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由于银行机构的脆弱性以及我国银行业自身的特点,银行面临着更多的危机风险。随着银行改革的深入、金融竞争的加剧以及各种环境的发展变化,加强危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是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晓婷 《新金融》2009,(4):35-38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和次贷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本身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对危机的产生机理和管理策略的研究,从而防止风险转化为危机的可能性。本文首先从现阶段危机的种种表现出发,其次从银行的本质特点、评级机构和监管体系的缺陷来分析危机出现的深层原因,并相应进行有效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信用经济条件下,存款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有其深刻的必然性。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经营中存在着高度的内在风险,而这种风险一旦外化为银行危机,则会产生高昂的社会成本。我国在金融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金融风险日益突出并可能演化为危机,同时,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对其加以防范和化解。因而,我国亟需引入存款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了108个国家在1980-2009年的样本数据,采用随机系数Logit模型,研究了宏观因素冲击对于银行危机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宏观因素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银行危机中具有明显的差异;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风险暴露是银行危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且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银行危机的发生原因也逐渐发生变化。因此,与时俱进地采取某些监管措施,例如限制银行贷款增速、监控银行跨境资本流动、控制外债规模等,有助于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肖崎  黄翠敏 《新金融》2015,(5):37-40
次贷危机后,我国金融脱媒加速发展,使得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脱媒的现实表现,重点探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负债、资产、利润和风险四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双重冲击的叠加,"欧债五国"银行产业已经陷入全面衰退。研究显示,"欧债五国"的宏观金融环境不断恶化,导致银行产业的资产质量显著下降。目前,"欧债五国"银行产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资产减记风险、信用评级风险和银行挤兑风险。如果不加以积极治理,"欧债五国"银行产业可能将崩溃。  相似文献   

7.
对于银行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则会演变成银行危机,乃至会对社会金融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从内生性突发事件和外生性突发事件出发,探讨了“蝴蝶效应”导致发生局部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运用外部性经济学原理,对银行突发事件的负外部效应和风险溢出进行了探讨。对于突发事件与银行危机的解决,可以从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两个方面加强治理: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央行要发挥金融稳定职能实施外部援助,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管理层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防止工作人员道德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乔海曙  张贞乐 《金融论坛》2006,11(11):48-52
对于银行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则会演变成银行危机,乃至会对社会金融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从内生性突发事件和外生性突发事件出发,探讨了“蝴蝶效应”导致发生局部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运用外部性经济学原理,对银行突发事件的负外部效应和风险溢出进行了探讨。对于突发事件与银行危机的解决,可以从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两个方面加强治理: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央行要发挥金融稳定职能实施外部援助,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管理层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防止工作人员道德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李俊 《西南金融》2011,(3):40-43
随着主权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欧元区政府的流动性危机正逐步转变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欧元区沉重的债务负担为区内银行体系大量持有主权债务埋下了伏笔,同时伴随着银行业不合理的资金来源结构以及"对手方风险",很容易引起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爱尔兰危机的爆发,正是主权债务危机向银行体系蔓延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跨境金融关联视角对宏观审慎政策能否抑制国际性银行危机传染这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时期遭受冲击的10个代表性国家作为样本,构建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探讨本国及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协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本国系统性银行危机传染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会显著增加本国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本国信贷的影响比对房价的影响更明显,本国及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协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会显著降低本国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在调整银行危机指标及考虑贸易关联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后,研究结果依然保持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对于中国政策当局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