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债务重组是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也是企业面对财务困境可能做出的一项重大选择,其重组结果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而新债务重组准则允许企业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因此债务重组可以直接增加债务方的总利润,这种改变是否会导致企业在选择重组方式时更倾向于债务重组呢?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中国沪深两市公司的债务重组的相关数据,得出了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运行状况的一些结论,并对准则更加合理规范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设想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1994年以来,随着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开始被人们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理论界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债务重组思路,实际部门也积极进行了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问题□中信国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林义相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我国国有经济健康运行的巨大障碍。债务重组是国有企业改革和进一步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由于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形成原因很多,解决过度负债要牵涉的面很广,有关...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就是把债权转为股权,一般来说,它可发生在任何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像企业债权转股权、企业内部的集资转股权、银行在企业的债权转股权、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权转股权等。但就目前具体操作的情况,国内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初衷是将债转股作为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国有企业社会负担的一个重要措施提出来的,从世界各国进行债务重组的经验看,债务重组可以采取“银行和解协议”、“法庭和解协议”、“破产和清算”、“债务出售”、“债务归还”、“债务证券化”、“债转股”等,从不良资产程度和对回收率的预期看,债务重组可依次分为催收、一般性重组、债务延期或避免、债转股、破产诉讼等,究竟采取哪种债务重组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不良资产的程度,其次取决于债务重组在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受到的约束,而我国现实的情况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引起的,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基本上是对称的,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债务重组只能是银企合二为一的整体重组,这种整体重组既不能实施大规模破产清算的“硬”措施,这样地造成社会不稳定和大的金融风险,但又不能实行像催收、一般性重组、延期、免息、免债的“软”措施,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银行、财政的承受力不行,债务重组证券化现在又不具备条件,经过综合考虑权衡利弊,收益、成本比较最后才选择了债转股这一形式是把债转股当作权益之计,仅仅为了企业脱困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还是把它当作治标治本的措施,为改变 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治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着“债转股”这一资产重组方式运作的成败,其实,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解决方案早在1993年就讨论过和建议过,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其原因便是认为国企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是资产负债率过高,利息负担重。所以改革措施多在如何降低负债率、如何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上下功夫,在更深层增加新投资和推动创新方面明显不足,结果不仅没实现“脱困”,反而还使人们对改革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会如此,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找准“解困”的关键点,如今国有企业脱困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选择了债转股这种方式,分别成立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国家经贸委首批一次圈定了108家债转股企业,从北京水泥厂的债转股开始,到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实施了债转股,以这样快的速度实施,似乎让人感受是件很容易做的事,是为了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必须马上完成似的,故而对债转股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债转股的实质及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债转股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改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根据是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及国有企业不断亏损的原因不是资产负债率高、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根据是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及国有企业不断亏损的原因不是资产负债率高、利息和税收负担重,而是经营机制没改变,有效治理结构没建立起来,更谈不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故而企业资产盈利能力低下,亏损逐年加大,银行贷款也就越来越多,债务也就越来越大,恶性循性。  相似文献   

5.
邱连强 《经济论坛》1997,(17):26-27
实施企业重组战略实现企业更快发展□邱连强本文针对国企低效运营的现状,提出国有企业必须灵活运用企业重组发展战略,以早日步出困境;然后结合资本市场,分析了国有企业如何因企制宜,多方位地实施包括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等主要内容的企业重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企业“...  相似文献   

6.
企业债务重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通过对企业债务重组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对这四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然后又针对所指出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配套措施--合理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建立相应的中介机构,规范政府行为;关于债务重组中重组损益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债务重组真正地发挥其积极折作用和效果,能够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国有企业脱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之间的兼并目前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在此,对兼并活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企业兼并中亏损企业的债务重组问题 困扰国有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债务额过大。亏损企业因其债务过大,造成无人敢对其实施兼并,严重地妨碍了国有资产存量盘活和优化重组,如不设法尽快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包袱,使其轻装前进,则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必然步履维艰,对亏损国有企业扭亏为盈、破产倒闭、兼并重组等都将成为空话。 针对亏损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的情况,各级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适当延长还贷期限、银行贷款转帐停息和债权——国债互换等办法。应该说这些办法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庞大的历史积淀下来的负债问题。  相似文献   

