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工会进行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我们发现在工会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益,应当积极改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一、工会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工会预算管理存在着预算编制过粗,预算管理粗放,预算约束弱化,工会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仍沿袭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方法,按上年经费收支情况,加  相似文献   

2.
《财政监督》2006,(7):21-22
一、探索设计科学的标准体系,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预算审核绩效 实行部门预算后,已经明确要求取消传统的“基数+增长”的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体系,许多预算单位仍没有严格按照零基预算的编制要求,预算编制带有明显的“基数+增长”的痕迹。因此,为真正实现部门预算的目标,要求各预算单位严格按照零基预算的方式编制预算,其核心是对基本支出定额标准的确定和项目支出的绩效审核。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编制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预算编制内容不够完整。各部门各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其实质内容并没有真正到位,编制出的部门预算还很粗糙,内容不够全面,很多应当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还没有纳入管理。各项收支没有细化到每个预算单位、每个预算项目。所编制的部门预算,是粗线条的预算,不尽科学。二是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由于尚未健全科学、规范的定员定额标准,预算分配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基数加增长"预算编制方法。分配给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指标基本上还没有摆脱上年参数,仍考虑与上年大体平衡,没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三是预算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虽然部门预算编制在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完善预算制度,规范预算决策、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程序,使财政资金从分配源头即沿着科学、效率的轨道运行多年来,我国预算管理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在预算编制方面,传统的收入按类别、支出按功能的预算编制方法,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预算内容不完整,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程度比较低;预算收支科目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政府事权和收支全貌,大量体现政府职能的收支在预算科目中没有反映;收支分类标准不统一,体系较为混乱,不便细化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与国际上一些分类方法不衔接;预算编制时间短、内容粗,使预算编制先天不足,进而造成预算  相似文献   

5.
王守清 《山西财税》2006,(11):20-20
一、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1、建立支出数据库。预算基础数据采集是编制预算的前提,也是实行零基预算、定额预算的基础。在预算编制中,大量的数据来自实际执行的测算和计量,为了更准、更多、更细地掌握各种收支资料数据,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和收集。目前,要重点做好预算单位业务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和固定资产购建支出、特殊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中主要支出项目数据的收集储存,每个支出账户的资料尽可能细化。  相似文献   

6.
论国家科研项目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着预算科目和核算科目不一致的问题,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在经费预算与核算数据的归类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使得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陷于预算编制和执行两张皮、财务和科研两套账、审计人员两头难的困境,严重制约着预算管理功能的发挥,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本文以科技部主管的国家科技项目预算科目及中央预算单位使用的核算科目为例,对比分析了预算科目和核算科目的差异,并提出了协调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实施部门预算监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预算编制难审核。一是预算定额待量化。当前,部门预算编制的定额测算,基本上只是对过去几年实际预算拨款的简单平均,尚未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体系,部门预算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经费标准主要是在上年的基数基础上设定,从而难以发挥部门预算管理中定员定额在规范人员经费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增强部门收支预算约束力,使各部门更好地掌握本部门收支预算编制与执行结果,沭阳县建立“预算编制与执行分析”月报制度,并制作《2010年部门收支预算编制与执行分析手册》,提供统一表式。要求单位明细填报本单位收入征缴及各项支出的年度预算金额、当月发生金额、累计发生金额、执行进度、上年同期累计发生额、增减百分比、收支项目简要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经费预算管理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在基于国外发达国家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预算编制不合理、经费拨付时间和执行进度滞后、预算执行混乱、预算科目不统一、经费预算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价等我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现存的共性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提高我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质量和效率,完善我国科研项目管理机制体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杜悦妹 《财政监督》2003,(10):28-29
一、专员办参与部门预算审核的意义1.专员办参与部门预算审核是财政监督职能的科学延伸。我国的财政监督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财务监督、会计监督、税收监督、国有资产监督,也包括预算资金监督、预算外资金监督。部门预算是财政预算资金分配模式的改革,是从预算编制的基础环节入手,细化预算编制,延伸预算管理层次。过去单位预算是由主管业务的一级预算单位代编的,预算没有细化到具体支出单位和支出项目,财政部门预算批复后,再由主管部门层层分配到用款单位,财政部门既不掌握预算资金分配的内容和项目,也无法对预算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更谈不上实施有效的监督。实行部门预算后,按照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部门预算先从基层单位编起,再逐级汇总上报,资金安排要细化到具体项目上,是一个覆盖部门所有收支的完整预算。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延伸了财政预算管理的层次,专员办参与部门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专员办机构设置点多、面广的特点,是专员办财政监督职  相似文献   

