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户遭遇“零收益”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柏 《金融博览》2008,(3):18-19
从2007年年底开始,各家银行陆续公布了2007年推出的各款理财产品收益,多家银行的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近两年发售火暴、势头强劲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面临一场“信任危机”。一向被认为风险较低的保本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何频现零收益?银行该如何面对?客户应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理财新品     
银行光大银行推出股票联结型理财产品光大银行新近推出国内首支股票联结型“同赢二号”理财产品。据悉,本期“同赢二号”理财产品为2年期股票挂钩型产品,该产品预期收益挂钩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强生制药和通用电气等四支奥运会合作伙伴的股票。投资者可以通过该产品的投资间接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底外资银行首先抛出“挂钩型”理财产品以来,国内银行纷纷跟进,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推出的挂钩产品花样叠出,俨然成为2006年理财市场的一股潮流。一方面,挂钩型理财产品变得更加多样和灵活,提供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花样翻新的产品概念和令人目眩的收益说明,让众多投资者无所适从,难以判断。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挂钩型产品,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其特点和风险。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底外资银行首先抛出“挂钩型”理财产品以来,国内银行纷纷跟进,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推出的挂钩产品花样叠出,俨然成为2006年理财市场的一股潮流。一方面,挂钩型理财产品变得更加多样和灵活,提供给投资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花样翻新的产品概念和令人目眩的收益说明,让众多投资无所适从,难以判断。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挂钩型产品,投资必须充分了解其特点和风险。[编按]  相似文献   

5.
银行理财产品从原先较为单调的固定收益型和挂钩利率型产品,逐步发展到目前以打新股、QDII型、挂钩型、基金组合型以及集合理财计划为主的十几种产品类型.从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以及实现的收益并结合2008年国内国际的理财市场环境来分析,在2007年商业银行发行的2000多款理财产品中选其中3种类型进行剖析,供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玉乐  白利倩 《理财》2014,(12):68-69
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目前来说挂钩标的丰富多元,包括汇率、利率、股指、金价等。但正因为如此,挂钩标的的多样,使得投资者在理解产品时感到很复杂。不过,这种麻烦可能将逐渐消失,因为挂钩型理财产品正趋于简化,不仅挂钩标的简单,而且产品结构简单,获得收益的方式也在简化中。  相似文献   

7.
郭觐 《理财》2011,(8):55
受5月以来原油、黄金、白银等大宗商品暴跌,国际股市大幅波动的影响,相关结构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受到很大损失。而多家商业银行的挂钩汇率的结构性产品,也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相关专家表示,造成结构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的原因很多,产品的期权结构设计、投资期限跨度、进场时机以及投资选择等因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零"声不断资料显示,自今年年初至6月13日,汇率挂钩产品发行量为30只,几乎  相似文献   

8.
资讯 短鸿     
《科学投资》2007,(2):12-12
信诚人寿推出新型短期健康险,首款网银理财产品开卖,恒生银行推股票挂钩保本产品,中行外汇理财“披金挂油”,光大银行推新“A+计划”,汇丰银行新产品挂钩保险股,中信银行“新年计划”高收益,深发展多币种理财新品上市,……  相似文献   

9.
刘锋 《理财》2011,(11):61-62
一段时间来,结构性理财产品开始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前几年结构性理财产品大量出现零收益、负收益事件,再加上产品结构复杂绝非普通投资者能轻易读懂的,以至于此类产品在投资者的心目中就是“不靠谱”的代名词。普遍印象是,最高预期收益就是忽悠人的,几乎不可能实现。零收益和负收益,遭遇清仓、展期的产品开始大量存...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短鸿     
《科学投资》2006,(8):12-12
银行新推挂钩理财产品,友邦首推附加终身健康险,利率挂钩天气贷款登陆上海,外汇理财产品正“缩编”,专业“摇新”产品涌现,第二只复制基金发行,南方稳健2号费率上调,理财瞄信托收益攀高点,邮品钱币成交放量迭创天价。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投资》2008,(1):8-9
2007年12月19日至2008年1月7日.深发展推出一款挂钩全球行业精选挂钩型产品。该产品挂钩标的为高盛集团、法国兴业银行、中石油、中海油、中国N建行、中国银行、新鸿基地产和和记黄埔等.投资币种分别为人民币或美元,投资期限为18个月,预期最高年收益分为13.3%和16%.投资者和银行都无权提前终止。  相似文献   

12.
徐磊 《投资与理财》2014,(17):36-37
本文中,记者择其“要”者,整理出了这些年一些”坑爹”的银行理财产品,从中可以看出,出现亏损的产品多为挂钩基金、股票、大宗商品等的结构性产品,虽然预期收益率非常高,但是本金和收益均无法保障,它们只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  相似文献   

13.
在经历了2007年“银行理财元年”的爆发式增长和2008年的零收益、负收益等“收益门”事件之后,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迎来了回归稳健、理性发展的2009年。  相似文献   

14.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轮番上演,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银行理财产品正在经历着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博士,就“零收益”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向颇受大家信任、被认为收益非常可靠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近期爆发出一股“零收益”的风暴,预期收益30%最终变0、浮亏近70%……“零收益”理财产品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在不可控制的市场波动因素之外,隐藏在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改进?此时,似乎已经到了我们为银行理财产品把脉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王婷  林单丹 《理财》2012,(1):56
年关将近。各类金饰品、金摆件又变得炙手可热,有些生肖金条甚至“遭遇”了市民的排队抢购。而作为黄金投资的一个重要品种,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近来却难得一见。有业内人士将这类理财产品比作“赌局”,投资者收益高低要凭“运气”,有些产品即使实现了预期最高收益率,也可能不及同期金价涨幅。  相似文献   

17.
一.利率挂钩型理财产品定义及主要种类 利率挂钩型产品(interest rate linked products)是结构化产品(structured products)的主要种类之一。其特征是到期时向投资者支付的收益与某种标的参考利率相挂钩,从而将投资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产品化。按照产品收益受标的参考利率变动的影响方式,利率挂钩型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晓峰 《金融博览》2008,(4):40-41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门”事件,最早是由网上论坛引爆的。今年年初,一位网友发贴称,去年购买的浦发行发行的某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到期日前被通知收益率为零。之后,民生银行、深发行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出现零收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2008,(11):30-31
2007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各家银行的外汇产品尤其是外汇理财产品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外汇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调整。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银行推出的挂钩型外汇理财产品可谓五花八门,实际上,这些挂钩产品基本上大同小异,按挂钩对象区分主要有四大类:即与汇率挂钩、与利率挂钩、与金融指数挂钩和与实物挂钩。如与海外股票及股指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就是与金融指数挂钩,挂钩黄金的产品就是与实物挂钩。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国内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问世以来,银行理财可谓家喻户晓.然而,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如何辨识?收益从哪里来?又该怎样评价呢?多数人恐怕并不是很清楚 <大众理财顾问>杂志推出的"商业银行大众理财指数排行榜",主要根据产品所募集资金的投向(比如境内外资本市场、信托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资金投资于标的物的方式(诸如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等)、投资者所获取的理财收益是否固定等,将每月度商业银行所发行的银行理财新产品分为如下类型,即QDII型、打新股类,固定收益型、挂钩型,票据型、信托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和类基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