8.
负债过重是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如何解决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单纯地从怎样偿还银行贷款角度考虑问题,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国有企业的负债问题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一特定经济环境下产生形成的,机制问题不解决,即使旧的债务解决了,新的债务又会形成。因此,必须将减少企业负债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两者结合起来统筹解决。以债务关系重组为契机,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可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经营主体和竞争实体,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中,最终解决银行债务问题。  一…  相似文献   

9.
李海军 《经济师》2000,(12):118-119
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对银行保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 ,对企业而言 ,是一种债务重新分化组合的过程 ;对银行而言 ,则是一种债权客体的转移过程。各家银行既不能漠视企业重组这一现实而无动于衷 ,也不能盲目地为迎合重组而失去自身的发展机会。作为银行 ,要看到机遇所在 ,支持企业资产重组的发展。因为企业重组是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 ,应当从国家整体利益的大局出发 ,积极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应该从自身发展机遇上去支持企业重组的发展 ,应该看到企业重组既是我国企…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债务重新分化组合的过程;对银行而言,则是一种债权客体的转移过程.银行既不能漠视企业重组这一现实而无动于衷,也不能盲目地为迎合重组而失去自身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1.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我国近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因此探索近代中国的企业债务重组制度思想兼具现实镜鉴和历史价值;但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阐述具体历史过程和审视某些历史观念上,而缺乏对企业债务重组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读.文章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考察了近代中国家族企业债务重组的思想渊源和制度设计,以及这一制度思想的演进情况.研究发现:(1)西方破产免责思想在清末的传播与应用推动着中国传统债务清偿制度向近代债务重组制度转型,并促成了债务重组制度在家族企业中的实施.(2)儒家伦理在近代中国的家族企业债务重组制度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近代中国的家族企业债务重组制度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企业主导型、银行主导型和信托公司主导型三个阶段,这是近代中国企业债务重组制度思想臻于成熟的表现.文章不仅为我们认识近代中国的家族企业债务重组制度思想提供了一幅较为完整的图景,而且也在如何化解道德风险激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强化债务重组效果等方面为当前的企业债务重组实务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债务重新分化组合的过程;对银行而言,则是一种债权客体的转移过程.银行既不能漠视企业重组这一现实而无动于衷,也不能盲目地为迎合重组而失去自身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3.
结构性去杠杆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的基本思路,而国有企业去杠杆是结构性去杠杆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数据,基于PSM-DID模型探讨改制重组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其作用机制。统计分析表明,在研究样本期间,平均有6.30%的国有企业被改制重组,且主要被民营企业并购;改制重组的国有企业杠杆率低于未改制重组的国有企业杠杆率。计量分析表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可显著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其作用路径在于:改制重组可以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创新与生产率提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内源融资能力提高,进而降低企业的杠杆率。鉴于此,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放松对国有企业并购融资的限制,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去杠杆,进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债务重组,即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调整其原有债权债务关系的活动,在当前的中国经济生活中具有显著的意义,它对于改善我国企业不合理的债务结构,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了破产程序费时耗资,社会震荡等消极因素。然而,90年代以来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债务重组尝试,暴露出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在债务重组的界定,债权人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非现金资产计量基础,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的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五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分析了铁路企业对债务重组准则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进入债务重组后,由于采用了前述的各种重组方式,特别是通过债务转为资本进行债务重组,是企业重组后的权益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债务重组的会计报告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后的银行信贷对策●杨磊连才文斌为使银行信贷资产能在国有企业进行债权债务重组后得到保全,应本着积极参与,落实债权债务,确保信贷资产安全的原则,积极实行银企同步改革,从而加速银行的商业化进程。1、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把落实企业重组后的债权债...  相似文献   

18.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政部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中,企业债务重组准则与旧的比较,在重组定义和方式上,在关于债务人、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和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等方面都作了适当的修订.文章着重论述了这些修订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交易,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具有的意义以及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项丽华 《经济师》2012,7(3):172-173
2006年2月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修订(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修订后的新准则在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极大地规范了企业的债务重组行为,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重组后的损益分析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文章从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出发,以华光水泥厂债务重组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指出债务重组这种方式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债权人、债务人两方面论述了铁路多经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意义,并重点论述了执行新的债务重组准则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铁路多经企业对债务重组准则如何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