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地征用制度分析及改革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能 《开发研究》2005,(5):28-31,27
本文认为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补偿标准过低,存在着大量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不能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要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权,必须控制现在土地征用无序扩张的趋势,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制度,调整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大量耕地的非农化转移是不可逆转的。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的保护是必须关注的问题。现行的征地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剥夺农民利益、进行工业化积累是无奈的选择,其中农民的利益损害是巨大的。本文在分析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权益流失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树远  杨世安 《发展》2003,(1):67-69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征用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公平正义观念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重新审视,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在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民是当然的市场经济主体之一,农民的利益应当受到市场经济规则的制约和保护。土地征用目的正当性的限制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其中“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就是土地征用的正当理由。各国对土地…  相似文献   

4.
当前征地己经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民与政府对立最激烈的方面之一就是土地征用问题。土地征用出让的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文章通过对地方政府和农民在征地出让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从而提出优化我国征地制度的运行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新萍 《发展》2008,(11):98-99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是一个必然趋势。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在调整国家、集体、用地单位、农民四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制度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缺陷。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同时,试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针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6.
余建斌  韩晶  石敏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08-111,12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保护农民利益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文章基于广州市江高镇大田村的调查,介绍了大田村的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情况,总结了大田村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经验和做法,阐述了该村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表现。根据大田村的经验和启示,文章提出了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征地己经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民与政府对立最激烈的方面之一就是土地征用问题.土地征用出让的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文章通过对地方政府和农民在征地出让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从而提出优化我国征地制度的运行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农地产权为核心,以制度变迁为主线,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展开立论。首先分析土地征用制度的本质特征和绩效,接着讨论土地征用制度的约束条件和制度变迁的动因及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了以城乡土地产权对等、城乡土地市场统一和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为途径,以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和分享城市化成果为目标的土地征用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收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而产生的普遍现象。土地征收通过征收手段将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这不可避免地剥夺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使广大农民的生存面临挑战。在征收过程中,由于目前我国土地征收立法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保护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导致各地的用地需求量增加,使大量的农地向非农用途转变。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使得盲目乱占、滥占耕地现象严重,且征地补偿不合理,影响了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农民既失地又失业,“失地农民”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合理的征用办法,尽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征地补偿的双轨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以关注民生为旨,修宪13处。其中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土地进行征用"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土地进行征用或征购,并给予补偿"。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属农民集体所有。但农地在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时,农民却不能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进入土地市场交易,农地必须先通过政府征用,改变所  相似文献   

12.
土地征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当前土地征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文章从行政法学上的平衡理论、行政相对人、行政救济等角度对土地征用进行考察,探讨具体的改革方法来推动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对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方式、补偿纠纷处理等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以此来作为协调和制衡房地产一级市场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这些成功经验都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地征用制度:多方利益的博弈与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地征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征用制度安排也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从主体来看,农地征用制度是农村与城市、政府与农民、大资本与农民、现代人与未来人、本届政府与下届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多方"博弈的结果;从发展战略来看,是以农补工战略和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博弈的安排,从时间角度看,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博弈取向;从目的  相似文献   

15.
赵锡斌  张扬 《科学决策》2002,(11):52-55
无论是政府的贪污腐化者还是其他的违法者都利用土地征用制度的漏洞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究竟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与腐败有何关联呢?  相似文献   

16.
八面来风     
土地征用新办法将出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据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透露,国家将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抓紧出台新的土地征用办法。据了解,新的土地征用办法将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对于公益性用地实行征地价格听证会制度,完善征用办法、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经营性用地将退出政府征用范围,按市场规则运作,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并将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新办法还突出强调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住房和非农用地不断增加,对农业用地征用激增,进而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以及农民自身条件限制,造成失地农民在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失地农民就业无保障的情况下,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刘杰  冯超 《北方经济》2011,(5):63-64
一、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收益分配机制及分配现状(一)收益分配机制概述我国土地法规定"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征用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国有土地","依法申请使用的土地包括国家所有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国家对农民按照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其补偿费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两个不公平 (一)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征用过程中的不公平 政府征地对农村集体土地采用的是计划价格,补偿标准偏低造成大部分失地农民缺乏生存保障,利益受到伤害。另一方面,政府出售所征来的土地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的出让制度,以市场价格获得高额出让金。  相似文献   

20.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近日正式提请全国人大予以审议,该草案删除了现行法第47条中“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等内容,代之以“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照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程序,给予公平补偿”。这次修法标志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终于迈出实质性一步。在此之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经由征用转为国家建设用地,但由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脱胎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滞后性日益孳生出一系列问题。为此,构建新的土地征用制度,保证农民在以土地开发为先导的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分享收益,逐步推进农业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已成为不容拖延的改革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