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经济特区的创设与发展阶段做出了卓越贡献.邓小平改革与开放理论指导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为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总设计师。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了大量的精辟的论述,如“关于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关于依法治国的方针和任务的论述”;“关于依法治国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的论述”;“关于实现依法治国的途径和保证的论述”等,逐步形成我国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3.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为了建设经济特区,国务院、中央军委从广大的基建工程兵中挑选了两万名精兵强将开赴深圳,于是就有了两万基建工程兵建设深圳的壮举!随后,又有了大批的复转军人参与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26年前,深圳作为沿海边陲的一个荒芜人烟、偏僻落后小镇。短短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区一代又一代“拓荒者”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和刷新闻名世界的“深圳速度”,以科学的发展观,打造了一座神奇的城市,打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的理论,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事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决策。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发挥着试验,探路和积极推动的作用,并以自己宝贵经验为丰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贡献。”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从其提出,发展到获得普遍的指导意义,无不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全过程。当前,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进程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宝 《发展》2008,(11):25-25
一、“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航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1979年1月1日,邓小平正式访美,标志着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刚刚拨乱反正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之后,总设计师邓小平指明了中国改革发展的航向,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将四个沿海开放城市设为经济特区;随后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将继续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至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是创办和发展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他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敏锐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厚重历史感和鲜明时代感的特区建设思想。他首次提出“经济特区”的新概念,指出创办经济特区是一个“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实验,并对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邓小平特区建设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极大地丰富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杨岚 《辽宁经济》2010,(10):96-96
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是中国外交思想的开创者。邓小平外交思想作为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而且这种影响将持续而深远。新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外交思想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近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大胆创新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实践,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  相似文献   

9.
<正> 24年来,深圳经济特区依赖“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的独特成长道路,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外商投资经济不仅构成深圳经济特区重要的微观基础,而且外商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最重要内容,有力促动了经济特区的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入世贸后,我国根据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统一性原则所作出的承诺,使经济特区利用特殊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的作法受到一定约束,虽然经济特区的一些特殊经济政策仍然可以保留,但必须转换思路,主要依靠先行优势和移民城市具有的大量战略性资产,参加跨国公司本土化,培育深圳经济特区核心竞争力,建成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何佳声 《特区经济》1998,(10):26-27
<正> 邓小平建设特区的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赋予时代的特色。 (一)举办经济特区的理论准备 社会主义国家兴办经济特区是件前人未干过的新生事物。举办经济特区有否理论依据?是否“离经叛道”?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全国性大讨论后,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带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团,赴港考察房地产业,从马克思的“级差理论”受到启发,曾提出“可考虑在深圳划出一块地方,对人员往来实行特别的管理,那么深圳的‘级差地租理论’就会大大提高。不说别的,只说建房卖给香港人住,我们就可得到一种特别利益”,“增加级差地租的收入,自然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些见解,虽未提出办特区的构想,但已闪耀出“办特区”的思想光辉。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率先组织广东理论界翻阅了许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日益国际化的思想外,最引人注目和兴趣的是列宁在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苏联“新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