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高症剖宫产麻醉配合体会经验.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3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妇产科住院的31例妊高症剖宫产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18例行腰-硬联合麻醉,13例行硬膜外麻醉,入ICU率及住院天数,腰硬联合麻醉组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7分的百分率,腰硬联合麻醉组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患者的术后血压、胎儿娩出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运用于妊高症剖宫产是疗效确切并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于大连市沙河口区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研究组行剖宫产术时采用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气管全身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麻醉后各项时间及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产妇在麻醉后置入喉罩或插管时、拔喉罩或拔管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入手术室时、切皮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手术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和停药至拔管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苏醒快,对新生儿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儿方位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证实体位矫正胎儿方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分娩的100例胎位不正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为通过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儿方位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情况、新生儿评分及产程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42例,阴道分娩率为84.0%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8例,其阴道分娩率为16.0%,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剖宫产中情况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新生儿评分比较中,两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改变产妇体位应用于临床矫正枕后位胎位不正,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降低难产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妇产科分娩的新生儿220例,随机分为早断脐组和晚断脐组,晚断脐组新生儿出生后2 min左右行脐带结扎,早断脐组在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0 s内行脐带结扎,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1 h和24 h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晚断脐组新生儿出生1 h和24 h的Hb、HCT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断脐可提高新生儿的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浓度,有效预防新生儿贫血,消除过早断脐对新生儿潜在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应用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效果,获取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诊剖宫产产妇151例,随机分为腰-硬组51例、硬膜组50例、下腔组50例。其中腰-硬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处理,硬膜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处理,下腔组产妇给予蛛网膜下腔麻醉处理;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3组产妇的血压与心率情况,以及3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效果、牵拉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3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效果、牵拉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比较,腰-硬联合阻滞运用于剖宫产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阻滞及蛛网膜下腔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阻滞的总体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胎头着冠后口令式深呼吸法应用于减少会阴撕裂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产房护理,观察组采用胎头着冠后口令式深呼吸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时Apgar评分,统计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Ⅱ度会阴裂伤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未撕裂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5 min时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头着冠后口令式深呼吸法能显著改善产妇在自然分娩中会阴撕裂程度,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新生儿整体呼吸情况良好,产妇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地西泮在分娩过程中应用状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48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静脉注射地西泮治疗,与未注射地西泮的对照组进行对比,从新生儿出生后1min阿氏评分、产后出血及产程进展方面观察两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阿氏评分、产后出血和分娩方式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产妇较对照组从分娩活跃期到宫口开全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分娩过程中对产妇静脉注射地西泮能加快产程进展,加速宫颈口扩张,无产后出血等不良反应,不会对新生儿阿氏评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9例头位难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对孩子出生后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小孩的皮肤,心率,运动状态,呼吸,肌张力。达到10分为正常新生儿,4~7分有可能存在轻度危险。评分在4分以下考虑可能重度危险。结果 89例头位难产病例中行剖宫产术39例(43.8%),阴道助产17例(19.1%),经处理后自然分娩33例(37.1%)。新生儿娩出后Apgar评分在7分以上者有58例,4~7分者有28例,1~3分者有3例,未发生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结论及时了解到头位难产的可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正确地选择分娩方式是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头位难产如果处理不能正确及时,极有可能出现母婴并发症,医务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熟练操作,认真学习,避免危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方式选择及相应方式会对母婴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34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分娩后比较两组成功率与对母婴造成的影响。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发热等比例相近,剖宫产组产妇出血及产褥感染比例高于阴道分娩组。结论分娩方式的选择主要对产妇影响较大,临床应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到我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临产妇共21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5例,A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使用硬膜外麻醉。对两组使用麻醉药后的血压变化、麻醉效果、诱导时间、麻醉并发症和新生儿评分状况分析对比。结果 A组和B组的血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降低发生的时间显著早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评分情况、手术后呕吐、头痛和恶心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A组和B组的诱导时间进行比较具有高度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文的实例进行探讨,发现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起效更快、用量少,适用于急症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1268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的时限将其分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根据胎龄将选择性剖宫产组的足月新生儿分组,比较不同胎龄患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及非选择性剖宫产组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胎龄的足月选择性剖宫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随胎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慎重考虑是否采用选择性剖宫产,若条件许可,可尽量推迟剖宫产手术的时间,以减少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分娩时宫颈水肿产妇研究对象,按住院日期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产妇给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产妇给予阿托品治疗,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分娩时宫颈水肿产妇间苯三酚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七氟烷吸入麻醉下小儿日间手术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2012年于我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80例患儿依照就诊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下实施手术,对照组在氯胺酮肌肉注射下完成手术。结果观察组平均吸入麻醉时间为(33.47±4.06)s、术后平均清醒时间为(15.71±0.96)min,手术过程及术后未见麻醉不良反应;对照组平均麻醉时间为(176.94±8.69)s、术后平均清醒时间为(45.06±3.08)min,麻醉后躁动2例、嗜睡1例、恶心呕吐3例。观察组麻醉时间及术后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在时间及不良反应方面都有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东海县黄川中心卫生院收治的54例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自然分娩率、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医学应用价值,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不仅能缩短产妇分娩的平均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对提高新生儿的体质量以及胎儿分娩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3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使用药物相同,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然后以0.2μg/(kg·h)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5 min、麻醉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2 h以及术后1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水平,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2 h和术后1 d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5 min、麻醉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HR和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效果,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胃扩张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通气方式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正压辅助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麻醉诱导期通气方式,针对两组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胃扩张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价不同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胃扩张影响。结果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胃扩张,胃扩张评分(6.5±1.3)分,手术时间(71±30)min,观察组患者中无1例患者出现胃扩张,胃扩张评分(4.7±1.5)分,手术时间(59±2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胃扩张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硬膜外连续注射罗哌卡因与吗啡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产妇行硬膜外连续麻醉镇痛,对照组产妇术后即拔出硬膜外麻醉导管,对两组产妇行血浆泌乳素指标检测,评价术后持续麻醉对泌乳素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24h与48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术后试验组产妇泌乳素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行硬膜外罗哌卡因与吗啡注射持续麻醉能促进初乳分泌,镇痛有效性与安全性均十分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6例胆结石手术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自觉症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心理情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的孕产妇180例,将其基于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分娩指导及产科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常规分娩指导及产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泌乳量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术后孕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较好地满足孕产妇的情感需要,获得信赖感、安全感及愉悦的心情,促进孕产妇泌乳量增多,全面提高母乳喂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手术麻醉中联合应用丙泊酚和利多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5 d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老年心脏手术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POCD发生率,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