11.
杨帆 《广西财政》2000,(10):24-25
传统预算编制方法的弊端.预算编制粗疏,不利于人大代表监督。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编制部门预算,政府向人代会提交的预算草案是收入按类别、支出按功能的分类汇总预算。收支预算编制粗放,透明度低,人大代表从预算草案上看不到各个部门使用了多少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哪些项目,部门预算资金规模有多大等。不利于人民代表有效地审查和监督。  相似文献   

12.
一、探索设计科学的标准体系,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预算审核绩效实行部门预算后,已经明确要求取消传统的“基数+增长”的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体系,许多预算单位仍没有严格按照零基预算的编制要求,预算编制带有明显的“基数+增长”的痕迹。因此,为真正实现部门预算的目标,要求各预算单位严格按照零基预算的方式编制预算,其核心是对基本支出定额标准的确定和项目支出的绩效审核。  相似文献   

13.
一、1998年度文教行政经费收支决算表单位:亿元预算科目本年收入其中:财政补助收入(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比重(%)本年支出其中:事业支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比重(%)文教行政经费合计4819.763038.5263.044674.94435.9694...  相似文献   

14.
冯瑞萍 《理财》2003,(2):14-14
预算执行审计应以部门预算为主线,将各预算执行单位管理的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审计范围。一、财政部门审计应涵盖“预算———调整———执行———效果”各个环节1.应对预算编制予以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目前审计机关只是对财政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审计,至于预算编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支出结构是否经济合理等,审计部门无权发表意见,这样不利于及时纠正财政政策执行上的偏差和财政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所以,笔者建议在每年财政部门编报当年决算和次年预算时,审计部门就应及时参与,对预算编制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预算执行是部门预算管理的核心部分,预算执行好坏直接反映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部门决算的结果。预算执行工作是财务管理人员每年度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科研事业单位经费包括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影响预算执行进度的主要是项目经费。项目经费的支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包括招投标、网上竞价、协议供货等实施。因此政府采购行为对项目经费的支出进度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省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积极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改革,在十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打破预算内外资金界限,初步实行了综合财政预算。将预算内外资金均作为政府可支配的公共资源,统筹安排部门的支出。预算外资金由财政按统一比例调控后(2006年财政调控比例为12%,2007年提高到20%),与预算内资金统筹安排。即各单位的支出首先由其调控后的预算外资金安排(扣除与预算外收费相关的成本性、补偿性支出),预算外资金安排不足的,再由预算内资金安排。除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半公益性单位外,其余单位不论性质如何,凡预算外资金和其他事业收入按支出政策能够满足其基本支出、必要的补偿性支出和一般专项支出的,一律取消预算内所有拨款。二、改变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安排方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在编制预算时,不再以上年预算或支出为基数,不是仅仅修改上年预算或核定新增部分,而是一切从零开始,对预算年度的各项开支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  相似文献   

17.
在部门预算编制的实践中存在着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置过于细化、支出安排标准不完善、预算编制与业务工作缺乏有效沟通、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容易引起概念混淆、决算与预算相脱节等问题.本文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入手进行详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1999年度文教行政经费收支决算表单位:亿元预算科目本年收入其中:财政补助收入(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比重(%)本年支出其中:事业行政支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比重(%)文教科学事业费3529.131924.1654.523397.483189.2293.87 文体广播事业费684.28271.2539.64648.07603.0893.06 教育事业费2492.041484.7859.582431.242298.8194.55 科学事业费352.81168.1347.65318.17287.3390.31行政管理费1030.64821.6579.721019.111008.0298.91公检法司支出771.39560.7772.70757.68726.3995.87文教行政经费合计5489.213464.2963.115332.295081.6095.30…  相似文献   

19.
李雪梅 《中国外资》2009,(14):71-71
在会计结算中心前台.当一项不符合项目支出要求的资金结报业务被指出时.常常会听到单位结报员这样的解释:反正都是一个单位的经费,列支在何项目无所谓。这样的理解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即重资金使用轻财务管理、重会计核算轻全程监督、重报表数字轻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一是部门预算不规范。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抱着多报多核的错误想法,对项目支出缺少科学的论证,使资金和项目的实际支出内容脱节。二是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如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时常打打“擦边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财政部门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预算编制落实国家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实现了按照新的收支科目编列预算。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激励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充分发挥了财政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和促进作用。从2007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看,大部分部门预算执行的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审计中也发现个别部门在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