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时争 《商》2013,(5):236-236
能源是一个国家工业及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可以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但是长期以来煤炭的低利用率,使得大量的煤炭资源被浪费。鉴于我国在未来发展的一段时间内,仍然要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前提下,研究提高煤炭利用率、煤炭液化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阐明了煤炭直接液化对平衡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要意义。认为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我国具有商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煤间接液化技术现状及其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间接液化技术比较成熟并已得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介绍了煤间接液化技术发展历程,详细论述了Sasol、Mobil MTG、Shell SMDS三种典型间接液化工艺,概述了反应器研究进展,对煤间接液化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煤间接液化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煤炭液化的技术发展现况,分析了煤炭液化的优缺点,指出了煤炭液化技术也将成为替代液体燃料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及煤炭液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涉足煤制油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夕 《市场周刊》2005,(4):39-39
令人瞩目的我国首期煤炭液化项目终于有了结果:作为国家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保证能源安全战略的重大示范项目,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牵头,继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经过多轮合作谈判,至2005年1月,宁夏已与南非沙索公司就组建联合机构洽谈,项目已进入可研第一阶段设计工作。这标志着用沙索公司专有技术建设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的中(国)南(非)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我国探索石油替代战略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沙索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煤炭液化工厂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天然气液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春桥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88-289
介绍了当今世界上成熟的单一制冷剂液化工艺、混合制冷剂液化工艺、膨胀制冷液化等天然气三大液化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天然气液化工业的发展及典型的工业化装置采用的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天然气液化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包括直接燃烧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和生化转化技术.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备受各国关注,而热裂解液化技术又是研究中的重中之重,是目前生物质能源发展领域中的前沿技术之一.目前,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研究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没有商业化生产和应用.由于生物质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其必将取代原有的矿物能源,因此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液化天然气的发展有效的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我国开始重视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研究。在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我国液化天然气加气站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液化天然气加气站的特点与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现代液化天然气加气站的优势。最后针对我国当前的液化天然气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国家都将液化天然气作为首选燃料,液化天然气在我国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例也在迅速增加。本文论述了液化天然气零售价格的定价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液化天然气零售价格的方法,以助于液化天然气零售市场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璋 《商》2014,(16):176-176
本文初步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在国内的几个发展阶段、深加工带来的深刻影响及全球液化石油气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时探讨了液化石油气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液化石油气市场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看台     
《化工科技市场》2003,26(10):46-47
配煤液化技术开发成功最近 ,甘肃煤田地质研究所煤炭转化中心自主研发的配煤液化试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配煤的方式 ,将甘肃大有和天祝两地微量成分有差别的煤炭以 6∶4配比 ,设定温度为 440℃、时间为 6 0s进行反应 ,故称“配煤液化”。煤液化技术又称“煤变油” ,是把煤炭在高温下加氢、加压、加催化剂产生粗油 ,再经过炼化得到汽柴油 ,以此解决煤多油少的能源结构性缺陷。由于具备重大的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当前此项技术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开发热点。我国从低变质煤到中等变质煤适宜直接液化的煤种较多 ,高效地将煤资…  相似文献   

12.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7):53-54
近日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5月份中国主要能源商品进口继续扩大,其中煤炭进口创下历史新高达到943万t,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也达到创记录的51万t。  相似文献   

13.
全产业链构建及实施是降本增效、塑造核心竞争力、激发内部协同、提升整体经营效益的有力手段。本文基于液化石油气发展现状,剖析了液化石油气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内外部发展环境和长远发展要求,论证了构建液化石油气全产业链的必要性,分析了全产业链的构建思路、增值效果、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导刊》2006,(23):55-55
我国煤多油少,在今后几十年内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甚至化工原料的主力军。煤炭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为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如“多联产系统”、“综合利用”等概念。当前国内提出的方案一般均是煤气化-醇-醚-发电路线。这对褐煤等低质量的煤并不合适。一批多年来从事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化工、石油化工的科技工作者。在研究温和条件下煤直接液化技术——《煤制油的热溶催化工艺方法》基础上,联合经济技术分析专家打破学科门户之见,提出一个广阔而全面的体系——即煤的分级高效集成利用体系。这个体系符合我国煤资源分布特性,符合煤结构的化学特性、符合我国现有的技术和装备条件、符合我国经济和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煤与其它物质的共液化,可以降低煤液化的反应条件,从而改变传统煤液化工艺通常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很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在新疆建了一个年产油品千万吨以上的煤液化基地,并雄心勃勃地表示要使准东煤田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煤液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贾铁英 《华商》2008,(12):108-108
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正在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新热点。2004年以来由于国际能源价格高企造成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承包商费用上涨,导致新建LNG液化项目投资和成本较之前上涨了3-4倍。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对材料成本的影响,以及众多新建项目完工后对承包商和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预计2011/2012年后液化项目的成本可能会有所降低,但下降的空间不大。成本上涨降低了液化项目经济性,为获得与之前相当的投资收益,LNG销售价格大幅上涨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水平。在高价位市场的趋动下,拥有低成本项目的传统LNG供应商纷纷要求重新谈判合同价格。同时液化成本上涨使在建和新建项目进展受阻。在建液化项目延迟投产进一步加剧了短期供应紧张。  相似文献   

18.
《化工科技市场》2005,28(5):55-56
据报道,福建液化天然气(LNG)项目4月15日在福建莆田秀屿港开工。这标志着福建液化天然气项目工程全面进入建设阶段。预计在2007年底建成的福建液化天然气总体项目是我国对外合作的重大能源项目,总投资约24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结合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营口滨海公路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从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应用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干振碎石桩施工技术,分析了干振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土及软土地基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该技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田春荣 《国际贸易》1997,(12):44-46
液化石油气(LPG)是比液化天然气较重的碳氢化合物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液化石油气最普遍的用途主要用做燃料:包括民用、工业用以及汽车燃料。世界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已经由1980年的8500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1.74亿吨,年均增长幅度为4.3%,美国、日本和西欧占全球液化气消费总量的2/3。然而在这些发达国家,液化气市场已成熟,80年代以来的需求年均增长率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