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此地区经济一体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关税同盟到欧亚经济联盟,让独联体国家从政治高层到普通老百姓都能切实体会到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好处。文章主要阐述关税同盟扩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作者认为,关税同盟的扩展实质上是经济-文化的联合,将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俄白哈关税同盟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这是苏联解体后,独联体框架内,发展势头最好且最具发展前景的欧亚经济共同体的重大一体化进程和一体化突破.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是我们的大邻国,国际地位也不轻。要注意以下问题:1.普京提出建立欧亚经济一体化的联盟2011年10月28日,俄罗斯、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在莫斯科发表了欧亚经济一体化的宣言,签署了欧亚经济委员会条约和欧亚经济委员会章程。这标志着三国一体化从过去的关税同盟进入到经济的新阶段,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最终是建立统一的政治、经济、军事、海关和热门空间的欧亚经济联盟,实现劳动力、商品、服务、资金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4.
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哈经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俄、白、哈关税同盟概述2009年11月27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元首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欧亚经济共同体跨国委员会会议上共同签署了包括《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内的9个文件,标志着俄、白、哈关税同盟(以下简称关税同盟)正式成立。三方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统一关税。关税同盟将于2010年7月1日颁布新的《海关法》。自该法颁布之日起,将取消俄白边境海关监管;自2011年7月1日起,取消俄哈边境海关监管,即在2011年7月1日前,完成关税同盟所必需的所有程序工作。从此,将形成一个由俄罗斯主导、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以及拥有丰富油气资源储备的统一经济体。这是苏联解体后,部分独联体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欧盟三次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地缘政治和经济空间,为应对欧盟东扩,俄罗斯主导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从2010年1月1日成立的俄、白、哈关税同盟,到2012年1月1日形成的统一经济空间,从2015年1月1日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再到2025年实现区域内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欧亚经济一体化路径业已形成。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的启动,正值俄罗斯经济遭遇西方制裁和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双重打击之际,欧亚经济联盟未来发展前景特别引人关注。一方面,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现有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协调与欧盟、上海合作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TPP和TTIP等区域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的关系,这是影响其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前景进行讨论,分析在俄罗斯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如何消除成员国经济发展差距和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分歧?欧亚经济联盟的吸引力何在?是价值认同还是利益驱使?乌克兰的“脱俄入欧”对欧亚经济联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在竞争和合作中寻求与已有区域经济组织的利益契合点,使之由零和博弈过渡到正和博弈。  相似文献   

6.
赵青松 《江苏商论》2012,(6):89-91,102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正式运行表明独联体区域经济出现了加速一体化的趋势。本文通过总结其进口关税管理措施,重点分析了该关税同盟的贸易与投资效应,以及关税同盟对中国与新疆外贸的不利和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俄、白、哈关税同盟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乌克兰危机是苏联解体之后欧亚地区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乌克兰对于俄罗斯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目前俄乌关系进一步发酵。从多维视角分析此次危机,其产生的不良效应在俄罗斯蔓延,导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趋向于下降,严重阻碍俄罗斯建立欧亚经济联盟,以及实现独联体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蒋缙 《商》2014,(43):114-114
2011年10月4日,据《消息报》撰文,普京提出建立亚欧联盟,把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做为基础,有效地实现连接欧洲和高速发展的亚太地区。普京总统竞选大纲即当选总统之后的国家整体战略既是实现欧亚联盟这个思想。本文就以欧亚联盟的建立动因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9.
欧亚经济共同体是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于2000年10月10日成立的。乌兹别克斯坦2006年1月25日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后又于2008年11月12日退出该组织。摩尔多瓦、乌克兰和亚美尼亚为该组织的观察员。作为以俄罗斯为主导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谋求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该组织在建立关税同盟方面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卢懿 《商》2015,(2):108
19世纪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在德意志形成了统一市场,统一市场的形成则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德意志小国林立导致的对于商品经济的损害,极大促进了各个邦国生产要素的流通和优化配置;当今的欧洲联盟是另一个典型的关税同盟组织,并且经济一体化深化程度不亚于德国关税同盟,论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本文旨在通过阐述这两个关税同盟的异同,对此进行比较,为当今的经济一体化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11.
