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挂号登单机登记挂号信函,既能保证邮件的处理规格,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是我国今后处理给据邮件,解决繁杂手工操作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挂函条码签是使用挂号登单机的先决条件,没有挂函条码签,挂号登单机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但是在前一段使用中,由于贴用条码签的邮件数量较少,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登单机的作用。为了给推广使用登单机创造条件,提高登单机的使用效率,邮政总局决定从现在  相似文献   

2.
移动式无线数据传输挂号登单系统邮电部第三研究所黄茂康郭之川一、概述我国大部分邮区中心局已经陆续装备了分拣设备,实现了包裹、挂刷等重件的机械化分拣作业。但这些邮件的登单、清单制作和日平衡合拢等基本还处在手工作业状况,导致了信息处理速度与实物机械化作业不...  相似文献   

3.
对邮区中心局分拣封发体制的思考重庆市邮政管理局袁祖伟丁群生邮件分拣封发是邮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邮政干线邮路连接和支撑的各级邮区中心局的邮件分拣封发,在邮件传递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推行邮区中心局体制的过程中,对邮区中心局邮件分拣封发体...  相似文献   

4.
王炯 《中国邮政》2003,(3):40-41
当前,我国邮政通信网实行邮区中心局体制的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改革已步入调整完善阶段。邮区中心局业务处理结构的调整,实行邮件的“三状化”处理和出口邮件的区域集中,弱化了三级邮区中心局的出口功能,三级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组织主要围绕进口邮件进行,因而出现了人员、场地、设备等闲置的现象。如何进一步优化三级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组织,合理配置资源,简化作业手续,使邮件处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尽快调整完善邮区中心局体制,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现笔者结合山东省临沂邮区中心局优化内部生产作业组织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邮区中心局内部处理功能刍议邮政总局陈祖荫作为邮政通信网中的节点,邮区中心局是邮件传递过程中的集散中心。其表现形式是:一方面将把原来由县局分散进行的与邮件内部处理工作有关的各项业务相对集中到邮区中心局来,使邮区中心局成为邮区内的邮件处理中心和全网通信组...  相似文献   

6.
推进邮政网路信息化是今年网运工作的一大重点。为此,邮政网路运行部门将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四项工作:一是完善并优化在西安试点的邮政综合网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和生产指挥调度系统的应用软件,同时在陕西、湖北、湖南、浙江四个省的12个一、二级邮区中心局进行上线试点运行。二是在确保试点省系统顺利、平稳运行并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安排省会级城市的一、二级邮区中心局和部分非省会级城市的二级邮区中心局的系统上线工作。三是认真做好总包、给据邮件条码化和邮件标准化推广工作,力争信函的上机处理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以上,总包邮件条…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10,(10):9-9
按照集团公司下发的《关于全面推广邮区中心局间普通给据邮件封发无纸化改革的通知》和《关于一、二级邮区中心局间大件包裹邮件实行散件外走封发的通知》的要求,“全面推广邮区中心局间普通给据邮件封发无纸化改革”和“一、二级邮区中心局间利用干线直达汽车邮路带运至进口中心局的部分大件包裹邮件试行散件外走封发”已经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8.
合理调整邮件分拣封发作业组织加快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的步伐○牛志海○随着邮区中心局体制的实施,基于原有网路体制的邮件分拣封发关系已不能适应邮政全网合理作业组织的要求,在邮区中心局体制下,重新确定全网分拣封发关系已是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调整邮件分拣...  相似文献   

9.
加强三级中心局建设是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的重要一环江苏省连云港市邮电局相峰邮区中心局体制是我国邮政网组织的基础,是以邮区中心局为基本封发单元和网路组织的基本接点,组成分层次的全国邮政网,用以传递邮件的一种邮政通信组织制度和方式。三级中心局处在邮区中心局...  相似文献   

10.
我国邮政将在2000年基本实现邮区中心局体制,基本建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快速干线邮运系统和具有较高机械化处理能力的各级邮区中心局,以加快邮件传递速度为主线,提高邮件的运输能力和内部处理能力,增强全网综合通信能力,建设现代化邮政通信网,实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邮政》1995,(7):27-27
在邮区中心局体制下对出口汇票集中处理的探索淄博市邮电局作为邮政总局指定的邮区中心局之一,我们自1990年即开始了向邮区中心局体制过渡的探索。至1994年上半年,集邮件、报刊、汇票集中处理功能于一体的邮区中心局体制全面实施运行。在探索过程中,其他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邮件区域集中处理局就是负责集中处理本邮区和划定区域内的各类进出口邮件的不同层级的邮区中心局,它的出现是我国实行邮区中心局体制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就邮件区域集中处理局的确定、功能、辐射区域及其邮路组织作如下探讨。一、邮件区域集中处理局的确定邮件区域集中处...  相似文献   

