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成  王焱 《金融纵横》2007,(11):13-16
本文利用我国2001年1月至2007年3月的数据对居民储蓄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现实情况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逐步发生变化;我国股市交易与居民储蓄存在联动效应,居民主动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在增强;但两者之间的影响幅度还相对较小,这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幅较大等现实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我国2001年至2007年3月的最新数据对居民储蓄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现实情况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逐步发生变化;我国股市交易与居民储蓄存在联动效应,居民主动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在增强;但两者之间的影响幅度还相对较小,这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幅较大等现实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1—2007年8月的最新数据对居民储蓄与股票市场之间联动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逐步发生变化;我国股市交易与居民储蓄存在联动效应,居民主动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在增强,但两者之间的影响幅度还相对较小,这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幅较大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从资产需求理论出发的理论分析、对我国现实情况进行的剖析,以及利用2001~2007年3月的最新数据对居民储蓄与股票市场之间联动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逐步发生变化;我国股市交易与居民储蓄存在联动效应,居民主动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在增强,但两者之间的影响幅度还相对较小,这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幅较大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居民储蓄投资与资产投资热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对于居民储蓄的分流效应.基于相关理论与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基本假设,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居民储蓄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热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回归模型.发现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对于储蓄的分流效应很大,但是股票市场的活跃对储蓄减少的分流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刘帅帅 《中国外资》2011,(12):66-68
本文利用2001年至2010年的最新数据对国内居民活期储蓄与A股市场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显示: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在逐步的发生改变;国内居民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正在加强,但是居民的活期储蓄和股票投资之间的影响幅度还有限,这与我国居民储蓄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动幅度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1年至2010年的最新数据对国内居民活期储蓄与A股市场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显示: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在逐步的发生改变;国内居民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正在加强,但是居民的活期储蓄和股票投资之间的影响幅度还有限,这与我国居民储蓄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动幅度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成  王焱 《金融论坛》2007,12(7):26-32
从资产需求理论出发的理论分析、对我国现实情况进行的剖析,以及利用2001~2007年3月的最新数据对居民储蓄与股票市场之间联动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逐步发生变化;我国股市交易与居民储蓄存在联动效应,居民主动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在增强,但两者之间的影响幅度还相对较小,这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幅较大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玲玲  孙海霞 《上海金融》2012,(12):13-18,120
本文构建了居民银行储蓄模型,并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全面检验了1992-2009年股市对居民储蓄资金分流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时段检验发现,我国股市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分流作用在1997年以后的时段内变得更加明显。长期协整关系却表明,与国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等经济基本面因素相比,股票价格和成交额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偏弱,这可能是我国股市的高波动性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实证分析了股票投资、股票交易和债券投资三种投资方式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模型因素的全面性和拟合优度,加入了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变量。研究中使用EG两步法和Johanson协整检验两种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避免了单一方法估计产生的偏差,提高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经研究认为,可支配收入、股票投资、股票交易和债券投资与居民储蓄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可支配收入是储蓄变化的主要因素,股票交易与居民储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模型,揭示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最优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最优储蓄增加。随后,我们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居民储蓄的作用都是显著的扩张性影响。根据现阶段中国居民高储蓄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的事实,并结合原因探索,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有效利用现阶段人口红利和居民高储蓄以及降低未来居民储蓄倾向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月份居民储蓄增速则放缓,表明股市对资金的吸引作用。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显著高于周边国家。股市对于居民储蓄存款的虹吸效果显著,未来1年内可能仍将有大量居民存款流入股票市场。A股市场资金宽裕。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我国储蓄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世界高位,但另一方面,“储蓄不足”问题也较为明显。随着贷款购房者增多,居民用于归还自身债务的被动储蓄增多,资金流入房地产部门,使得其他企业部门获得资金的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利用2018年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开展的江西省居民家庭专项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住房套数和房价预期对居民主动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住房套数与居民主动储蓄率显著负相关,房贷支出加大压低了主动储蓄率;房价预期与居民主动储蓄率显著正相关,并且房价预期的影响是异质性的。“一正一负”的作用力不仅吸收了居民当期消费,也透支了未来的居民消费。资金过多流入房地产市场,挤占了实体经济发展资源,造成居民“储蓄率高”与“储蓄不足”现象并存。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我国储蓄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世界高位,但另一方面,“储蓄不足”问题也较为明显。随着贷款购房者增多,居民用于归还自身债务的被动储蓄增多,资金流入房地产部门,使得其他企业部门获得资金的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利用2018年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开展的江西省居民家庭专项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住房套数和房价预期对居民主动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住房套数与居民主动储蓄率显著负相关,房贷支出加大压低了主动储蓄率;房价预期与居民主动储蓄率显著正相关,并且房价预期的影响是异质性的。“一正一负”的作用力不仅吸收了居民当期消费,也透支了未来的居民消费。资金过多流入房地产市场,挤占了实体经济发展资源,造成居民“储蓄率高”与“储蓄不足”现象并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模型,揭示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最优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最优储蓄增加.随后,我们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居民储蓄的作用都是显著的扩张性影响.根据现阶段中国居民高储蓄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的事实,并结合原因探索,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有效利用现阶段人口红利和居民高储蓄以及降低未来居民储蓄倾向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我国1991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实际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费雪效应相反,我国通货膨胀率与股票收益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在对解释这种负相关关系的波动性假说(the Variability Hypothesis)的检验中,发现该假说能够解释我国股市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之间所呈现的这种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我国股市持续向好,居民储蓄资金不断向证券市场分流,银行的组织资金工作面临着股市分流居民储蓄存款的现实问题。本文就证券市场对储蓄存款分流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广西2008至2012年的储蓄国债发售、银行代客理财资金和储蓄存款规模这三大主要金融投资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与主要金融产品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储蓄国债与其他主要金融产品存在互动影响关系,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能够传导至储蓄国债的发售.此外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储蓄国债和其他金融产品销售具有阶段性同步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清河县为例,对县域居民储蓄与城乡居民收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县人均储蓄余额与县域城乡人均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最后,为增加农民储蓄及收入,本文从优化居民储蓄政策,增加县域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到底我国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如何?本文采用居民一年期储蓄增加额、年均收入水平、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数据,对传统货币需求模型进行调整,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储蓄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时差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储蓄与利率之间的滞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名义利率对储蓄具有正向影响且存在显著的滞后一期效应,但实际利率对储蓄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