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2005年开始汇改至今,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达20.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带了收入减少、国内采购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竞争力下降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慎重选择计价货币,选择适当结算时间;采取适当保值措施以及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外汇业务防范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2.
章旌 《沪港经济》2009,(6):38-39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一词屡屡见诸报端。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走出去”的动作确实接二连三。目前出台的政策,就是尝试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开通内地与香港4种货币的“支付互通车”,并将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是否开通其他币种的跨境支付业务;二是在沪粤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相似文献   

3.
在谈人民币国际化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货币国际化是什么意思,就是某一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发挥计价、结算和价值储备的功能。人民币能不能走出去、最终能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发挥这三个方面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不是只靠我们的主观意愿单方面就可以决定的,而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但是。国际市场是根据什么来决定的?最后的功课要做在国内。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这一次真的升值了。尽管很多人不喜欢用“升值”这个词,在他们看来,这个词太敏感,容易让人想起国际压力,想起失业率,想起亚洲金融危机……“意外”吗?也许,因为很多经济学家都这么说。国内、国外的,还有那些喜欢被称为经济学家的官员。可在早些时候,他们曾众口一词地判断,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速会减缓。难道消息灵通的他们,当时就没有考虑到人民币升值这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初级阶段,并呈现钞结算和银行渠道结算并举、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可兑换同步推进、市场推动和制度安排相结合四大特点,有别于全球主要货币国际化路径。从自身特点出发,在人民币境外需求和自由兑换方面局限性双重因素作用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下一阶段应采取“强制度”模式。当前.应将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切入点,完善制度设计和安排,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阶段性突破。  相似文献   

6.
在10月15日举办的第106届广交会上,企业用人民币结算的份额开始增加,来自中东、东南亚的客商大都愿意用人民币结算。实际上,在人民币比较坚挺的情况下,用人民币结算,能够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笔者认为,目前人民币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的盈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7.
再论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快车道,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完全正确的,但目前推行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形势下,以人民币贸易结算为突破口的国际化难免导致新增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推行本币计价比推行本币结算更为重要。人民币国际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人民币,而忘记资产与货币的币种结构问题。所谓人民币回流问题,从中国境外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只是对中国人民币债务的境外持有者提供多高回报的问题。在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债不再安全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用人民币资产置换美元资产的意愿强烈。依靠满足这种意愿人民币国际化固然可以取得进展,但中国必须考虑清楚为此需要付出的代价。总之,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在明确目的、看清方向、细致规划的前提下,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跨境人民币结算开展四年以来,新疆已与哈萨克斯坦等4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结算规模不断增加,2012年跻身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量西部十省区第一。然而,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却很小,其中,跨境人民币的清算渠道少、使用量小和接纳量低是影响中亚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最大障碍。因此,拓宽跨境人民币结算渠道,构建顺畅、便捷的跨境人民币流通渠道,通过向中亚国家的中资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加大中国政府援助项目人民币贷款的比重等是解决新疆与中亚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4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此举意味着人民币实现了在国外担当计价和结算工具的重要跨越.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质性步伐。同时.一个充满了战略机遇和重大挑战的征程也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中国走出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产品走出去,二是企业走出去,三是金融走出去。金融走出去最关键的是人民币走出去,即实现人民币的全球化。在后危机时代,金融是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提升我国走出去品质的战略抓手。我们要真正提升金融走出去品质,一要优化金融走出去的载体结构,做大做强金融机构;二要优化金融走出去的产品结构,提升金融知识产权状态;三要提高人民币的社会主义运用水平,科学推进人民币理性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李小鸥 《走向世界》2011,(16):95-95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在世界文坛上颇具影响的一位美国作家。他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以出卖体力为生,后来逐渐成为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2.
在可持续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对SNA为核心的国民经济账户作了部分修改,但始终没能把环境核算与经济核算有机地融为一体。本文在分析不完善的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未来”账户和调整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初步设想,并进行了案例研究加以实证。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征 《特区经济》2009,240(1):143-144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比较研究"北京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3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继续稳步前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发展也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  相似文献   

14.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5.
王建华 《上海经济》2014,(11):18-21
俗话讲: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穷”与“富”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而在小同状态下产生的思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胡适先生指出,时势生思潮,思潮造时势。对于时势总体状态的把握是思考的结晶,称之为“思”,将这一成果转化为改造推动时势的方法与途径,称之为“道”。  相似文献   

16.
“世界历史”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特指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它对“类”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打破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从而清除了当代“类”意识生成的地域性障碍;二是它突出了人类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促进了个人本位向“类”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全国十大美院掌门人交流时曾说,城市建设需要仔细研究土木建筑的布局,要让人看着舒服,能体现出自然之美。城市建设要有艺术感觉。城市的建设者要把城市当作自己的作品关键是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使其有个整体的艺术感觉和自然环境。如何把城市形象建设搞好,为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形象宣传理念,应葡萄牙葡中合作发展促进会、西班牙VILLAVA政府邀请,市委宣传部赴西班牙和葡萄牙城市形象宣传及城市文化设施考察团一行6人于2010年2月19日至3月1日先后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萨拉戈萨、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和艾佛拉市进行了考察交流活动,拜访了科里亚多比利亚尔瓦市政府和西班牙第三大报纸《道理报》,同时考察了葡萄牙《新闻日报》。融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正是西方城市形象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重庆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观念和理论的变化,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地学理论如此,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9.
变"废"为"宝"     
厦门东海洋水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位于水产资源丰富的东南海滨城市-厦门,是福建省较大的一家真章(学名:真蛸Octopus Vulgaris)精加工产品出口基地.该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成功地从真章下脚料中提取出具有海洋生物活性的人类长寿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并顺利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厦门市政府的嘉奖.该项目是厦门科学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观点的评述,认为创新的外延是广阔的,根据外延的不同,创新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我们通常所讲的创新系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主要是强调创新主体(或称实现主体)是属于我们国家;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侧重现代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强调宏观性、系统性、目的性,更强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