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原有的法律、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将作相应的修改,质量理念也发生较大变化。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因此,有必要了解质量新理念并灵活运用之,这将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1安全和卫生:质量的热点从家用电器、纺织用品到装修装饰材料等,人们对安全是十分关心的。其中“防治餐桌污染”,与确保人民健康更是密切相关。有关部门已全面部署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存在较多质量问题的食品进行专项抽查,严禁使用或添加“吊白块”、“毛发水”、“石蜡”、“滑石粉”…  相似文献   

2.
《深圳质量》2004,(2):27-27
春节前夕,为确保市民消费质量安全,让百姓过上安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我局对食品、家电产品等4大类10种产品实施了质量监督抽查,抽查产品重点放在大米、面粉、肉制品等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节日消费热点产品。从抽查结果来看,我市食品、小家电产品总体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雍虎 《上海质量》2004,(10):13-17
食品安全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食品的质量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健康。近日,由市质监局委托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进行的“上海市民食品质量安全认知度”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部分市民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普遍提高,60%以上的市民知道QS是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醋等食品的质量标志,多数人在选购时会把食品安全看作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我区小麦粉等五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五类产品质量状况我区五类产品质量状况总体不尽如人意,产品合格率为88.6%,其中大米质量最佳,合格率为99.5%,其它依次为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食醋。食醋质量最差,合格率为44.1%。五类产品质量状况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规模小,大多数为个体小作坊式企业,这些小企业生产条件差,企业对原料、生产过程、成品无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生产工艺落后,无标生产情况仍大量存在。各类产品检验情况及质量状况分析1、小麦粉产品检验情况及质量分析本次专项监督抽查抽取小麦粉…  相似文献   

5.
4月3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就质检总局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和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汇报。 李长江在汇报中说,自1996年至今,质检总局组织抽查了全国4003家企业的5232种食品,同时,全国地方质检机构对国内食品生产企业共抽查450万家(次)。2001年9月至12月,组织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小麦粉、酱油、食醋、食用植物油、大米等5类食品及其生产企业,开展了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和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  相似文献   

6.
抽查范围 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质检总局近期组织对大米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8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8.3%。  相似文献   

7.
抽查范围 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质检总局近期组织对大米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8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8.3%.  相似文献   

8.
食品的质量安全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今年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的重点。近期,国家质检总局相继对婴幼儿米粉、茶饮料、罐头、膨化食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大中型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而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不重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原因,生产的产品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上半年,浙江质监局对小麦粉、食用油、调味品、乳制品、饮料等42种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实施了省级定期监督抽查,检测项目涉及理化营养指标、有毒有害物质、农残药残项目、微生物污染、违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和食品标签7大类,累计抽查4396家企业4645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5.7%。  相似文献   

10.
9月18日~19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了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产品质量进行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和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基本条件专项调查。产品质量监督司纪正昆司长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1.
质量是繁荣之本,是全面奔小康的保证,质量是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提供安全与健康的前提。2003年全区质监工作会议提出“1668”工作目标和“创建名牌”、“以质取胜”战略,为提升广西产品质量绘制了宏伟蓝图。会议提出在7月底前完成小麦粉、大米、食用油、酱油、食醋5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的基础上,将启动肉制品、乳制品、茶叶、饮品、调味品等新5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旨在逐步提高广西食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健康。加强监督与服务,扶持企业抓质量、创名牌、上水平,树立一批广西名牌产品,通过免检和原产地域…  相似文献   

12.
《监督与选择》2004,(2):D009-D010
一、食品类投诉降幅较大 食品类投诉今年降幅最大,分析原因主要为:一是近年来市政府对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行业加大整顿力度,实施了“食品放心工程”;二是食品作为国家质检总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三重一大”活动中的“一重”,加大了打假力度;三是市质监局始终将食品列为监督抽查的重点产品;四是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  相似文献   

13.
"双查"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和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基本条件专项调查; "双查"目的:摸清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五类产品质量状况和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警钟 《质量跟踪》2001,12(10):30-30
针对当前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部分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产品的所有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据悉,本次专项抽查的重点是检查危及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主要项目,确保产品符合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02年首批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是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和食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大米、面粉专项打假活动的通知》要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质量技术监督局近两年对小麦粉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以下简称增白剂)情况进行了监督抽查。经查在生产和批发销售环节抽取的25家企业、25个品牌的小麦粉,加入增白剂的21个品牌,占抽样数的84%。且过量使用增白剂的现象比较严重。然而在这21家加入增白剂的小麦粉标签上却没有家据实标出。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明确规定:“除单一配料的食品外,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配料表”。即使是复合配料,“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标出”。“…  相似文献   

17.
食品用塑料容器制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质量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今年5~6月间.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对本市生产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日前向社会公告了质量监督抽查的结果。(详见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http://www.shzj.gov.cn“抽查公告”)。整体产品质量良好,消费者可放心选用。  相似文献   

18.
蔡美萍 《江苏质量》2002,(11):36-37
今年8月1日起,江苏开始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五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凡是在江苏辖区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必须具备保证食品质量的必备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汪》,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加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食醋、酱油产品经严格审查,在全国率先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现场审查。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以来,广东省质量技监系统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的监督抽查力度,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严格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严查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不断提高抽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虽然全省质监系统食品抽查总批次比上年增加10783批次,总批次增加26%,但合格率却仅提高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二OO二年四月十日向五类食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企业代表授匾:广西银雪兄弟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骏弛牌、黎雪牌小麦粉桂林市大米厂 力源牌大米河池市粮油总公司 瑶山牌大米上林县广发精米加工厂 白圩牌大米南宁市沙井粮库 桂井牌花生油合浦县利康花生油厂 浦康牌花生油南宁市酱料厂 铁鸟牌酱油、食醋柳州市食品总厂 龙珠牌酱油梧州市花山酱料厂 香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