而年化收益率是其收益的直观体现。本文通过上证指数、深证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及创业板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来分析中国股市的投资收益,其次通过分别比较四个指数的年化收益率的差异并分析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不出意外,以年度涨幅计算的话,今年全球最牛的股指应该是A股的创业板指数,美国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A股的中小板指在争夺第二的位置,深证成指大概位居第五,上证指数与全球前十还有一定距离。以此来看,A股似乎交出了比较好的成绩单,只可惜有很多人会觉得这又会是赚了指数赔了钱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猴年未到,中国股市便提前感染上了新年的"特征"--上蹿下跳。在9月24日上证指数冲高至1496.21点、深证成指冲高至3649.88点后,依靠温总理讲话而催生的"9.14"行情迅速回落。11月23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再度以两根阴线的收盘为后市抹上了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中国股市正进入一轮空前强大的政府做多周期。显然,市场自顾自的走势已经与基本面发生了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四种指数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四个股市的周日历效应及其传导关系。研究发现,上证综指在一周中有三天存在周日历效应,周二负效应和周三、周五正效应;深证成指在周三和周五两天存在正效应;恒生指数和日经225指数则分别在周五和周一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上证综指的周三、周五正效应与深证成指的周三、周五正效应互相传导;上证综指与恒生指数的周五正效应互相传导;深证成指与恒生指数的周五正效应亦互相传导;日经225指数与其他三种指数的周日历效应却不存在传导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分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投资组合异常日收益率实际出现的次数与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相矛盾。投资者如果依据这一假设进行投资将低估股票市场风险。上证综合指数投资组合与深证成份指数投资组合受异常收益率的影响非常大,一旦投资者错过上尾部异常日收益率或遭遇下尾部异常日收益率,其长期收益率将发生较大变化。由于投资者事前几乎不可能预测到异常收益率的出现,其最佳的投资策略应该是长期持有指数投资组合。相比之下,沪深300指数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受其异常日收益率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风险的度量,度量风险最流行的方法是VaR方法。本文通过观察上证A股指数和深证A指数的收益率的分布情况,发现两市场的对数收益率存在明显的尖峰厚尾性,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并且由于两市场指数的对数收益率存在明显的波动聚集性。鉴于此,本文MCGARCH-VaR方法对上证A股指数、深证A股指数的VaR进行了估计及其虚拟资产组合的VaR值进行了估计,并对模型的估计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李祥 《新财富》2014,(2):16-16
2013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结构性行情。受益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代表创业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的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表现突出,全年分别实现82.73%和17.54%的累计收益:相反,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同期则遭遇10.91%和6.75%的负收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指数2013年实现2.76%的负收益,表现虽不及创业板和中小板指数,但抗跌性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对中国上证指数和中国GDP的关系以及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与股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股经背离”现象在美国同样存在,并非中国特有.同时,从一个新的角度,用股市股票流通市值代替股票指数与GDP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股市股票流通市值能有效反应宏观经济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SVAR的方法,捕捉系统里银行间7天内同业拆借加权利率和广义货币量分别对上证综指连续复利收益率和深证成指连续复利收益率的结构关系,发现利率对股票市场收益率存在反向即期影响,而广义货币量则存在正向即期影响。最后,本文就研究结论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夏丹  曹婷 《商业时代》2012,(21):62-63
本文通过以我国股票市场的代表性指数——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长达20年的历史数据为样本,对指数收益率偏度和峰度进行实证分析,考察涨跌停板限制的影响,验证我国股票市场的"一月效应",并对所得结果给予理论解释。研究结论包括:涨跌停板限制实施后,股市收益率的偏度和峰度都显著降低,且偏度的方向改变;涨跌停板限制实施后,波动峰度逐步降低,负收益率的持续性更强;我国股市存在"一月效应",一月份收益率降低了波动峰度,提高了波动偏度值,但并不改变波动偏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9只阳光私募基金作为代表.将其近5年的季度平均增长率与深证成指、上证综指及中小板指数增长率进行格兰杰检验,验证阳光私募基金与证券市场的互动关系。分析基金投资行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