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原则出发,探讨了透明性、效率与公平性原则的重要性。分析了预算执行在确保财务稳健、促进资源合理分配和提高运营效率方面的作用。强调了预算编制与执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预算编制是执行的基础,而执行的反馈又是编制的优化依据。提出了预算编制与执行的优化策略: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加强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和促进预算调整的灵活性,以期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篇文章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基本定义进行阐述,从预算编制过粗、预算隐瞒非税收入、部门预算流于形式三个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审计需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并以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为依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审计的改善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预算管理和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印发的《2003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对财政支农预算支出科目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将长期沿用的财政支农预算支出科目按用途分类改为按支出功能分类,即将原“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修改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支世”。这次修改将对我国财政支农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财政工作实践中,政府采购作为一项有力节支措施日渐深入人心,财政部门相对来说更侧重于预算执行中的政府采购事宜,而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重视程度不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质量和效果亟待提高。在部门综合预算编制体系中,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应占有一席之地。或者说政府采购预算应成为部门综合预算 相似文献
6.
7.
预算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它直接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正因为如此,在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都要认真寓言和批准预算报告,以了解、监督政府的活动情况。然而,由于现行预决算报告编制、说明上的缺陷,报告中所反映的内容,人大代表总感觉“曹不清”、“看不懂”,也不知从何审起,讨论、寓言财政预决算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形式。因此,如何改进、完善现行预决算的编制、执行和管理办法是目前工作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春莲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9,(4):49-50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顺利运转、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因此构建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则成为单位预算改革的基本方向。本文从预算管理的概念出发,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特点从预算管理理念、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角度分析预算改革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政府收支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改革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有利于提高财政透明度,保证人民依法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政府预算的权利,促进依法理财。 相似文献
10.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事业单位资源分配与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预算编制以及执行,可以合理规划事业单位的资金,统筹调配单位的各项资源,发挥最大经济价值.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重视预算编制及执行工作,在此背景下,本文具体阐述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执行的意义,并针对事业单位完善预算编制及执行提出了具体... 相似文献
11.
在预算分配过程中,预算指标到位率低,预算追加频繁,年度的实际支出大大高于年初预算数,从单位预算来看,单位瞀收支数字信息失真,一些单位为谋求发展更多财政补助收入,采取少报,瞒报或不报预算外收入,多报支出办法,使得单位经费预算各项收支数字严重失真,财政部门无法取得真实数据,财政部门在审核,编制和汇总部门预算时,从单位上报的预算可资利用的信息和有关数据不多,基本上是抛开单位预算,另起炉灶,使单位编制预算与财政部门正式批复预算相差甚远,单位预算“两上两下”程序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该类问题,提高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水平,提高预算执行效果,是加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自己所在单位面临的一些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困惑提出相关问题,并试图对问题进行解决提出粗浅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我国长期以来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预算科目,虽然历经修补,但框架未变,在当前财政预算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时期,阻碍了公共分配秩序的规范进程。我国将开始采取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这对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对政府宏观决策。人大和社会各界有效实施财政监督,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和政府治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推进此项改革,有必要解析新分类,并介绍由此而形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原有财政收支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初步规范了财政收入的分配格局,但财政支出管理的改革相对滞后,如在预算编制中,存在着多头分配,收支分割,造成了资源的重复配置,难以形成一个总括部门收支的完整预算,预算编制时间过短,编制过粗和采和基数法编制,不能正确反映机构动转和事业发展正常资金的需要。存在着预算分配贫富不均,追加过多,预算内外资金分割等等弊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框架, 规范预算编制,实行部门综合预算。为此,杭州市萧山区以推行综合预算管理模式为切入点,从1997年着手对预算编制进行了改革,1998年起对区属各单位实行了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的部门预算。 相似文献
20.
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实施,预算会计改革已势在必行。笔者立足工作实际,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谈些看法。一、改革要遵循四个原则(一)要适应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1998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