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威 《新财经》2005,(11):44-48
“海航目前不在我的视线之内。”一位基金经理对《新财经》这样说。自从2003年海航亏损了近13个亿之后,投资者一直对海航保持高度警惕状态。在很多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池中,都没有海航的踪迹。市场的担心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虽然海航目前是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但它不是国有控股航空公司,得不到一些特殊的国家政策保护与支持;第  相似文献   

2.
2021年2月19日,牛年首个交易日,海航集团所属的三家上市公司同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分别由海航控股、海航基础、供销大集变更为*ST海航、*ST基础、*ST大集.沪深交易所对三家公司股票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原因是海南省高院裁定受理了债权人对三家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  相似文献   

3.
观点     
《开放潮》2004,(11):54-55
观点李荣融:国有大企业不宜实施MBO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目前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MBO)并控股;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可以探索试行管理层收购或控股,但要切实做到规范推进、公开公正,有效维护出资人、债权人和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李荣融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下一步  相似文献   

4.
5月27日,海南航空集团与西安民生集团实施股权重组。海航集团受让西安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西安民生国家股5180余万股(000564深圳A股),海航集团以出资1.7亿多元人民币而拥有了民生集团25.65%的股权,成为西安民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7日,壳牌中国控股私有有限公司(壳牌中国)对外宣布:已经正式签订协议,收购科氏材料中国(香港)有限公司(科氏中国)。  相似文献   

6.
飞机的故事正被复制到桥梁、道路上,这一次,海航拉上了地方政府,它梦想着以此支撑其五年资产超万亿的超级X计划.在连续多年暴风骤雨式激进收购之后,上个月,海航集团接连遭遇了两次失败.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心与疑虑.此前多年,海航就像一个谜.它收购的资产如此琳琅满目,以致市场人士们将其投资风格形容为"八爪鱼".  相似文献   

7.
并购要闻     
《上海国资》2006,(9):96-96
<正>“中国袜王”收购四川上市公司9月3日,总部位于四川宜宾的上市公司*ST长控(6001 37)正式发布公告.称四川省国资委授权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ST长控3467万股国家股以7000万元转让给浪莎控股.占*ST长控总股本的57.11%。第一医药收购汇丰医药G一医(600833)拟以3700万现金方式购买汇丰医药100%股权。收购一旦完成,G一医连锁药店将增加55家,经济大药房增加1家,经营面积增加10660平方米,位居上海医药流通行业第二位。  相似文献   

8.
西高新(西安高新开发区的简称)正酝酿一场变革。 其经济发展局局长王聪林日前对《新财经》记者透露:“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成立三大公司收购、重组陕西乃至全国的部分上市公司。”这意味着,也许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上市公司被西高新企业收入囊中。而事实上,2002年已有三家沪深两地上市公司被西高新企业各自以不同的资本运作手法控股。由此看来,这块西安南郊不足十五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谓藏龙卧虎。 为探寻“西高新”本身的发展足迹以及区内目前在资本市场有所动作的几家企业的真实意图,《新财经》记者此次专程赴西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伴随采访的深入,一幅依靠资本的力量展开产业布局的图画渐渐呈现在记者面前。  相似文献   

9.
只有在核心团队互相认可、技术骨干互相认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功实现并购合作正在筹备改制上市的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率先拿下了自贸区"海外收购"第一单。2014年2月28日,现代设计集团依托其设在自贸区的子公司,收购了全球知名的美国威尔逊室内设计公司(Wilson&Associates Inc),并实现全资控股。  相似文献   

10.
帝亚吉欧控股水井坊,雀巢收购徐福记,百胜收购小肥羊……外资巨头在中国市场接连出手收购,必然引起广泛的关注。那么,外资在华收购更偏向于哪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汇丰的价值     
汇丰控股的管理层的确高人一筹,每一次收购都带来了更多的利润,通常是收购后总利润远远超过收购前两家企业利润的总和。  相似文献   

12.
警惕定向增发中的关联交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中 《新财经》2006,(6):55-55
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单独增发股份,并用以收购控股股东的资产,实质上是一种双重关联交易,可能在股票发行的两笔“买与卖”中,对中小股东造成双重侵害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2002,(11):22-23
在西部有“空中快车”美誉的长安航空公司,两年前还是一家经营十分困难的国有企业。2000年8月与海南航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现重组,改制为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由海航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两年来,长航一年一大步,年年上台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一项并购交易中借多少资金,核心是对标的企业现金流稳定性和现金流成长性的判断杠杆收购(LBO),市场通俗的解释是"借钱买东西"。由此,可以总结出LBO收购的3个基本特征:一,它是以财务投资人(PE)为投资人的交易结构。二,它是控股性的交易,虽然不要求100%控股,但也要50%以上,如果没有50%以上,也会利用其他结构手段实现实际控制。三,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完成交易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一个优质的LBO交易投资,其收入来源主要有3个:第一是财务杠杆的贡献,第二是投资企业经营业绩或利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我参加了一起企业收购案的谈判活动。收购方是一家集团公司,被收购方是一家制药厂。收购方欲收购被收购方两家股东中控股一方的全部出资额,以实现对被收购方控股的目的。谈判中,我发现各方在公司法律意识方面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而这些问题在当前的企业兼并、收购活动中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并购要闻     
《上海国资》2007,(3):96-96
7-11收购快客110家门店3月5日,广州便利店老大7一11透露,与上海快客便利店就收购其控股的广州快客便利公司100%的股权达成了协议,中旬收购程序完成后,7-11将一举收购110家广州快客店铺。2006年10月,7-11曾收购了可的在广州的8家自营店。  相似文献   

17.
吕华 《开放导报》2003,(8):46-47
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新统一.公司实施MBO之后,其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将发生很大变化,并在实质上成为管理者完全控股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苗燕 《新财经》2004,(1):30-31
2003年年底,联想控股出资1亿元直接从中行香港手中购买其剥离的不良资产,业已成为近期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热门话题。尽管民企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联想不是第一例,但却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例。 联想控股此次收购的不良资产账面价值约7亿元。收购完成后,联想将与中行联合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联想持股80%,中行持股20%。据中行总行透露出的消息显示,联想本次收购的不良资产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实物资产,主要是房产等不动产;还有一类是对企业的债权,这其中包含很多IT类公司。  相似文献   

19.
何为MBO     
《西部论丛》2005,(6):68-68
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M ikeW right)1980年发现管理层收购(M BO)现象,M B O来自英文M anagem entBuy-out,即管理层收购。M BO在西方有特定的含义,一般指管理层收购控股,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但在中国已经被演绎成“无论购买多少股权”,只要管理层参与都冠以M BO”,为避免概念上的模糊和混淆,在《暂行规定》中刻意回避了M B O这个概念,代之以“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M BO在激励企业内部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5,(31):45-45
【英国《金融时报》7月27日】在是否将收购优尼科(Unocal)的报价再提高5亿美元的问题上中海油(CNOOC)犹豫不决,与之前的挥金如土大不一样。这家国家控股的中国石油大企业已出价201亿美元巨款,包括承担优尼科债务及优尼科与雪佛龙(Chevron)的)分手费。中海油的借贷成本微不足道,这多亏了它的国有母公司及它强劲的偿债能力。但优尼科现在设定了一个价格,如果中海油出到这个价格,那么优尼科将不再接受雪佛龙的报价而转向推荐中海油的收购提议,中海油反而沉默不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