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技术原创中找“饭”吃,求专利保护中挖“金矿”。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走出一条民营企业生存发展新路。拥有30多家技术服务中心,专利和核心技术总数达到200余件的中大公司靠的就是:技术原创化、产品标准化、制作工艺化、经营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一个村庄,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  相似文献   

3.
“以前见到质量技监局的执法人员就像是老鼠见到了猫,如今,我们企业一遇到问题最先想到的就是找他们帮忙……”这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一位企业负责人的心里话。近几年,太原市质量技监局尖草坪区分局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变生硬的“执法”为切实的“服务”,真正成为群众和企业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4.
慧根与会跟     
《乡镇企业导报》2010,(5):56-56
这年头企业找人,人找企业,都是在找最佳的契合对象。懂得选才、用才、留才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屹立不倒,长长久久。用错了人,小则浪费经营成本,大则可能动摇企业生存的根本。而企业老板用人,最怕用到“傲”、“笨”、“懒”、“慢”、“贪”的人。  相似文献   

5.
找工作真是个可怕的经历:我们就像是超市里的大白菜一样,放在货架上被人任意挑选。而最糟糕的是,我们等啊等啊,眼巴巴地看着身边的竞争者们纷纷跳进了别人的篮子里,自己却成了最后剩下的那一个。我们的主顾究竟想要什么呢?他们的心思可真难猜。就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面试背后的“潜规则”吧。  相似文献   

6.
现代“这居装修”,正打着美丽的旗帜,诱我们“引狼入室”,这是一个个熟视无睹的故事,这又是一个人“害人杀人”的故事,它,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身家性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让企业“不找市长找市场”的话说得不少,企业领导也极想去“找市场”,可轮到实际却时常是情势不由人,其时间和精力让“市场找”去不少。 此也并非“危言耸听”,有记者到川东某县肉食品公司采访,一位副总经理说:“我们最苦恼的就是接待各级政府官员,一看到车子开进厂门就紧张! ”怎么个“紧张”?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该公司就来了三拨人:市委副书记来检查,省某管理部门来视察,外地一家政府参观团来考察。因为总经理出差在外,在家的6个公司领导分头接待,还不得不推掉与深圳一家公司的商业谈判。该公司接待多的时候,一…  相似文献   

8.
如何才能做到一段时期内准确地识别人才呢?我们通常采用的信度和效度考核非常必要,如果再配以“观相识人”考核就能做到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对“创造性”特殊人才的考核,“观相识人”手段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许多到海尔参观过的人回来后都有一个感觉:“海尔的许多口号我们都提过,很多制度我们也有,为什么在我们企业没有效果,在海尔却这么有效呢?”很多人甚至认为:“海尔让人参观的都是‘公开部分’,还有许多管理的秘密是不公开的”。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海尔成功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相似文献   

10.
“你找我们老板啊?”来访的人刚踏入芯原微电子公司(以下简称芯原公司),公司的保洁员就好奇地凑过来,压低嗓音说:“我们老板忙得很,老在外国跑。是赚大钱的。”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10,(3):74-76
核心问题:保险营销员应该找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准客户?如何给客户定位? 当事人档案:戴丽,合众人寿山西分公司保险营销员,进入保险行业半年。 疑难陈述:要想成功就要不断拜访,然而,虽有“拜访量定江山”一说,但同样的拜访量,却有收获多少之分,成效大小之别。这说明拜访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拜访,拜访客户前要解决“找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找到‘‘对的人”,是成功推销的关键,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的人”?怎样才能找到这样的人?另外,准确定位客户才能明确拜访方式和拜访目的,我们找到“对的人”以后,应该如何给客户定位呢?  相似文献   

12.
北方 《质量跟踪》2003,14(9):36-37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宝马”是世界公认的品牌汽车,我们羡慕“宝马”的飞黄腾达,倒不如回头看看“宝马”在过去创业时期的那段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3.
郭凡生  罗影 《英才》2008,(10):98-99
我们这批人并不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拨“下海”的,之前还有两次下海潮,分别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第一拨人一般都是找工作有困难的,当时有人把他们称作“剃了头、坐过牢的”,走投无路只得下海;第二拨有不少是高干子弟,利用父母的关系拿批文,做“官倒”,靠钻计划经济价格双轨制的空子赚钱。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人本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扁平化”管理新机制催生了新型“管理链”。组织结构的变化使新型的管理链实现了现有管理资源的重新“整合”。经过“整合”,首先使基层管理者的创新力、管理能力和管理才能实现有效“激活”。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激励”就是通过协同调控组织成员的目标和行为倾向,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人力潜能调动起来,并最大程度地转化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作为管理层的干部适合才是最好的,而考评其“适合度”的关键就是职工的“满意度”。国有大型企业中,打造“灰领”人才是企业发展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电视里黄宏的“藏钱”小品,让我忽然想起了那次挖掘“小金库”的过程。记得那单位也算有些规模,负责好些个建设项目。开始我们按部就班地审计,虽没发现什么重大问题,但“小毛病”总也找了不少。按说这样勉强也可“交差”了,但对方频繁却毫无意义的倒账,总让人后心透凉,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早就听说这个单位是出名的“铁公鸡”,这从账面上多少也能看出一些。但对方的不温不火,和手续齐全的账务处理,也让我一时找不出什么毛病。虽说是狐狸终究要露出尾巴,但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全面详查是不可能的;比较完备的内控制度,也使详查成为不必要;何况也…  相似文献   

17.
粟娟 《现代企业》2007,(12):43-43
在我们中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潮流的簇拥者,永远站在流行的最前线,总是第一个更改原来的习惯尝试新的商品。这种人,时下有一个时髦的称呼就是“另类人”,对这类人的广告表现自然不能够按照常理出牌。他们也不喜欢常规的思维形式,说的话做的事情往往超乎其他人的想象,对他们做的广告当然也必须用“另类形式的”广告。姑且把这种广告称为“另类”广告,这种“另类”广告一出现,会让常人大大的跌破眼镜,连把创新挂在嘴边的广告业界人士恐怕也要瞪大眼睛刮目相看。这种“另类”广告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8.
埋怨 有的认为:“整个风气都这样,我们又能怎样 ?”对本单位及自身存在的问题,不从主观上找原因,专从客观上找原因;不从内部找漏洞,专从外部找理由,找来找去,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观望 “还是等一等,看一看再说吧 !”鉴于近年来端正党风,惩治腐败的工作几起几落的情况,有的人对廉政建设信心不足,表现为不愿揭短亮丑,不敢照镜子;对问题采取“淡化”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畏难 有的领导干部和监督部门查处案件,顾虑重重,害怕断了后路。表现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纪不严,法律面前不能人…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营中,管理者无不希望通过科学管理以克服对人的监督的麻烦,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流程再造等管理工具的应运而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但在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国外有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之憾,国内有精细化管理水土不服之叹。如要问“为什么”,一则“煮鸡蛋”的故事有助于我们解开其中困惑一——仅有精确管理的高端工具是不行的,还是要有“治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赵英 《现代企业》2007,(12):9-9
在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依据对“人”的一定认识而提出的,而各种管理理论的区别,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对“人”的看法不同。纵观管理学的发展过程,对“人”的认识主要有“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等几种不同的人性假设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作者认为,不论是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心理学,还是此后马斯洛、赫兹伯格等行为科学的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人视作企业经营的工具,研究人是为了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企业任务,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到了现代,这种“工具人”的认识正逐渐被“目的人”的理念定位取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