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在经历20年的改革与发展之后,中国社会已从过去的商品短缺到今天商品的相对过剩,这种变化标志着中国社会正从旧体制下的短缺经济走出来。从短缺到相对过剩,商品和服务市场上的供求双方,其地位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体制下的卖方市场已经不在,买方市场正在形成。这种格局的改变说明,制约中国消费者获得消费效用的因素与以往不同,短缺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商品、服务数量的约束,商品、服务的获得性(数量)成为了消费效用的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即消费者的第一意愿是获得更多的消费品,关于商品或服务的品质,显然不是引起消费者消费效应的消费品,关于商品或服务的品质,显然不是引起消费者消费效应的重要变数,当消费者面临的市场有不断增多的消费品出现,并且每一种消费品的数量又如此之多时,消费者所能获得的商品数量对消费者满足程度的影响力迅速减弱,消费者开始产生对商品质商品产生消费偏好,商品品质的改善与消费者的这种偏好发生变化之后(从以前的数量到后来的品质),质量就成为制约消费者效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时,商品的质量与数量一起成为消费者效用高 的两个变量,质量问题由此就产生了。在中国,一组相对的现象使得质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而引起高度重视:80年代初期开始大量进口商品在中国市场出现,优良的质量表现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确定了重要地位;随之而来,不断发生的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深重的损失,甚至是生命和财产损失,使商品质量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甚至产生消费的恐惧。  相似文献   

3.
转型经济的绩效、成因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前苏联,东欧各国纷纷抛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步入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进程,在经济转型之初各国普遍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到沉重打击;随着转型的深入推进,各国在市场体制构建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客观地对经济转型作出评价和分析对于正确理解转型进程并将经济转型深入推进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汇率制度选择的目标取向 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固定汇率制度也宣告终结.自1978年"牙买加协定"生效以来,世界各国汇率制度有了明显变化,实行管理浮动或独立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增多,实行固定汇率和钉住汇率制度国家减少,尤其是钉住美元的国家下降较多.目前除了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或区域能够保持汇率的完全浮动以外,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其他国家多是采取钉住上述之一货币或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即钉住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正规就业相比,灵活就业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政府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鉴于灵活就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我国需要重新设计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应该以多重思路构建灵活就业的政策体系,坚持就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政府要把扶持和激励结合起来,使灵活就业者既得到了政策实惠又不依赖政府。  相似文献   

6.
7.
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了无效制度安排长期存在的制度陷阱,从而使许多转型国家陷入一种持续的秩序分裂与经济衰退状态。能否成功跨越制度陷阱将直接影响到转型国家能否建立起一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制度陷阱的形成与转型国家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社会利益结构、转型战略选择以及政府行为具有密切关联。经验表明,转型国家需要在一个有能力的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审慎的转型战略选择来循序渐进地推动制度改革,从而成功跨越制度陷阱,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尤其是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研究制度伦理的意义是为了更有效和合理地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甚或消除社会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或实际出现的利益矛盾冲突,从而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秩序,使之能够真正维持长久的稳定和效率。文章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政府转型模式与转型绩效: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琦 《改革与战略》2010,26(8):33-34,4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转型采取了一种滞后于经济转型的渐进转型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分析转型经济政府的角色与作用,解释中国政府滞后于经济转型的渐进转型模式,有效减少地方政府“被俘获”和“竞租”风险、联结不完全计划和不完全市场、推进制度创新,从而提升转型绩效。中国经验对转型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新民 《浙江经济》2009,(18):58-59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举措,而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李萌 《山东经济》2015,(2):26-32
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急需面对的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结合国内外经济转型理论和中国当前的实际,文章实证分析了国外典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验与举措,认为中国应借鉴国外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从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共促城市经济转型;因地制宜培育新兴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为经济转型提供人才保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促进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立足国情,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城市经济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经济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容不是单一的,既包括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又包括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包括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政府是经济转型的引领和主导力量,多次的政府机构改革已使政府职能发生了一些转变,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阻碍。文章介绍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分析了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主要原因,揭示了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运用北京市1978—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三项指标,对北京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化历程分为逐渐缓和、波动加剧、持续调整三个阶段;并预测未来几年内二元经济仍将持续调整并趋向缓和,提出了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良性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选择:阜新经验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经济转型发展压力,随着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凋敝,亟待科学转型。以产业转型启动经济转型,以体制改革保障经济转型,以项目注入推进经济转型,以实现再就业稳定经济转型,以城市全面发展体现经济转型。应及时启动城市经济转型事业,防止资源型城市被边缘化,多渠道解决转型启动资金,政策推进法制保障,共同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事业。  相似文献   

15.
陈建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2-14
政府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政府对自身进行的深入改革,经济发展是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在致变因素,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文章旨在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政府管理创新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目标是银行资本理论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从政府关于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出发,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优化应针对转轨时期的制度环境,以制度创新为重点确立三大目标,即安全经营目标、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下的治理优化目标和基于经济资本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7.
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书坚  郑瑞坤 《改革》2012,(1):33-40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周旭 《改革》2007,(11)
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是加快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我国近二十年来在科技立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体系缺乏、内容滞后、某些领域立法空白等不足。因此,制定技术创新基本法和完善、修改、制定技术创新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科技法制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近年来,国内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升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选取国内典型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研究,凝练主要特征并提出持续优化完善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打通科研机构“科研-中试-产业化”一体化各环节、给予科研机构各类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充分激励、探索多种金融方式提升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等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中国东、中、西部的1993年至2007年的年度样本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等现代计量方法,定量分析了FDI、进出口贸易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进口贸易均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FDI和出口贸易仅在东部构成了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也表明,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FDI、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并无稳定一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