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中国1978—2008年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的Granger原因,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且后者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城市化会阻碍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农民收入增长,但在长期内会对农民增收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农民的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只有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农业、农村问题才能根本解决。文章选取我国198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描述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长期的推动作用,但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支出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收入增长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有积累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大,但总体来看,这种正向冲击还是偏弱。最后依据以上的分析,提出有利益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而且城乡差距巨大。增加新疆农民收入,面,陆整体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自身素质相对较低和二元结构三大困境;“输血”与“造血”是新疆农民增收短期作用与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惟有加大“输血”和“造血”的力度,短期目标与长期计划相结合,资金、政策扶持与农民自身强化增收能力相结合,才有希望在农民增收上取得持续进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根据中国30个省份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东部地区存在从农民收入到农业机械化的单向因果关系,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农业机械化和农民收入的双向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存在从农业机械化到农民收入的单向因果关系。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要从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入手,并且要综合考虑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间不同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选用1985—2007年统计数据,考察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力度和时效上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农产品出口和农产品进口与农民收入增长都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而且农产品出口在促进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上高于农产品进口;滞后一期的农产品出口对农民收入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更明显;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路径大不相同,农产品出口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持久性,而农产品进口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时段性。  相似文献   

6.
1997年以来,湖北农民收入与全国一样,连续5年增长缓慢,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已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解决农民增收的后劲问题,既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在这个背号下,“三农”问题成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湖北作为我国中部农业大省,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远远落后于政府和农民对收入增长的期望,有鉴于此,将城乡统筹发展与湖北农民增收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无疑对湖北未来农民增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现阶段农民增收缓慢的体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引发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合理的体制是妨碍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根本途径是对传统农业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农民增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000-2015年数据发现广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采用极差、平均差、标准差指标计算后发现广西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大。广西通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就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广西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工资性收入贡献太小、经营净收入增收难度大、财产净收入占比太小、农民增收区域差异大。建议从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等方面促进广西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1978—2007年陕西省农民收入与金融、财政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陕西省1978--2007年的时序数据,对农民收入与金融、财政支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农民增收与财政支农水平长期正向相关,并在未来对财政支农水平存在较强的依赖性;二,金融支农水平在过去和未来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均十分微弱;三,金融和财政支农均无法对农民收入的短期波动起到有效的调整作用,同时,二者支农效率较低,对农民增收难以产生直接的因果影响。在此基础上,就陕西省农民增收问题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9-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对中国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农民增收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从全国来看,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都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开放都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显著,而只有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显著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只有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开放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扩大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提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幅度都能够显著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