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VAR-MGARCH-BEKK模型对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关注房价波动及具体的关注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均值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看,经济增长与房价波动之间、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货币政策应关注房价波动;从波动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看,经济增长与房价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货币政策不应对房价波动进行直接干预,而应采取间接关注的手段来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2.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AS-IS-LM(即总供给、IS-LM)模型对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在短期内是存在的;但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能力随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减弱,对价格的影响能力随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强。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会不断弱化,引起的价格波动会有所增强,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进一步明确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一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收支政策模型,第一次将资本流动纳入凯恩斯的IS—LM框架,并从政策角度探讨了使经济达到内外均衡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M—F模型描述了开放经济下,达到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三种均衡的条件以及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动对三种均衡所产生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我国经济的宏观环境逐渐符合M—F模型的假设前提,下面笔者将采用该模型来分析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加速器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含有企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更易受到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中小企业产出下降幅度约是大企业的三倍。造成这种非对称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受到限制。此外,货币政策冲击通过信贷市场放大了经济波动,经济中存在着明显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现象。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到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非对称效应,并谨慎选择名义利率的调整幅度。  相似文献   

5.
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政府以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为中心,通过采取诸如增发国债、降低利率等措施,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复苏与持续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目前仍实行相对僵硬的汇率制度,也从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本文运用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通过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应实行更加灵活宽松汇率制度的基本设想。 一、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要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作为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基于IS-LM-BP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应该比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更具效力.但是随着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导致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的最重要的汇率制度因素和资本流动因素入手.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动态的估计中国的IS-LM-BP模型,进而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陈焕永货币政策的效应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放经济中与在封闭经济中不同,在浮动汇率制下与在固定汇率制下也不同。加强对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应的认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金融化现象日益严重,宏观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更加复杂多变,货币政策的实体经济效应趋于弱化。基于此,本文从企业金融化视角,借助TVP-FAVAR模型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动态效应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是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重要传导机制,且具有时变效应;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存在期限特征,企业金融化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投机套利动机”随期限而改变;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货币政策动态调控效果;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与企业金融化动态机制的宏观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主要创新在于从企业金融化的关键机制诠释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为抑制过度企业金融化、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参考借鉴,且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基于DSGE模型和SV-TVPFAVAR模型对中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理论模拟与计量检验,进一步分析数量型货币政策冲击下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产出和通货膨胀效应,冲击极值、效应维度、收敛性与政策工具选择有关;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不同代理变量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效果存在差异,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冲击下最优价格型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当局充分利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之间的"同频共振"效应,构建"价主量辅"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封闭经济条件下IS-LM模型和IS-LM-AS模型在开放经济中的拓展,M-F模型和M-F-D模型成为20世纪60—90年代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分析的工作母机。在研究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问题时,M-F和M-F-D模型由于其简单明了、易于处理等优点,仍然是优先的分析工具选择。而作为M-F和M-F-D模型的新近发展,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在目前来说还难以运用于转型经济的货币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交易成本的货币政策产出效应模型,研究金融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然后,根据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运用校准法模拟金融开放程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影响。最后,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开放度的增加短期内将削弱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金融开放度的提高将对长期产出调整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关于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缺乏微观基础,而且实证结果也充满争论。本文通过构建开放条件下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为考察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一个基于一般均衡框架的微观基础,并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随经济开放度提高而下降的基本结论。基于中国1992—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央银行利率变动所引致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均出现了明显下降。这一结论不仅为模拟分析结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在不同的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下均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3.
笔者发展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方法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新凯恩斯粘性价格和粘性工资小国模型.本文的理论模型继承了带有习惯的封闭经济DSGE模型,将其用NOEM的框架扩展到小国开放经济中,并尝试在家庭预算约束下加入信贷变量,进而放松其约束,辅以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方程,考察冲击带来的模型反馈.文中重点是细致地分析理论模型之后加入货币政策冲击,来讨论中国各参数的设定和通过脉冲响应方程来评价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杨恩 《金融评论》2010,2(4):112-122
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确存在非对称性。在短期内。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要优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在中长期内,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更持久;而在长期内,无论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战明华  卢垚 《经济研究》2023,(10):55-74
发展数字经济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大强国战略之一,数字经济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中国的经济形态和运行机制。本文考察了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石——价格粘性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变化。本文首先在一个两部门最优化的一般均衡模型中,探讨了数字经济引起的价格粘性变化通过Fisher恒等式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机理,据此提出了可用于验证的模型结论和机理假说,并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引起的价格粘性变化弱化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调控总产出的效果;(2)数字经济弱化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机理,主要在于数字经济通过作用于价格粘性降低了企业投资关于名义利率的敏感性,但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不大;(3)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弱化效应,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货币政策实施频率和商品市场化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完善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和创新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违约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博  李力  郝大鹏 《经济研究》2019,54(3):119-134
本文首先测度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并从宏观总量层面检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风险冲击的非线性DSGE模型,使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刻画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带来违约风险的上升和产出的下降。(2)当违约风险较高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产出的负向冲击明显更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更好地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8.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城 《现代财经》2000,20(7):26-28
一国货币政策行为及其效应,是政策制定者与政策调节对象在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理性决策的结果,在开放经济下,这种货币政策制定者与调节对象的对局又引申到一国货币政策制定者与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制定者,国际游资之间的博弈。本文就货币政策制定者在确定货币供给和维持本国汇率上所进行的博弈分析进行概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在内外均衡中的困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体的内外均衡是一国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本轮治理经济过热中,政府着重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效果是明显的,但同时也表现出政府在追求经济的对内对外双重均衡中处于一种顾此失彼的局面,表明当前货币政策已处于困境.本文主要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当前货币政策及政策效果展开比较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并超过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本文尝试用货币政策乘数效应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①,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变参数IS-LM模型来估计中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并证明了中国货币政策乘数效应的不断下降是导致M2/GDP不断攀升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货币政策乘数下降的原因,发现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边际进口倾向上升、税率的提高使经济体中的漏出倾向增加,货币交易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增加、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增加共同作用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乘数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说明中国M2/GDP居于高位,并不是中国金融深化或金融体系发展成熟的结果,而是由于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受体制因素的影响,通过货币政策乘数的各项参数传导,引起货币政策乘数效应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