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部控制运行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首先应注重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使构成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一、建立和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其他控制要素是否有效,取决于控制环境的强弱程度,其有效性、健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健全性的发挥。资源型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特有一些经济学特征,其内部控制环境的内容也有些不同,具体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是实现铁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企业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一套全而完整的内部控制框架应包含有目标设定、内部环境、风险确认、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选择、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检查监督八个要素,因此,铁路企业应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提高铁路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减少风险的同时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铁路企业和谐、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产生直接的影响。缺乏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要素控制的再好,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不可能取得好效果,因此,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构建和完善相适宜的支撑环境,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降低企业的控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部环境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哲学及经营风格、董事会、内部审计、权利和职责、员工的操守及价值观和胜任能力、组织结构等要素。企业的经济活动就存在于上述要素共同构成的内部环境中,内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一个广受国内外各界关注的问题,从国际范围来看,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内部控制框架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2004年9月29日COSO委员会正式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阶段、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阶段、结构阶段、整体框架阶段到现在的风险管理阶段。作为标准制定者的COSO委员会,从起初的八要素分析,发展到现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察的五要素框架,它在内控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国财政部颁发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整合了八要素分析的内容,提出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的五要素框架,它兼具了COSO报告八要素内容的实质和五要素框架的形式。与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发展的同时,内部控制审计也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礼,文章就是建立在这个大的框架背景之上,着力解决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内控审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相似文献   

8.
李燕 《湖北经济管理》2011,(23):134-135
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控制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实现程度,对内部控制功能的发挥起主导性作用。本文即对控制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国COSO委员会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被视为当前最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本文对《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及其前身《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最新的风险管理框架出发,提出了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启示,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引导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是应对各种风险的前提。目前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已经日趋完善,但我国的风险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自中美爆发贸易摩擦以来,我国从事贸易出口企业损失惨重,暴露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诸多问题,文章对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分析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分析,从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出发构建含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初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性因子分析对其可靠性及合理性进行检验,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等.最后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应用于同性质的企业并对其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结果验证所构建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公司治理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浩梅 《特区经济》2011,(7):299-300
本文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结构出发,分析内部控制、控制环境与公司治理三者之间的层次关系。本文认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公司治理又是控制环境的核心,因此健全的内部控制需要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环境现状的分析我们找出我国上市公司控制环境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明晰和内部治理机制形式化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控制环境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林素燕 《特区经济》2012,(6):269-271
"走出去"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它给企业带来全新的环境从而导致风险加剧,有效内部控制是全面防范企业风险的有力保证。作为内部控制要素之一,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COSO①委员会于2009年提出了有效监督模型。企业通过"走出去"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更复杂的不确定,从建立监督基础、完善监督程序、及时评估报告监督结果三方面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是"走出去"企业风险控制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4.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并购成功,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其必要条件之一。结合美国COSO报告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五大要素,构建企业并购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通过对深交所A股主板公司2012年发生的56个并购企业为样本,采用熵权赋值法分析确定各要素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从而建立更加客观、可靠的企业并购内部控制分层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物免疫系统的相关理论,整合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具体内容,构建基于免疫理论的高校内部控制三重框架,以期对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并从理论上拓展生物免疫理论的应用范围,开阔内部控制要素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国内外企业屡屡爆出财务丑闻,其根本原因在于内部控制失控,而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对整个系统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回顾了内部控制环境理论的发展,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了优化我国控制环境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管理熵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系统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世友 《改革与战略》2010,26(11):64-67
鉴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文章引入管理熵理论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评价,定义了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系统中各要素管理熵值的计算公式,在分析控制活动各要素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统计得出控制活动各要素的权重系数,建立了各要素的相关系数矩阵和构建了基于管理熵理论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系统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以2013—2020年深沪两市的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环境不确定性、内部控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仅能强化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低环境不确定性情况下,内部控制发挥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内部控制五要素中信息与沟通要素起关键性作用。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对企业和政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内部控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容,并提出了通过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监督、人员控制和制度控制等举措加强与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公司所处的良好外部制度环境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价值。论文聚焦公司内部制度环境,使用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构建的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了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1)内部控制的改善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价值,并且内部控制的改善能够减轻政府控制对公司价值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2)内部控制的变化对公司价值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弱,尽管政府控制能缓和这种递减的趋势;(3)当公司所面临的外部制度环境较好时,内部控制的改善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研究建议监管机构应进一步推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