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秉桀 《商》2012,(17):186-186
医药外包行业是近年来新兴并蓬勃发展的一个行业,研发人员是该行业的核心资源。本文分析了医药外包企业研发人员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提出了医药外包企业在薪酬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与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一些薪酬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严冬生 《商》2013,(4):54-54
2012年随着卫生部、商务部、工信部以及科技部等部门的医药相关的十二五规划的出台,预示着医药流通行业又一次改革和整合的开始。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现实状况以及趋势的分析,以期能够为医药流通企业找到合适的方针策略,更好的助推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浙商》2010,(18):38-38
据了解,《2010—2015年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已经完成草案制定.出台日期日渐迫近。《规划》此次明确打出市场牌,让不少寄望医药流通市场整合与大医药物流发展的地方龙头企业和民营龙头企业看到了整合中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异常迅速,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断加剧。但医药流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其中较为尖锐的一个问题便是财务问题。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其次对现阶段医药流通行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财务精细化管理在医药流通行业当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物流辞典     
田征 《环球供应链》2006,(4):123-123
医药物流(Medicine Logistics)专门针对医疗保健药品的流通过程开展的物流服务。有四种方式药品制造企业或者是药品流通企业自办物流、物流外包、药品制造或是流通企业与专业物流公司联办物流、自办物流和物流外包相结合。高级阶段的医药物流体系将销售渠道的各个参与者(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管理,保证医药物流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15日,贝祥投资集团与凯鸱华盈中国基金(KPCB)合作,完成了对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金思康(原金思特)科技有限公司1500万美元的投资。我们作为卖方独家财务顾问,全程协助金思康完成本轮融资,并以联合投资人身份参与了本轮投资。这是我们继去年帮助麦迪斯顿医疗、诺康医药成功完成私募融资后,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又一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7.
《商》2016,(12):275-276
如今,伴随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增速的放缓,其微利化趋势愈加明显。从现状来看,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医药物流现代化水平缓步提升,医药电商发展迅速,而巨额的应收账款仍是发展阻碍。分析美国同行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探寻适合我国药品流通行业的"卡尔多改进"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医药物流与医药连锁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明 《中国市场》2007,(15):27-27
随着中国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以及连锁经营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医药流通企业也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连锁经营作为国际流行的零售方式也必然成为医药流通的主要方式。本文分析了中国医药连锁发展的行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医药物流与医药连锁企业经营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出台,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大洗牌”。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过低、行业秩序混乱、恶性竞争严重。为彻底改变这些不良现状,在新的医改背景下,医药流通企业必须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加速企业间的整合、并购与淘汰;提高行业集中度,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加强监管,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规范行业竞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医药流通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看病贵、看病难"反映出我国药价偏高的一个普遍现象,而我国的传统供应链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两票制",这一政策对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和医药供应链造成巨大影响。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医药供应链、"两票制"以及"两票制"下的医药供应链进行了研究,提出三种创新模式,分别是制药企业研产销一体化、制药企业销售外包、大型流通企业兼并收购,并从运作方式、优势、弊端、适用范围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Feenstra和Hanson计算外包率的方法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1997-2006年34个工业行业的总体外包率、物质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分别进行了测量,然后按照要素密集度、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对工业行业外包率进行了分组计算,最后测算了工业行业中不同类型的服务外包率。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行业的外包率稳步提升;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外包率增长较快,高技术水平以及高开放度行业外包率明显高于低技术水平和低开放度行业;服务外包率普遍偏低,生产性和分配性服务业外包率高于消费性和社会性服务业外包率。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升我国工业行业外包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流通行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与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重视 ,这个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日趋显现和加剧。因而其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对整个行业的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更应受到重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流通行业的协同努力 ,对解决流通行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 ,促进这个领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市场与电脑》2002,(8):26-27
背景:联合重组应对WTO 2001年面对加入WTO带来的医药商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上海医药对其医药批发业务进行了大幅度的结构调整,将原来的新药、普药两条线合并为药品销售总部一条线,以利于其医药商业进一步做大规模,降低成本。同时在医药零售领域延续了其扩张战略,与江西省医药集团合资组建江西南华医药等,希望在快速成长的医药零售市场保持并扩大其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组委会“说”会 深圳市融智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 2011年,私募基金行业进入了“云时代”,各路资本风起云涌,大举进入私募行业。在“云私募”背景下,资本市场行情却从年初的高歌猛进变为年尾的低迷徘徊。整个私募行业在2011年也如同高速前进的过山车,从波峰到波谷,正在经历着后金融危机以来的阵...  相似文献   

15.
苏旭  楼方芳 《浙商》2009,(12):90-91
医药流通仍是一个微利行业,在新医改背景下,国内首家药品配送电子商务平台——珍诚医药将越来越淡化流通商的角色,最终打造成一个药品行业网站平台。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的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医药零售业的毛利率将逐步降低,医药零售企业间的兼并、合资将司空见惯,经过大规模的行业整合及优胜劣汰后,市场将最终形成少数大的连锁医药经营企业,这是中国医药零售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于欣 《新财富》2007,(6):88-92
基金经理炫目的光环背后,是年均30%左右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变动率。近年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更使基金经理的流动性为投资者所关注。我们的研究显示,2006年以来,在公募基金公司间流动的基金经理人数是流向私募基金的两倍,公募基金仍是大部分基金经理的首选。不过,三成基金经理流向私募,说明私募在薪酬、投资领域和机制方面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觑。此外,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间的流动,也呈老基金公司流向新公司、合资公司的趋势,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相较而言,私募更注重基金经理的实战投资经历和投资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农机市场》2006,(11):9-10
我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上对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的T作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提到了协会要当好会员、企业、行业的“娘家人”、“红娘”和“代言人”。即:要为企业、为行业撑腰、鼓劲,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协调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销售者与使用者、企业与政府问的关系.为企业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提出引导和发展行业的思路:反映企业和行业的呼声,争取有关政策等等。一年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表彰先进、会展业务及其延伸服务和精深服务、信息交流、国际合作、探索现代流通方式、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有关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于行业发展的工作,得到了行业内外以及上级领导的好评,协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作用力、凝聚力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改革开放、利用外商投资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尤其是航空运输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本文结合国内机场发展实际,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机场与外商合资合作的经营模式和实践情况,就管理外包模式、特许专营模式与股权合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助于推动外商投资建设民用机场政策进一步完善。提出国内机场引入国际战略合作者应谨慎稳妥地推进机场利用外资,由部分合资向全面股权合资过渡;实行中期评价机制,以保障股东权益;合作期限不宜太长,且应合理设置退出机制等对策建议,为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Hummels(2001)发展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作为度量外包承接程度的指标,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统计年鉴数据,测量了中国22个工业行业2000~2010年的总体承接外包率、物质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并按照要素密集度将工业行业分为四组,分别测算了这四组的承接外包率。最后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承接国际外包,整体上以物质外包为主,服务外包占的比例很小。物质外包率先升后降,而服务外包率则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外包率较高,而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外包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