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树坤  张凯 《城市问题》2007,(10):23-28
以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为例,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沈阳和大连所属的县域城市竞争力作对比.实证分析表明,沈阳和大连的县域经济差异显著.因此,壮大县域经济是沈阳当前乃至今后的迫切任务.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发展县域经济,将县级城市作为其中心城市的卫星城,为城市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城镇密集区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密集区均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当今,其又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区域.城镇密集区的等级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而决定城镇密集区等级的要素很多,但最  相似文献   

3.
航空运输业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地区经济和贸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东北亚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为该地区航空运输业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结合东北亚地区的航空运输业发展状况和特点,就航权协定的签订、航空企业合作、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区域合作的具体建议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物流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重点。通过物流设施建设、拓展物流业发展的新方向,促进地区融合、加强多边贸易、加速互联互通,是我国现行经济格局下“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省市物流发展的新走向。文章从政府行为、社会效益、服务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地区经济、物流政策、数字物流等14个指标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省市的物流绩效进行评价,发现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大、服务水平过低的现象。结合地方政府的政策解读,发现我国地区物流绩效水平呈现出一定的政策相关性,可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促进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One of the main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regional CGE models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key parameter values, particularly substitution and other price elasticities. A common problem is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regional data for econometric estimation. Consequently,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key parameters that are likely to b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quantitative results and then to prioritize these for estimation where appropriate data are available. In this paper, the focus is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regional trade (import) substitution parameters, which tend to be important in analysis for regional economies (given their openness to trade). Here, commodity import elasticities for the Illinois economy are estimated and tested in a single region CGE model of the Illinois economy. In our econometric estimation, we apply a model that takes account of market size and distance in estimating the substitutability between commodities produced in Illinois and other US states.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城中村不适应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竞争 ,城中村的改造问题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文章探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同时介绍了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经验 ,提出了加速改造城中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科技进步及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区域乃至全球城市体系逐步扩展。提高城市竞争力并发挥其作为区域发展“领头羊”和组织者的角色,推动地区和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已被各级地方政府提上议事日程。因此,通过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找出城市竞争中的优势要素和劣势要素,对于各级政府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提高城市竞争力,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世界范围的太平洋经济圈城市间的竞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应该站在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安全的战略高度,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全球化的视角上,重新审视中国沿海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格局.首次提出了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的"嵌入性结构关系"格局的大沿海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了"新人文区位论"、"区域性结构空洞"等全新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打破传统沿海城市的区位观,建立广义沿海城市区位概念,推广沿海城市的"新人文区位"再造体系,建立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制度型地域结构关系,扭转中国沿海与内地间存在的"区域性结构空洞"和"区域性产业结构空洞",寻找一种全新的中国沿海城市的发展创新道路,构建一个全新的国家安全型可持续的现代化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服务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运用1990-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服务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但由过度集聚而带来的负外部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广西已进入多重区域经济叠加格局之中.应对这种格局,广西城市需要提升竞争能力.整合城市关系是提升广西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条件.现阶段广西城市关系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并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以增强广西城市的整体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贸易和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不明显,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十分突出和重要。贸易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贸易除了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之外,还通过影响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为中国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等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成熟的法治市场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冯鑫明 《价值工程》2010,29(19):255-256,F0003
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进出口贸易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对近几年的镇江市生产总值和贸易发展展开了研究,并利用Eviews软件和SPSS软件,对镇江的生产总值、进口额和出口额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进而提出努力发展镇江市进出口的相关建议,以更好的发挥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贺萍 《物流科技》2008,31(12):106-107
港口物流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催化剂,推动区域经济和贸易发展.加快建设环三都澳港口群,必将促进环三都澳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环三都澳区域的现状,提出了发展环三都澳港口群及提升环三都澳区域经济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区域竞争与合作也日益激烈,要保持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贸易结构和政策就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对我国现阶段的贸易结构研究,能有效分析我国当前外贸易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方能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成贸易强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分类聚合,探讨我国31个省份的贸易指标,实证分析贸易强省建设情况。得到6个指标大类:贸易规模指标、贸易前景指标、贸易贡献指标、贸易分布指标、贸易优势指标及贸易市场指标。其中,贸易规模指标对贸易强省建设的影响率最高。京、沪、粤、浙及苏等省份居于全国贸易层级的前列,其贸易能力高于其他地区。针对贸易能力不高的省份,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及规划目标,从各指标大类中的各细化指标出发,补齐短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科技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上对大学科技园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作出判断,提出大学科技园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通过以南昌大学科技园为例,分别从品牌建设、技术交易与承办科技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科技园对区域经济品牌、服务和信息方面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南昌大学科技园区的做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明确大学科技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的战略定位;持续坚持经济发展规律,创新服务功能与方式;利用科技入园组建创新联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突破科技园发展瓶颈,为区域经济提供可持续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δ收敛考察欧盟(欧共体)在1955年-2000年和东盟在1965年-2005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发现欧盟在1955年-1990年呈现显著的经济增长收敛,而东盟成立后经济增长呈发散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呈现经济增长收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消除了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区域内部基本实现自由贸易;二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成为各自对外贸易的主要流量;三是FDI效应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段进军  韩坚 《城市问题》2007,(11):44-47
在全球和区域视角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以下观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化;发展城市群,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建立不同尺度的区域循环产业,实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建设道路通讯网络,实现要素的流动化;划分重点区域,实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市民社会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圈正式批准成立以来,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明显。临空经济是良好的区域经济加速器,但是武汉城市圈发展临空经济还存在着诸如机场基础建设不完备,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高,外向型经济发展薄弱等问题。为能使临空经济的区域经济推动效果最大化,城市圈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加强政策指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内城市的产业集群分工合作,打造武汉城市圈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20.
李廷瑞 《物流技术》2012,(13):171-172,184
指出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增长极效应、带动效应、扩散效应和贸易拉动效应而起作用的,接着研究了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最后提出要从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作效率、实现物流产业与生产制造产业互动发展、加强区域物流产业的整合力度和企业联合程度以及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方面来实现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