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中竞争的企业不断被淘汰和更新,在这个过程中,债务纠纷事件也逐渐增加,这一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当下市场中对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障企业债务重组合法顺利实施,我国制定新会计准则为债务重组的具体发展方向提供指引。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债务重组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阻碍企业债务重组。因此,本文从会计的角度研究企业债务重组,阐述了企业债务重组的具体过程。针对企业债务重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期通过本文对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为完善市场中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提供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6年、2007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来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利用2006年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及其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的确利用债务重组进行了盈余管理,但根本原因并不是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而是避免亏损和退市,满足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因此,本文认为要想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该从资本市场监管规则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谈债务重组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有的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或受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财务状况发生困难,出现暂时性的资金短缺,难以按期偿过债务。出现这种情况即需债务重组,债务人可使用资产、债务转为资本或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来清偿债务。根据会计准则,债权人及债务人应及时将重组各方帐面所发生的情况分别作出正确合法的帐务处理。  相似文献   

4.
李海珍 《现代商业》2012,(10):114+113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债务重组的定义、我国目前企业债务重组现状,大致上分析了整个社会经济动态走向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某部分企业对资金管理不当,出现了财务困难,在面临这个危机,企业必须要进行债务重组。同时在对债务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配套措施以及债务重组过程中会计处理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是否承担被重组公司的债务,企业债务重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承担债务的重组,另一类是承担债务的重组。本文对以资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介绍,重点对以债务转为资本、债转股、修改其他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通过举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已严重困扰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企业发展步履艰难。解决国有企业高高债的良性办法就是现实、科学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利用经济的和金融的各种手段实施债务重组。通过债务重组,达到激活一批企业,再生一批企业,而又以牺牲银行贷资金为代价的目的的。那么,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的支持实施企业债务重组,以解决好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问题呢?笔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杨 《商》2012,(13):65-65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的加快、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在我国也是日渐重要,伴随而来的就是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进步。但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种不确定因素经常使得企业在经营中出现财务困难、业绩下滑,面临经营失败,而经营失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偿债困难,债务重组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本文仅对债务重组过程中会计核算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于青 《北方经贸》2014,(7):145-14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因其内部经营管理不善或者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资金出现短缺状况,从而无法及时的偿还债务,此时许多陷对入了财政危机的企业就通过债务重组来解决债务纠纷。债务重组在我国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债务重组对企业的财务影响,对债务重组在企业中应用的启示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金融一元化程度越来越深化,金融界中的一点儿风吹草动就能对很多企业产生影响,所以现在很多公司对债务重组问题非常看重。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债务重组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债务重组在政策法规不完善、不符合一致性原则、违背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财务上存在的问题等地方的不同,并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希望可以对债务重组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企业和公司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业务重组,不仅使企业可以在制度和治理结构上实现变革,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力。但目前企业债务重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造成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个别企业认为债务重组“一组就灵”,盲目重组。对重组损益的确认及其会计处理不完善,如对于债务人而言,债务重组中获得的重组收益.一次性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但有时候债务人受益过程较长,可能覆盖一个或几个会计期间.一次性计入损益的方法会造成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不合理.有悖于资本保全的原则。重组收益被列入营业外收入以后,增加了当期利润.多缴纳所得税,但实际上并朱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而现金流出会抵消债务重组收益的好处。造成短期内企业资金的紧张.违背了债务重组的初衷。对于债权人而言,通常会把债务重组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记入了当期损益,但实际上损失并不完全归属本期。债权人进行税前抵扣,转移税前利润,会出现少纳税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以期对企业债务重组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债务重组在实际中大量出现。依照理论,债务重组可以有效地实现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本文就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可能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宏观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监管大环境下,债务重组可以帮助陷入财务窘境的企业解决部分债务问题,对ST公司短期内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债务重组中实现“摘帽”,取得发展新机的同时,压力和风险不容小觑。文章以ST公司中的××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其开展债务重组的动因及重组后得到的财务绩效,以此发现和总结了ST公司债务重组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改善重组效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商》2015,(4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重组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出现,从此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企业重组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快速发展、加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及方法。本文从会计基本原理和我国法律法规中所涉及到的关于企业债务重组的基本原则出发,对我国企业债务重组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债务重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有企业债务较重,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要摆脱困境,其出路在于对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即可通过银行参与国企股权、中介机构接管债务、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强强联合等方法来减轻债务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政府与应对重组企业适当参与和管理,负责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规则的制定,确保国有企业通过债务重组,一方面能摆脱当前困境,另一方面又确保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晓灵  谢平 《财贸经济》1994,(12):13-17
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和经营机制转变问题已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巨额的债务(主要是欠国家专业银行的贷款)又是最突出的问题.如果债务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其他举措,如产权结构转变、股份制改造、资产存量调整、产品方向转变、企业兼并和重组、企业技术改造等均难以进行.另外从国家专业银行角度看,被国有企业占用的大量不良贷款(债权)使银行的资产质量恶化,大量贷款本息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还要不断向这些国有企业注入新贷款,这会使贷款信用机制受到损害,同时也是专业银行转向现代商业银行改革的一大障碍.因此,企业的大量不良贷款债务已在企业改革与银行改革之间形成死结.研究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问题,寻找一种可行的方式解开这个死结,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孙华 《品牌》2010,(10)
通过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发现债务重组准则的会计处理仍存在某些问题,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很大,我们应该对现有核算方法进行修正和完善,让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能够合理真实地反映债务重组的经济本质,从源头上控制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本文拟从现行债务重组准则出发,依次从债务重组准则制定过程的环境缺陷、实施的管理缺陷以及公司债务重组的不良动机来分析现行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重新定义债务重组的概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准则的出台使得一些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原本利用旧准则,将债务重组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行为不再得以实现。本文将就新旧债务重组事项的差别及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企业在债务重组方面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新债务重组准则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债务重组准则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债务重组准则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对进一步完善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李婷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72-174
自2007新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实行以来,新的债务重组准则在企业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债务重组准则对规范债务重组行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有积极地意义。现行准则虽然是根据变化后的市场环境的特点在旧准则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但是准则在会计实务中也遇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重组利得的讨论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就重组利得的确认问题展开分析,从分析现行利得处理方式的客观必然性入手,其次主要围绕利得的确认需要解决的应否确认、如何确认以及何时确认三大问题提出目前该准则尚存在的争议与问题,管理层利用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最后就问题从两大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然而国企改革中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经营过度依赖负债的实际问题却日益严重,国有企业要提高经营效率,就必须通过调查其自身的资本结构,挖掘资本结构的效益潜力,实施债务重组和权益重组,才能真正摆脱高负债,高风险的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