自苏联解体以来,独联体内先后有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宣告成立,但这些组织大多未能实现预期目标。而2010年正式成立的俄、白、哈关税同盟所取得的进展无疑是独联体经济合作中的一大亮点。俄、白、哈关税同盟已  相似文献   

12.
俄、白、哈关税同盟是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区域经济一体化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本文重点分析了该关税同盟的贸易效应:2011-2012年,同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幅远高于成员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增速,除了哈萨克斯坦之外,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同盟成员国的贸易在其外贸总额的占比均有所上升,说明关税同盟促进了三国贸易往来。虽然关税同盟的运行导致了中国对哈国出口成本增加,但由于俄、哈两国与中国属于互补型贸易关系,中国与各成员国的双边贸易仍呈现快速增长状况,俄罗斯加入WTO将促进中俄双边经贸合作规范化和稳健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欧元的启动和欧元区的形成,独联体国家对货币联盟更为关注,表现出组建货币联盟的强烈愿望。2000年3月“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在访问俄罗斯时曾经指出,区域一体化组织在货币领域的发展原则上也适用于独联体。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甚至准备亲自领导独联体统—货币空间的筹备小组。2001年,蒙代尔再次表达了对参与讨论创建独联体统一货币空间的兴趣。因此,如何实现独联体货币联盟成了热门话题。那么,独联体的发展实践能否达到最优货币区的衡量标准?能否满足实现货币联盟的条件呢?通过对独联体货币联盟的可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引起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其中以自由贸易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及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理论影响最大。这些理论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但仍有其局限性,还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诞生为标志,区域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浪潮,形成了六大区域合作模式。从区域合作的发展阶段来看,依次是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据有关资料介绍,向世贸组织申报备案的地区贸易协定已达285个。由于全世界各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造成各区域的合作进程相差甚远,而且在合作模式和功能上也出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加强区域经贸集团内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以及促进区域经济成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是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措施的同时,建立起统一对外关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向心趋势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及中国参与后其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可有效地促进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体化进程。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现有合作平台对于区域内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内成员国总体贸易效率较低,贸易潜力巨大。运用SMART软件模拟了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在零关税和减税情形下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自由贸易条件下,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内贸易特别是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大量转移至中国,转移效应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加深愈发明显,各方福利均明显改善,其中俄罗斯福利效应居首,中国次之。文章最后结合相关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变化鲜明,先后经历了甩开与轻视独联体,日益重视独联体、政策逐步形成,全力推进与加强独联体一体化,推行更为灵活与现实的独联体政策等阶段。俄罗斯国内经济实力的变化与经济强力集团的利益是影响俄对独联体政策阶段性变化的重要经济原因。对这两个国内经济因素与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的关联性分析,将有助于深刻理解俄罗斯与独联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欧亚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合作进程中关注的地区之一。欧亚经济联盟的产生使得"一带一路"在欧亚地区国家的推进中存在共通之处。对欧亚地区国家而言,基于其经济发展态势、金融发展现状、与中国经济合作现状等方面考虑,通过金融合作推动欧亚经济合作,进而提升欧亚地区国家在"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是有可能且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其中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我国应着重从提升双方接受程度、打造金融合作框架和针对性开展金融合作等方面构建欧亚经济合作的金融支撑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欧盟一体化运作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尽管关税同盟的建成并没有完全取消欧共体成员在贸易方面的所有障碍、但其仍形成了一定的消费效应和提升了经济增长效应。共同农业政策的实现尽管造成了较高的经济运行成本,但也相应地提高了生产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统一大市场和货币同盟的建立由于消除了汇率风险、减少了交易费用、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而又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间一体化进程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