13.
在规划建设广州邮件处理中心(江高)的初期,广东省邮政局在《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改革我省邮件处理业务流程》(《中国邮政》杂志1998年第7期发表)一文中提出了挂号邮件、信盒、总包和集装箱使用条码标识系统的改革意见。时过三年多,广州邮件处理中心顺利投产,条码技术得到成功应用,现将有关情况做一简要介绍。一、条码技术的应用广州邮件处理中心的信函分拣系统、包裹分拣系统和扁平件分拣系统都可以处理带有128条码或五取二码标识的挂号邮件;悬挂输送系统、信盒分拣系统和信盒输送系统都可以处理带有128条码标识的邮袋或…  相似文献   

14.
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以后,邮区中心局取代县局成为邮政网中的基本分发单元。在一个邮区之内,中心局与支局(所)建立直封关系,县局的分拣封发功能被取消或弱化,邮件分发单元从过去的县局改为邮区中心局,提高了邮件分发过程的集中程度,为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但我们在推行邮区中心局体制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一个邮区内支局(所)众多,尤其是辖多个地(市)的邮区中心局,如果中心局与全部收投点建立直封关系,将会带来诸如格口不足、小袋过多等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不同层次的邮政网应有不同的基本分发单元,全国网以邮…  相似文献   

15.
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组划高效地区邮政网锦州市邮电局李墨林本文拟就锦州邮电局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建设高效能本地网的实际,作一些粗浅的说明。一、实施中心局体制思路的形成锦州邮区中心局对其所属的四个县局,包含全部81个投递局所之间建立了邮件直封关系。即由原来的进出口邮件按市局一县局一支局的三局管理方式,改变为市局一支局的二级管理方式。在这种体制下,县局对市局处于与支局同等的地位,是邮区中心局系统内的一个独立的邮件出口局和投递局,所担负的支局进、出邮件封发职能已不复存在。锦州邮区中心局体制思路的形成,是依据部现行邮件分拣封发关系的标准。认为现行的邮件分拣封发关系,不但使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是一种可能,而且应该是一种必然结果。因为现行的邮件分拣封发关系规定:外省寄发县局及所属支局进口邮件要害达市局经转,而其出口邮件也必须通过市局集中处理出口,即县局除省内的邮政快件以外,对其它各局已基本上没有邮件封发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支局的进、出邮件再由县局封发处理不但没有什么实际效用,而且是一种不必要的占用邮件处理时长和无效的劳务投入。同时将紧缩的这一段时长,提前接续到下一环节,就可能在加快邮件全程处理时间方面产生效用。因此,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6.
马成  王凡 《中国邮政》2004,(7):52-53
近几年来,随着邮区中心局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及全国普通邮件分拣封发关系的调整,邮件业务处理进一步集中在一、二级邮区中心局,充分发挥了邮件处理中心的先进设备及生产流程的作用。但也有一瓶颈之处——即邮件的开拆及封发环节,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7.
杭州邮区中心局是浙江省最大的邮件处理和运输中心,附属于杭州市邮政局。随着全国邮政体制改革的进程,由速递物流专业自主运营的杭州邮政速递物流中心今年将正式投产,以往由杭州邮区中心局处理的速递邮件将分离出去,杭州邮区中心局的邮件处理总量也将大  相似文献   

18.
实施中心局体制后封发关系的调整邮电部第三研究所姜洪良我国实施中心局体制后,对现有的封发关系将作一定的调整,以适应邮区中心局之间互封为主体的邮政网路结构体制的改革。本文主要围绕邮区中心局体制实施前后邮件封发关系的调整予以研究。封发关系是对邮件集散途径和...  相似文献   

19.
在中心局体制下,邮政网分为三级:全国干线网、省邮政网和邮区网,其中邮区网是最基础的网络,也是内部结构最为复杂的网络。在邮区网中不仅涉及到邮区中心局到各个县市局的邮运网、市内网、县内网,还涉及到面向用户的营销网和投递网,划清邮区网内部的结构层次,进行邮区网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加快邮件传递速度,提高邮区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邮区网内部网络层次的划分 从广义上讲,邮区网不仅包括运输网,还包括营投网。具体的层次划分是: 1.邮件运输网 邮件运输网是以邮区中心局为中心,由邮区内的邮路连接邮区内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邮政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和邮政营销力度的加大,学生包裹已逐渐成为各邮区中心局年终旺季以外处理量最大、业务最为集中的邮件。重庆邮区中心局作为省会级二级中心局,在高校林立的山城重庆深深感受到这一业务变化;加之生产作业场地狭小以及火车邮件转运分站作业特殊性等原因,业务压力愈加明显。面对诸多生产难题,重庆邮区中心局近年来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